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在第7個字的詩句
渡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斜日半溪人喚渡,斷云千里雁橫空。 -- 出自宋·吳錫疇·秋來
- 畫楫迎逢春女渡,采符供奉歲朝書。 -- 出自宋·葛天民·桃花
- 所以戎馬來,飛渡巴陵境。 -- 出自宋·韓希孟·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一朝嬰禍難,失身
- 所以戎馬來,飛渡巴陵境。 -- 出自宋·韓希孟·練裙帶詩
- 夢魂不識曹娥渡,一紙相思寄客船。 -- 出自宋·連文鳳·寄上虞周伯起縣尉
- 幾喚江帆和雁渡,長歌巖戶見云歸。 -- 出自宋·林景熙·答柴主簿二首
- 離亭落日馬嘶渡,舊國西風入喚船。 -- 出自宋·林景熙·別王監簿
- 滄江萬里悲南渡,白發幾人能北歸。 -- 出自金·張斛·南京遇馬丈朝美
- 共僧分晚供,呼渡立橋東。 -- 出自宋·艾性夫·道中
- 云外旌旗婆勒渡,月中刁斗受降城。 -- 出自明·沈周·從軍行(成化乙未)
- 嵐腥水毒不可渡,昏昏白晝沉烏鳶。 -- 出自明·羅洪先·李將軍歌
- 聞君將發扶桑渡,已識相逢又一秋。 -- 出自·陳獨秀·贈王徽伯東游
- 西離五印度,東渡獨繩橋。 -- 出自元·張憲·贈西僧
- 數蟬嘶老木,鳥渡寒塘。 -- 出自宋·陳必復·山中書事
- 邯鄲囊中枕,徑渡竹葉舟。 -- 出自宋·陳棣·次韻陳季陵記夢
- 歸來晚及西津渡,百丈虹梁喜有涯。 -- 出自宋·陳宓·登清水巖謝晴承知丞惠詩次韻為謝
- 輕云放日催人渡,積雨肥波送客舟。 -- 出自宋·陳宓·十七日窘雨邑中舟還
- 青山秋樹屋,野渡夕陽船。 -- 出自宋·陳某·趙仲瑜小景二首
- 古悲歌,淚如血,渡河無船氣欲絕。 -- 出自宋·陳容·為人賦橫舟二首
- 出門霜落木,呼渡江空潦。 -- 出自宋·陳邕·岑公洞
- 泊隄小艇迎人渡,入水閑云伴鶴飛。 -- 出自宋·程炎子·和趙守獨游水西寺
- 春到偏臨青草渡,夢中猶記白鷗湖。 -- 出自宋·瘳德明·郁林郡城
- 房留僧閉月,舟渡雁移汀。 -- 出自宋·戴栩·夏肯父為先都倉求水心墓志未得歸社中諸友皆
- 卻憐舟楫無人渡,借我江心理釣絲。 -- 出自宋·鄧深·市橋成次韻
- 講利如有弊,飛渡定無船。 -- 出自宋·董師謙·錢塘懷古
- 隔墻呼酒友,過渡訪詩僧。 -- 出自宋·方回·重至秀山售屋將歸十首
- 夜涼河漢牛初渡,秋爽關山雁欲來。 -- 出自宋·方回·次韻張文煥慵庵萬山堂即事二首
- 青城北轅五馬渡,正邪稍稍分荼飴。 -- 出自宋·方回·丹青歌贈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
- 西湖舊精舍,南渡昔圜橋。 -- 出自宋·方回·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
- 未渡東望西,既渡西眺東。 -- 出自宋·方回·三月初五日同諸友自城南游水西書事
- 昨日湖口西,欲渡不得渡。 -- 出自宋·方回·泥行嘆
- 安知夜半舟,已渡曹娥水。 -- 出自宋·高斯得·要君
- 問津城西市,呼渡江南岸。 -- 出自宋·葛紹體·江心長句
- 壺中無盡景,更渡一浮橋。 -- 出自宋·郭印·浮翠橋二首
- 綠水繞門迷客渡,白云終日伴僧閑。 -- 出自宋·胡朝潁·小金山
- 北歸已過沅湘渡,騎馬東風武陵路。 -- 出自宋·胡宏·桃源行
- 日暮溪深人不渡,一雙白鳥傍林歸。 -- 出自宋·黃順之·題巖礲寺
- 自迎楫立看時渡,手種花行到處開。 -- 出自宋·晃沖之·和葉甥少蘊內翰重開西湖見寄二首
- 如今再過黃花渡,遙想湘山是故人。 -- 出自宋·姜迪·過黃花渡
- 輕舟晚過長蘆渡,西風吹帆落沙溆。 -- 出自宋·金君卿·九日過長蘆泊小港留題龍山古寺
- 未到張燈猶晚渡,錦腰催拍送陶陶。 -- 出自宋·卷剛中·四月二十日登烏奴山
- 亂溪爭流經屢渡,近水短畦菘葉肥。 -- 出自宋·李復·過興德寺
- 過險欲涉渭水渡,快眼喜見秦州川。 -- 出自宋·李復·下鐵礓嶺望秦川晚宿九谷
- 我來跨官馬,屢渡隨曲折。 -- 出自宋·李復·過彈箏峽
- 孤舟不是無人渡,身作風波問阿誰。 -- 出自宋·林桂龍·嘲丁大全
- 歸舟夜泊西興渡,坐看潮來又潮去。 -- 出自宋·林順德·送水云歸吳
- 扁舟且趁牛羊渡,莫問如今第幾回。 -- 出自宋·林亦之·辛卯歲應舉過西峽渡
- 年年三月西陵渡,愁殺輕舟度水人。 -- 出自宋·劉渙·柳花
- 瀑飛明月峽,橋渡夕陽僧。 -- 出自宋·劉植·重游法空寺
- 荒村獨木橫野渡,深萬絢能濕衣屐。 -- 出自宋·陸文圭·已卯題吳江長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