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湄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孝祖淳熙極盛時,此泉曾發蜀江湄。 -- 出自宋·姚勉·題蜀江觀
- 云淡風輕欲暮時,艤舟獨載剡溪湄。 -- 出自宋·胡仲弓·訪戴鍊師不值
- 浴乎沂,漱乎逵,晞予發兮二水之湄。 -- 出自宋·王奕·八月八日偕廟學教授曹彥禮及孔顏孟三氏諸孫
- 黃鶴樓前吹笛時,白蘋紅蓼滿江湄。 -- 出自唐·呂巖·題黃鶴樓石照
- 畬馀宿麥黃山腹,日背殘花白水湄。 -- 出自唐·武元衡·南昌灘
- 五王扈駕夾城路,傳聲校獵渭水湄。 -- 出自唐·鄭嵎·津陽門詩
- 乍對煙霞吟海嶠,應思蘋蓼夢江湄。 -- 出自·李中·海上和郎戩員外赴倅職
- 獨向東南人不會,弟兄俱在楚江湄。 -- 出自唐·蔣吉·聞歌竹枝
- 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 -- 出自宋·石介·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
- 埋名袖手君得辭,行宮今在江這湄。 -- 出自宋·敖陶孫·醉歌贈鄒孝忠
- 孤山梅蕊正開時,杖屨還須訪水湄。 -- 出自宋·裘萬頃·錢仲庸主簿入京三首
- 憶昔從君漁釣時,小舟行遍楚江湄。 -- 出自宋·裘萬頃·讀伯仁詩卷
- 三十一年鴻蕩癯,只影流落長江湄。 -- 出自宋·劉黻·三十一歲吟
- 白玉為勒絡青絲,與君并轡河水湄。 -- 出自宋·艾可翁·君馬黃
- 崒峍浮圖插翠微,長連山影浸江湄。 -- 出自宋·艾性夫·登六和塔
- 漢江游女花艷奇,靚妝連袂江之湄。 -- 出自明·李濂·大堤曲
- 千年墨浸東風里,一掬吟魂秋水湄。 -- 出自宋·陳自新·棲云龍潭
- 盤回一徑穿碧絳,谷口數家耕水湄。 -- 出自宋·仇伯玉·訪王官谷休休亭二首
- 佛燈孤照凈琉璃,吟盡疏星印水湄。 -- 出自宋·戴栩·定海九龍山
- 何當投劾便歸去,發船打鼓清江湄。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中原表表日星垂,積善傳家泗水湄。 -- 出自宋·方回·讀太原王氏家記二首
- 舂陵太守真好奇,結茅肥遁湘江湄。 -- 出自宋·高斯得·題浯溪寺
- 西川鑿山三大像,突兀皆在江之湄。 -- 出自宋·何耕·題龍華佛閣
- 桃浪流香春雨馀,漁燈深夜出溪湄。 -- 出自宋·蔣旦·柘川漁火
- 鄭公賦政鬢如絲,符竹新分晉水湄。 -- 出自宋·李復·酬汾守鄭大夫
- 不與英聲流上國,已有詩卷傳江湄。 -- 出自宋·李嘉謀·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十年騎馬畫橋歸,長記朱樓傍水湄。 -- 出自宋·林亦之·橫路林少皋挽詞
-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 出自宋·劉名世·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 帝遣云軿鎮南極,祠宮姑寓江之湄。 -- 出自宋·閭丘泳·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天教來作東道主,嘆聲和氣生江湄。 -- 出自宋·錢鍪·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黃鶴樓前共語時,白蘋紅蓼對江湄。 -- 出自宋·釋正覺·頌古二十一首
- 芝莖底事生庭砌,莼葉胡為上井湄。 -- 出自宋·舒岳祥·金線草
- 人言道院屬江西,古一真人臥水湄。 -- 出自宋·宋高宗·徐熙設色花鳥
- 俚蜺婉孌習和雅,竊笑胡為瓶井湄。 -- 出自宋·蘇籀·飲東窗一首
- 萬木參天繞寺籬,一聲孤磬徹江湄。 -- 出自宋·孫邁·游齊山寺尋陳鴻斷碑
- 盧茨源上風煙好,結架遙憐云水湄。 -- 出自宋·陶遷·題清芬閣二首
- 紛紛獄市如棼絲,與子共事西江湄。 -- 出自宋·王洋·送錢顯道赴臨安學宮
- 蒼闕門龍辭日下,紅旌引騎照江湄。 -- 出自宋·王仲修·送程給事知越州
- 要令利濟均四海,無間山巖與水湄。 -- 出自宋·毋丘恪·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此景此時難著腳,輸渠耐冷立江湄。 -- 出自宋·楊公遠·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詩四聯演成八韻
- 事聞黃屋亦動色,亟詔立祠河水湄。 -- 出自宋·喻良能·題愍孝廟次王龜齡韻
- 荒村十里展琉璃,依舊籃輿涉水湄。 -- 出自宋·袁說友·被旨許浦蒐兵道中凍合舍舟行陸二首
- 何如此峰無限好,行行列列臨江湄。 -- 出自宋·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德風草偃閫以外,觀頌下轉江之湄。 -- 出自宋·張縯·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古風二十五韻
- 吾友黃君字澤之,家住蕭溪之水湄。 -- 出自明·張掞·贈蕭溪耕者
- 吾鄉葛氏真好奇,鑿開石井山之湄。 -- 出自宋·鄭瀛·葛井涵秋
- 西飛渺渺秦山曲,東去悠悠滄海湄。 -- 出自元·陳基·鴻雁篇
- 五陵埋骨遺山址,二秀消魂記水湄。 -- 出自明·何允泓·讀金元諸公遺集各賦一章凡五首
- 爭如漚鷺忘機好,依舊無心在水湄。 -- 出自明·劉三吾·湘南雜詠(三首)
- 渡河正遇風浪惡,回船少住溪水湄。 -- 出自明·全室宗泐·天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