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在第7個字的詩句
渡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曉登云外嶺,夜渡月中潮。 -- 出自宋·楊億·喜朝京闕
- 流水落花芳草渡。 -- 出自宋·陳德武·蝶戀花·昨夜狂風(fēng)今日雨
- 公無渡河,公無渡河,止公不已將柰何。 -- 出自宋·黃簡·公無渡河·公無渡河
- 官軍不守河陽渡,回首橋山淚欲垂。 -- 出自宋·劉子翚·有感
- 北風(fēng)三日無人渡,寂寞沙頭一族船。 -- 出自宋·劉子翚·江上
- 乘槎夜泛牛女渡,鞭鸞曉入金銀臺。 -- 出自宋·劉子翚·夢仙謠
- 君不見翠華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 出自宋·劉子翚·士特贈筆
- 官司把斷西興渡,要奪漁船作戰(zhàn)船。 -- 出自宋·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
- 騎馬僧爭淮口渡,捕魚人據(jù)石頭洲。 -- 出自宋·汪元量·鳳凰臺
- 風(fēng)云舊日龍南渡,宇宙新秋雁北來。 -- 出自宋·汪元量·金陵
- 十年八喚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勞。 -- 出自金·蔡松年·渡混同江
- 回首星津又空渡。 -- 出自元·黨懷英·感皇恩·一葉下梧桐
- 神兵三千,投鞭渡江。 -- 出自元·楊維楨·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 乖龍拔山腳,飛渡海門來。 -- 出自元·楊維楨·小臨海曲十首
- 鵲駕年年仍遠(yuǎn)渡,蛛合家家長巧絲。 -- 出自元·張翥·破陣子 七夕戲詠
- 莫怪人疑桃葉渡,從來難得有心郎。 -- 出自明·呼文如·追丘生于臨皋道中
- 郎今曬網(wǎng)桃花渡,奴把鮮魚換酒來。 -- 出自明·王叔承·竹枝詞十二首
- 夾岸帆檣揚子渡,隔天云樹廣陵橋。 -- 出自明·王叔承·金山
- 溪寒月落牛自渡,老牧醉眼何處村。 -- 出自明·徐渭·為鄭先生題畫四首,值大醉
- 高幡影臥西陵渡,召鬼不至毗盧怒。 -- 出自明·徐渭·陰風(fēng)吹火篇呈錢刑部
- 天臺若長往,還渡海門潮。 -- 出自唐·齊己·招乾晝上人宿話
- 攜挈共過芳草渡,登臨齊憑綠楊樓。 -- 出自唐·薛能·并州
- 渭水遠(yuǎn)含秋草渡,漢陵高枕夕陽天。 -- 出自唐·吳融·和人題武城寺
- 寒流萬派碧,南渡見煙光。 -- 出自唐·吳融·途次淮口
- 那堪歸葬日,哭渡柳楊津。 -- 出自唐·竇常·故秘監(jiān)丹陽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詞
- 江源南去永,野渡暫維梢。 -- 出自唐·章八元·新安江行
- 行恐黃河冰可渡,已聞青海箭先傳。 -- 出自宋·崔敦禮·至清口聞水閱甚盛邊人言辛巳歲敵騎逼淮劉信
- 問名良賓實,南渡此其口。 -- 出自宋·陳造·泊府口
- 內(nèi)集記高陽,南渡閑回首。 -- 出自宋·韓淲·卜算子·花底醉東風(fēng)
- 慷慨不歌桃葉渡。 -- 出自宋·吳泳·青玉案·玉驄已響關(guān)頭路
- 半生客荊州,兩渡北津水。 -- 出自宋·李廌·曉發(fā)鄧城和德麟韻
- 南涯即滄海,北渡竟重湖。 -- 出自宋·李廌·送元圣庾縣丞之官泉南
- 我憶扁舟昔南渡,江心忽值蛟龍怒。 -- 出自宋·李廌·贈卜者張生歌張歷陽人也
- 胡村水平已可渡,軟屐青燈循昔路。 -- 出自宋·李新·予宿承德日夜苦霪雨擬金筌賦六韻呈陳居中
- 武陵西上沅陵渡。 -- 出自宋·王庭珪·菩薩蠻·武陵西上沅陵渡
- 悄無人、舟橫野渡。 -- 出自宋·廖世美·燭影搖紅 題安陸浮云樓
- 欲過松江呼小渡。 -- 出自宋·蔣璨·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
- 古木猿數(shù)枚,野渡僧一個。 -- 出自宋·鄭剛中·出江
- 不辭芳酒滿,怕渡野塘寒。 -- 出自宋·鄭剛中·臘中會桂堂太守勸客滿觴嘗日怕渡野塘寒酒罷
- 秋風(fēng)想見吹歸渡,先看淮南第一山。 -- 出自宋·鄭剛中·靈壁驛有方公美少卿留題戲和於壁
- 開船入江云,絕渡不須櫓。 -- 出自宋·鄭剛中·游西山
- 錫飛歸上方,杯渡空法跡。 -- 出自宋·李彌遜·杯渡塔
- 君到松江呼小渡。 -- 出自·姚述堯1·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
- 弱水渺茫誰可渡。 -- 出自宋·楊無咎·青玉案·五云樓閣蓬瀛路
- 不須錫飛與杯渡,政恐有僧敲折腳。 -- 出自宋·曹勛·題王氏女自寫渡水羅漢
- 桃江穩(wěn)楫蘭舟渡,記得劉郎有仙路。 -- 出自宋·胡寅·和仁仲游桃源
- 一笑輕帆同野渡。 -- 出自宋·史浩·漁家傲·春恨不禁聽杜宇
- 江水無情猶北渡,淮岑相對漫南音。 -- 出自宋·仲并·和馬丈游劉園
- 畫舫正將桃葉渡,彩橋隨處柳花飛。 -- 出自宋·李石·扇子詩
- 借舟送過滄波渡。 -- 出自宋·洪適·漁家傲引/漁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