源在第7個字的詩句
源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學問之道貴澄源,源之既澄流自正。 -- 出自宋·家鉉翁·劉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涼來過共談先天圖義一
- 愿令天下盡桃源,不必武陵深處所。 -- 出自宋·姚勉·桃源行
- 圖中想像晉桃源,問著桃源不澉言。 -- 出自宋·胡仲弓·題桃源圖
- 慾波如濁流,心源如古井。 -- 出自宋·胡仲弓·汲清
- 無生究竟是真源,浮世虛名可氣吞。 -- 出自宋·馬廷鸞·贈山堂僧
- 文公闕里女星源,手澤遺書尚有傳。 -- 出自宋·仇遠·送湯希賢晦庵書院山長
- 蓮社招無地,桃源別有天。 -- 出自宋·董嗣杲·廬山中即事二首
- 至今耆俊多,淵源此其祖。 -- 出自宋·熊禾·贈陳教諭
- 依然紀出武陵源,擬就峰傍新卜築。 -- 出自宋·韓信同·雙柱擎天
- 曾隨劉阮醉桃源,未省人間欠酒錢。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無為大道本根源,要君親見求真物。 -- 出自唐·呂巖·題桐柏山黃先生庵門
- 鑿井求泉會到源,閉門避火終迷路。 -- 出自唐·朱灣·同清江師月夜聽堅正二上人為懷州轉法華經歌
- 虛室晝常掩,心源知悟空。 -- 出自唐·武元衡·資圣寺賁法師晚春茶會
- 峽路猿聲斷,桃源犬吠深。 -- 出自唐·武元衡·送嚴侍御
- 行行忽到舊河源,城外千家作漢村。 -- 出自唐·呂溫·經河源軍漢村作
- 浦溆潮來廣,川源鳥去長。 -- 出自唐·喻鳧·送越州高錄事
-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雙。 -- 出自唐·李質·宿日觀東房詩
- 吳兢纂出升平源,十事分明鋪在紙。 -- 出自唐·顧云·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杰
- 貪泉何處是泉源,只在靈臺一點間。 -- 出自唐·周曇·晉門再吟
- 為政何門是化源,寬仁高下保安全。 -- 出自唐·周曇·春秋戰國門子產
- 嘗聞黟縣似桃源,況是優游冠玳筵。 -- 出自唐·徐鉉·送許郎中歙州判官兼黟縣
- 嘗聞黟縣似桃源,況是優游冠玳筵。 -- 出自唐·徐鉉·送許郎中歙州判官黟縣
- 聽無底書囊,有源詩派,何必種芝圃。 -- 出自元·許有孚·摸魚子·買陂塘旋栽楊柳
- 欲作菟裘計,桃源路不通。 -- 出自元·謝應芳·吳下詠懷(八首)
- 家山只在水家源。 -- 出自元·汪斌·江神子 水涸泊舟嚴岸
- 潛龍動,剛健海源蟠。 -- 出自元·王吉昌·望蓬萊·潛龍動
- 洪波浩浪,澄湛源流遂。 -- 出自元·王哲·驀山溪 於公索神龜詞
- 搜詳玄妙理,根源無漏,道德芬芳。 -- 出自元·王處一·滿庭芳·心*真香
- 清流異派本同源。 -- 出自元·侯善淵·西江月·眉間交枝琥珀
- 蒼潤隱石脈,幽源迸山椒。 -- 出自元·周權·接竹引泉
- 況天地與人,一源分判,道儒釋子,一理何疑。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叉手者誰
- 心常不昧究根源。 -- 出自元·李道純·西江月 贈善友
- 更循鐵壁尋瀑源,或挾而登蹲而憩。 -- 出自近代·陳三立·王家坡觀瀑
- 澆風久矣變淳源,范氏猶稱古義門。 -- 出自明·張以寧·儀真范氏義門
- 張生寄我《桃源圖》,桃源有路歸何日? -- 出自明·貝瓊·張繼善寄桃源圖因賦詩
- 天下畫師無董源,學者紛紛工水石。 -- 出自明·貝瓊·題董源寒林重江圖
- 因石自高下,緣源屢回轉。 -- 出自明·袁凱·鄒園十詠 桃蹊
- 積靄消殘影,枯源漲舊痕。 -- 出自宋·張詠·喜雨
- 一從仙去失仙源,樹老臺荒又幾番。 -- 出自宋·張詠·游桃源觀
- 洞天生書寒,桃源發春意。 -- 出自宋·孔文仲·題顯孝南山寺
- 疇昔拜臞仙,桃源問果然。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敘李提刑往臨先正治并所聞先正論桃源事
- 地勢膽仙掌,河源識帝心。 -- 出自宋·宗澤·雨晴渡關二首
- 誰云學宦不同源,人鏡風流百世存。 -- 出自宋·張镃·何氏書堂
- 善積端如水滌源,源深自可羨來昆。 -- 出自宋·葉茵·洪都宗人則明盛年擇宗子之秀名之曰紹弟書來
- 重趼踏九州,一源貫九流。 -- 出自宋·敖陶孫·凄其歲晚不勝鄉國墳墓之情再得四篇贈宗之
- 茂宰蘊淵道,厥源泝伊流。 -- 出自宋·樂雷發·送程營道官滿赴闕
- 沿流浮伊洛,泝源窺羲堯。 -- 出自宋·樂雷發·次韻李監丞城西紀游
- 佛祖顯云封,道源開嶺趾。 -- 出自宋·劉黻·和譚學士見寄
- 慎勿語俗人,桃源恐相失。 -- 出自宋·丁開·漂泊岳陽遇張中行因泛舟洞庭晚宿君山聯句
- 為學平生不究源,未妨絕頂上慈恩。 -- 出自宋·許月卿·登慈恩絕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