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4個(gè)字的詩句
源在第四個(gè)字的詩句
- 卻顧淮源赤山下,僅若覆水盈罃甔。 -- 出自宋·劉宰·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 山根寒源月一泓,細(xì)流循沼曲折分。 -- 出自宋·趙汝鐩·蒙泉行
- 生意源源如谷種,即為天地本來身。 -- 出自宋·劉黻·賦求仁齋和趙使君
- 事定心源清,夢(mèng)回斗柄直。 -- 出自宋·丁開·漂泊岳陽遇張中行因泛舟洞庭晚宿君山聯(lián)句
- 沃力泉源那擇地,歲寒砥柱屹中流。 -- 出自宋·許月卿·次周尚書八首
- 文定浚源雖瑩徹,牧堂奕葉必敷榮。 -- 出自宋·許月卿·再和題黃免耕吟藁
- 極意深源流,敷殖久大業(yè)。 -- 出自宋·許月卿·箕山
- 下有桃源風(fēng)景殊,雞犬似是先秦余。 -- 出自明·張羽·胡廷暉畫
- 由來淵源遠(yuǎn),知解妙空假。 -- 出自宋·陳舜俞·寄虔州東禪惠長老
- 銀河源源天上流,新秋織女望牽牛。 -- 出自宋·陳舜俞·三峽橋
- 終欲窮源登絕頂,帶云和月弄清暉。 -- 出自宋·陳舜俞·谷簾泉
- 欲識(shí)詞源最清處,露珠新滴水精盤。 -- 出自宋·孔武仲·次韻酬昌秋俠見貺之句
- 濛濛花源陰,窈窕多靈境。 -- 出自明·王恭·虛白子水墨圖為陳思孝題(二首)
- 蜀巴之源浩沄沄,壯哉此誠江海門。 -- 出自宋·蔡齊·小孤山
- 早識(shí)淵源正,從師事切磨。 -- 出自宋·陳淳·挽楊料院二首
- 爾自黃源嶺,相從到上都。 -- 出自宋·陳淳·祝杖投錢唐江
- 道德淵源漫斟酌,理義芻豢飽齧齕。 -- 出自宋·陳淳·用敖教所贈(zèng)詩韻送行
- 行窺靈源洞,往往眾仙會(huì)。 -- 出自宋·陳宓·和許月湖游鼓山
- 岷江漢源天上來,一夕不保如風(fēng)埃。 -- 出自宋·陳容·為人賦橫舟二首
- 萬谷山源發(fā),三農(nóng)水利均。 -- 出自宋·陳襄·馬筱潭報(bào)雨
- 惟有剡源窮掌固,相思望斷西天垂。 -- 出自宋·戴表元·春愁曲次劉正仲韻
- 水合百源爭一關(guān),正須滟滪控奔湍。 -- 出自宋·鄧深·滟滪堆
- 譬彼有源水,隨流作幽清。 -- 出自宋·杜范·夜讀花翁詩什有感漫成鄙句拜呈藉以求教癡目
- 師友一源端復(fù)振,世間從此卜興隆。 -- 出自宋·度正·上茶使趙伯川
- 慶誕仙源貴公子,祥開南極老人星。 -- 出自宋·范一飛·壽知宗
- 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 -- 出自宋·方回·離騷九歌圖
- 來往星源凡幾嶺,從今都作坦途看。 -- 出自宋·方回·題金明府平易堂
- 墨卿溯源流,甄陶何遠(yuǎn)矣。 -- 出自宋·高吉·試長沙胡邦明墨
- 白刀斗源野,長乂守路重。 -- 出自宋·高斯得·劫桑嘆
- 勿說桃源地,幽深自一川。 -- 出自宋·郭印·云溪雜詠
- 咫尺桃源路,乘閒許杖藤。 -- 出自宋·郭印·張持道生辰三首
- 更欲尋源穿窈窕,一蓑煙雨羨漁舟。 -- 出自宋·郭印·次韻劉文饒題絕塵亭詩
- 休問桃源路,尋梅暫往還。 -- 出自宋·韓伯修·梅花坡
- 黃河發(fā)源下有渥洼水,大宛群馬飲其澨。 -- 出自宋·何麟瑞·天馬歌
- 好寫仙源槎閣主,便教從此上銀河。 -- 出自宋·何永錫·如歸亭
- 學(xué)問淵源派伊洛,文章典麗鏗{徑去彳加音}韺。 -- 出自宋·黃垺·壽徐倉使
- 卻憶桃源洞里人,日出洞銷忘舊路。 -- 出自宋·黃榦·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 漫向潭源晦此身,自嗟無地可投明。 -- 出自宋·蔣蕓·寄張霖溪
- 考古淵源博,含章氣思宏。 -- 出自宋·金君卿·韓相生日
- 盍濬其源,而沛其澤。 -- 出自宋·金履祥·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 百圣淵源端有在,六經(jīng)芳潤幾曾枯。 -- 出自宋·金履祥·奉和魯齋先生涵古齋詩二首
- 會(huì)到一源惟太極,包犧原不與今殊。 -- 出自宋·金履祥·奉和魯齋先生涵古齋詩二首
- 培養(yǎng)慶源惟一善,流傳家學(xué)有馀師。 -- 出自宋·金履祥·景定甲子夏五三日王希夷兄有弄璋之慶是時(shí)希
- 明年壑源春,驅(qū)車望云巘。 -- 出自宋·李處權(quán)·右司公致書顯上人并遺楮衾詩以贊之併簡都公
- 岷山發(fā)源四瀆長,廬峰白浪九道來。 -- 出自宋·李復(fù)·大江
- 一到麻源日又曛,幾回欲起卻逡巡。 -- 出自宋·李覯·麻源題壁
- 一似桃源路,從今學(xué)避秦。 -- 出自宋·李景文·游委羽山
- 祠枕星源青嶂合,亭臨虹井彩云橫。 -- 出自明·李奎·拜婺源文公祠
-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虛鸞鶴會(huì)躋攀。 -- 出自宋·李受·題太平興國宮
- 溶極蒼源,玄臻籀闥。 -- 出自宋·李頌·贈(zèng)英公大師
“源”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