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在第4個字的詩句
渡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 出自唐·劉皂·旅次朔方
- 碧云無渡碧天沉,是湖心,是儂心。 -- 出自清·張惠言·江城子·填張春溪西湖竹枝詞
-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 出自唐·劉皂·旅次朔方 / 渡桑干
-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 出自唐·張祜·題金陵渡
- 秋風(fēng)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 出自唐·王昌齡·塞下曲·秋風(fēng)夜渡河
-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谿口。 -- 出自唐·王維·新晴野望
- 木落江渡寒,雁還風(fēng)送秋 -- 出自·鮑照·登黃鶴磯
- 木落江渡寒,雁還風(fēng)送秋 -- 出自·鮑照·登黃鶴磯
- “舟橫野渡寒風(fēng)急,門掩荒山夜雪深”的意思及全詩 -- 出自··
- “野云低渡水,檐雨細(xì)隨風(fēng)”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唐··
-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云低遠(yuǎn)渡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全詩鑒賞 -- 出自··
- 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 出自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
-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 -- 出自唐·李白·金陵其一
-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fēng)波不可行。 -- 出自唐·李白·橫江詞其五
- 橫江欲渡風(fēng)波惡。 -- 出自唐·李白·橫江詞其二
- 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 -- 出自宋·蘇軾·清遠(yuǎn)舟中寄耘老
- 夜航爭渡泥水澀,牽挽直欲來瓜洲。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賈耘老
- 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 -- 出自宋·蘇軾·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
-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及君未渡江,過我勤秉燭。 -- 出自宋·蘇軾·連日與王忠玉張全翁游西湖訪北山清順道潛二
- 我方北渡脫重江,君復(fù)南行輕萬里。 -- 出自宋·蘇軾·送沈逵赴廣南
- 履聲如渡薄冰過,催粥華鯨守夜蘭。 -- 出自宋·蘇軾·題凈因院
-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出自宋·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 子孫南渡今幾年,飄流遂與流人伍。 -- 出自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 江飛競渡日,草見蹋春心。 -- 出自唐·杜甫·長吟
- 溪邊喚渡柳邊行。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 即席和韓南澗韻
- 齊橈爭渡處,一匹錦標(biāo)斜。 -- 出自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 煙波分渡口,云樹接城隅。 -- 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 覓花來渡口,尋寺到山頭。 -- 出自唐·白居易·中書夜直夢忠州
- 垂鞭欲渡羅敷水,處分鳴騶且緩驅(qū)。 -- 出自唐·白居易·過敷水
-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 出自唐·王維·新晴野望
- 古木官渡平。 -- 出自唐·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 古木官渡平,秋城鄴宮故。 -- 出自唐·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 吹玉笛,渡清伊。 -- 出自宋·陸游·鷓鴣天·杖屨尋春苦未遲
- 山村野渡雙芒屩,夜雪晨霜一布衾。 -- 出自宋·陸游·幽居
- 大駕初渡江,中原皆避胡。 -- 出自宋·陸游·書嘆
- 云迷野渡一聲雁,雪暗山村千樹梅。 -- 出自宋·陸游·冬夜
- 長河斷渡冰將合,古寺題詩手為皴。 -- 出自宋·陸游·歲未盡前數(shù)日偶題長句
- 浩歌野渡驚云起,狂舞空庭挽月留。 -- 出自宋·陸游·醉題
- 平沙爭渡人鵠立,長亭下馬障泥濕。 -- 出自宋·陸游·客中作
- 暮暮過渡頭,旦旦走堤上。 -- 出自宋·陸游·將離江陵
- 不辭飛渡海,來看賽豐年。 -- 出自宋·陸游·北窗偶題
- 喚船野渡逢迎雪,攜酒溪頭領(lǐng)略梅。 -- 出自宋·陸游·弋陽縣驛
- 日斜野渡放船小,風(fēng)急漁村攤網(wǎng)腥。 -- 出自宋·陸游·送客城西
- 縱輸煙渡橫孤艇,也勝京塵暗九衢。 -- 出自宋·陸游·小閣納涼
- 江湖醉渡十年春,牛渚山邊六問津。 -- 出自唐·杜牧·和州絕句
- 蒜山東渡得林丘,邂逅籃輿亦少留。 -- 出自宋·王安石·藏春塢詩獻(xiàn)刁十四丈學(xué)士
- 我家南渡頭,慣習(xí)野人舟。 -- 出自唐·孟浩然·送張祥之房陵
- 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 -- 出自唐·張九齡·當(dāng)涂界寄裴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