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源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誰尸造物功,鑿此天池源。 -- 出自唐·獨孤及·觀海
-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 出自唐·吳融·花村六韻
- 昔予從不調,經歲旅淮源。 -- 出自唐·王泠然·淮南寄舍弟
- 凈帶凋霜葉,香通洗藥源。 -- 出自唐·張鼎·僧舍小池
- 祈門官罷后,負笈向桃源。 -- 出自唐·李嘉祐·送韋邕少府歸鐘山
- 絕壑開花界,耶溪極上源。 -- 出自唐·嚴維·奉和獨孤中丞游云門寺
-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 出自唐·嚴維·一公新泉(一作題靈一上人院新泉)
- 臺星看比比,淮水正源源。 -- 出自宋·強至·寄獻王中丞
- 圣賢閫奧期深入,風雅源流庶一清。 -- 出自宋·強至·剛叔以雅言題拙稿輒依韻和酬
- 寄語謝嵇紹,終慚山巨源。 -- 出自宋·范祖禹·送道純歸南康
- 入門認溪碧,循流識深源。 -- 出自宋·張栻·過胡文定公碧泉書堂
- 滔天自濫觴,昔人求其源。 -- 出自宋·陳造·次姜堯章贈詩卷中韻
- 文隨腳跡機難活,學到源頭理自通。 -- 出自宋·吳泳·和張亨泉宴鹿鳴
- 常笑博望侯,老死窮河源。 -- 出自宋·李廌·游超化寺
- 儒風忠節兩傳家,杰氣源源長不已。 -- 出自宋·李新·鶴雛引
- 意在諸緣外,心為萬法源。 -- 出自宋·張繼先·元規道人覽予心說作頌見寄次韻奉答
- 治中妙言語,洪濤瀉詞源。 -- 出自宋·曾惇·分繡閣
- 文章戶牖雖頻闖,師友源充或未疏。 -- 出自宋·胡寅·挽端州黃大用大用喜讀書有志行數過予講討雖
- 萬松雪類長波掛,八水源從異域通。 -- 出自宋·吳芾·陪梁大諫察院同登蔣山
- 忽臨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萬斛開。 -- 出自宋·王之望·題蒙泉
- 吾先圣人徒,游夏同淵源。 -- 出自宋·曾協·題大兒新安官舍三樂齋
- 何人窺畛域,投老見根源。 -- 出自宋·李流謙·謁無盡墓
- 南園山水神仙窟,上世源充忠獻家。 -- 出自宋·姜特立·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南園
- 天性固自同,學問亦有源。 -- 出自宋·姜特立·右寄此詩后忽得簡云兒曹亦寄五言用韻畢同殆
- 疑爾秦人徒,此類桃花源。 -- 出自宋·李洪·過分水嶺
- 古事與今事,一一探本源。 -- 出自宋·樓鑰·分韻送孫從之司業使湖南得千字
- 學問粹然正,師友承淵源。 -- 出自宋·樓鑰·代毛崇夫賀婦翁黃圮老生朝
-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 出自宋·樓鑰·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 天資問學俱前輩,須信源深流正長。 -- 出自宋·廖行之·壽湖南汪倉十首
- 美玉藍田裔,洪河積石源。 -- 出自宋·廖行之·為老人壽蘇鹽
- 治安猶涕泣,師友故淵源。 -- 出自宋·虞儔·寶閣尚書凌公挽詩
- 江左風流,夷吾家世,塵源深厚。 -- 出自宋·黃人杰·醉蓬萊·記征鴻歸候
- 世儒多戶牖,家學自淵源。 -- 出自宋·蔡戡·康素居士邵君挽詩
- 明知有傳受,未易測淵源。 -- 出自宋·趙蕃·寄黃子耕
- 一代詩盟孰主張,試探源委見深長。 -- 出自宋·趙蕃·呈陸嚴州二首
- 君行黃鶴樓,我乃桃花源。 -- 出自宋·趙蕃·代書寄吳仲權
- 平生翰墨事,茲可壯期源。 -- 出自宋·趙蕃·送李仲詩二首
- 一種端溪石,下巖滋別源。 -- 出自宋·趙蕃·贈硯
- 夜挑窗下明,一字究本源。 -- 出自宋·葉適·丁氏東嶼書房
- 向來朱建安,拊手笑淵源。 -- 出自宋·葉適·林叔和見訪道舊感嘆因以為贈
- 傳之京口別,歲暮始窮源。 -- 出自宋·葉適·送馮傳之
- 行苗存水則,縮板護河源。 -- 出自宋·葉適·贈李秀才順之
- 民政今古殊,憂樂豈異源。 -- 出自宋·葉適·自羅浮行田宿華嚴寺
- 汩羅漫隕離騷經,伊洛源流今更清。 -- 出自宋·葉適·薛君季常挽詞
- 行盡武陵溪路,忽見桃源洞口,漁子舍漁舟。 -- 出自宋·汪莘·水調歌頭·欲覓存心法
- 更盡一杯酒,春近武陵源。 -- 出自宋·魏了翁·水調歌頭·更盡一杯酒
- 持底舒天步,云何塞亂源。 -- 出自宋·程公許·送成都卒黎德升赴召崔侍郎薦士召者五人三首
- 東逝注滄海,西來非一源。 -- 出自宋·程公許·連日駐白帝城懷古感事閱陸放翁詩集追和其韻
- 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 -- 出自宋·程公許·炷香至德山
- 后生巧穿鑒,末派迷本源。 -- 出自宋·程公許·貫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