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湫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一雨三日姑可休,龍其玩珠歸故湫。 -- 出自宋·陸游·夏五月方閔雨忽大風雨三日未止
- 六月長途將暍死,一天風雹起龍湫。 -- 出自宋·陸游·宇文袞臣吏部予在蜀日與之游至厚契闊死生二
- 大河昔決東南流,蕭條東郡今止湫。 -- 出自宋·歐陽修·葛氏鼎
- 印筆書空天作紙,玉龍拔地海成湫。 -- 出自宋·楊萬里·題龜山塔前一首
- 星斗不堪供醉舞,蛟龍會看反重湫。 -- 出自宋·蘇轍·試院唱酬十一首 次韻呂君豐城寶氣亭
- 更喜風雷生北極,頓驅云雨出靈湫。 -- 出自宋·曾鞏·喜雨
- 舟人指我極四望,黑處無底蛟龍湫。 -- 出自宋·曾鞏·發松門寄介甫
- 忽聞郡北直百里,岑岑岐笠藏靈湫。 -- 出自宋·梅堯臣·和謝舍人洊震
- 去歲相攜此地游,西風垂果奉靈湫。 -- 出自宋·晁補之·復至凝祥池上
- 陳山蒼蒼東海頭,石壁裂缺藏靈湫。 -- 出自宋·卜祖仁·陳山龍湫
- 況復梅霖倒江海,白晝洶若龍移湫。 -- 出自宋·曾豐·甲申大水二首
- 欲絕未絕一縷抽,劃然石裂千丈湫。 -- 出自元·楊維楨·篳篥吟
- 琴鶴幾程隨客棹,風霜何處宿龍湫。 -- 出自唐·齊己·送白處士游峨嵋
- 憶昔元豐己未游,僊泉猶作雨深湫。 -- 出自宋·李廌·真君觀
- 嘆我豈勞蝴蝶夢,羨師重到大龍湫。 -- 出自宋·吳芾·送明老游雁蕩五首
- 鐵鏁何當絆龍腳,夜深雷風卷潭湫。 -- 出自宋·李石·古柏二首
- 東州十剎如西州,東州幽爽西喧湫。 -- 出自宋·李流謙·東州行上費檢正
- 地擁雙峰遮勝境,天分半石閟靈湫。 -- 出自宋·樓鑰·靈峰
- 老龍高臥復何求,韜斂風雷自一湫。 -- 出自宋·虞儔·再委趙丞陽山送龍禱雨
- 何許龍蟠雨應求,參天老木古靈湫。 -- 出自宋·虞儔·祈晴
- 一從負圖與負舟,天公閟之居靈湫。 -- 出自宋·周文璞·黃龍洞
- 明日新晴馬蹄放,直須三峽看龍湫。 -- 出自宋·岳珂·雨中觀廬山
- 藻井幕天開雁陣,鬘云結市失龍湫。 -- 出自明·孫承宗·殫忠樓
- 空翠紛紛冷不流,風云常是護靈湫。 -- 出自宋·余靖·寒山
- 渴絕河流幾萬年,如何枵腹臥大湫。 -- 出自宋·陳宓·和林堂長及林教龍門三灘之什
- 人疑從天墮月窟,或問何處移龍湫。 -- 出自宋·蔣堂·堯峰新井歌
- 峰上今猶蠔帶石,穴邊時有蟹尋湫。 -- 出自宋·柯應東·壺山
- 洞門千尺掛飛流,碎玉聯珠冷噴湫。 -- 出自宋·石敦·水濂洞
- 瓔珞受來都不用,平生活計冷湫湫。 -- 出自宋·釋道川·頌古二十八首
- 繁憐紙撚揾無油,將底光輝古蕩湫。 -- 出自宋·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 救旱無方種種求,老龍誰識隱巖湫。 -- 出自宋·釋了思·喜雨偈
- 風月滿船雖不惡,爭如峰頂冷湫湫。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七十六首
- 一點破幽明歷歷,十分合體冷湫湫。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師道嚴明善應酬,石橋過了問龍湫。 -- 出自宋·釋智愚·日本源侍者游臺雁
- 十里松溪到上流,斷崖千尺瀉龍湫。 -- 出自宋·釋祖珍·游龍湫拜諾矩羅尊者
- 洞門谽谺風颼颼,香爐峰下蛟龍湫。 -- 出自宋·唐仲友·游蓋竹山
- 況復梅霖倒江海,白晝光若龍移湫。 -- 出自宋·滕岑·甲申大水二首
- 峭壁千尋懸石磴,蒼崖百尺護龍湫。 -- 出自宋·衛涇·古林邱
- 二老風流今凈盡,空馀怪石對龍湫。 -- 出自宋·喻良能·游龍井
- 白雨廉纖飛迥野,玉龍夭矯下靈湫。 -- 出自宋·喻良能·題開先寺
- 萬疊云山擁郡樓,憑欄下瞰臥龍湫。 -- 出自宋·袁思永·詩一首
- 禱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處有神湫。 -- 出自宋·張昭遠·喜雨詩
- 星斗不堪供醉舞,蛟龍會看反重湫。 -- 出自宋·蘇轍·試院唱酬十一首其二次韻呂君豐城寶氣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