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渡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黃梅熟兮大霔,洪濤漲兮古渡。 -- 出自宋·唐仲友·續(xù)八詠·薰風夏更宜
- 潮水退黃山送碧,問人還有渡江船。 -- 出自宋·徐恢·望西興偶成
- 公無渡河,公無渡河,公必欲渡意如何。 -- 出自宋·徐集孫·公無渡河·公無渡河
- 妾身不及梅花葉,猶逐輕風渡隔河。 -- 出自宋·許琮·淥水詞
- 黃陵廟前湘水春,春煙愁殺渡湘人。 -- 出自宋·游開·絕句
- 龍瑞此時探禹穴,天津何日渡京橋。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奉酬參議林郎中見貽之作
- 緱嶺當年乘白鶴,銀河此夕渡癡牛。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林參議七月七日見示新作
- 水送橫波山斂翠,一如桃葉渡江時。 -- 出自宋·曾極·桃葉渡
- 三月悲風瑟瑟寒,小船舟檝渡溪難。 -- 出自宋·張伯玉·港口渡
- 擁鼻獨來江上晚,行吟忽見渡頭春。 -- 出自宋·張九成·十一日詠梅
- 山僧分我松陰坐,隔岸花香渡水來。 -- 出自宋·張至龍·子期臺
- 為語錢塘二千石,詩筩頻發(fā)渡江船。 -- 出自宋·鄭穆·送程給事知越州
- 可笑狂胡到死狂,欲投馬箠渡長江。 -- 出自宋·周麟之·破虜凱歌二十四首
- 輸我晚涼和月飲,任渠明發(fā)渡河忙。 -- 出自宋·朱南杰·七夕呈坐間諸友時留平江宿和靖書院次日
- 漁子蒼茫泛舟入,林翁傴僂渡橋行。 -- 出自明·戴良·袁君庭玉以所藏何思敬山水圖求題為賦長句
- 落花不解留春住,似欲隨郎渡江去。 -- 出自元·成廷珪·江南曲
- 日暮楊花太無緒,隨風卻自渡江飛。 -- 出自明·陳鶴·郊行漫興
- 寄語江邊楊柳樹,自今愁作渡江人。 -- 出自明·程嘉燧·八月中秋示鮑甥將赴揚州
- 鬼母畏逢飛劍術,龍公分送渡江風。 -- 出自明·范立·送蔣道士還太乙宮
- 風作鳴潮吹雨散,山如走馬渡江來。 -- 出自明·貢悅·登越王臺次任一初韻
- 草長花飛客路長,扁舟今日渡山陽。 -- 出自明·顧聞·南歸道中二首
- 書劍舊參橫海幕,鐃歌新詠渡淮師。 -- 出自明·何允泓·讀金元諸公遺集各賦一章凡五首
- 橫海樓船通楚甸,羽林旌節(jié)渡淮流。 -- 出自明·黃哲·北捷應制
- 石流江怒,烏龍萬斛,不可以渡。 -- 出自明·黃佐·石流一章九句
- 共買杏花村里酒,來聽桃葉渡頭歌。 -- 出自明·金大輿·白下春游曲七首
- 薄映殘霞分雉堞,暝隨歸鳥渡龍河。 -- 出自明·劉溥·賦得石城暮云送別
- 僧歸紅葉林間寺,人喚斜陽渡口船。 -- 出自明·馬中錫·晚渡咸陽
- 曾籠紅版橋頭月,尚帶清溪渡口煙。 -- 出自明·冒愈昌·賦得鷲峰寺前殘柳答吳非熊林茂之留別之作
- 支許風流吾所羨,幾時騎馬渡潺湲。 -- 出自明·夢觀法師·舜江楊邦彥家扁二首次劉允若韻
- 一曲漁歌秋浦外,腥風吹滿渡頭船。 -- 出自明·夢觀法師·鰕子禪
- 難憑驛使傳千里,忍使春波渡六橋。 -- 出自明·潘德元·落梅
- 樵風舟上鼓頻撾,十幅輕帆渡若耶。 -- 出自明·錢希言·夜渡若耶溪
- 不覺朝從鄴下過,更于薄暮渡漳河。 -- 出自明·商家梅·同伯敬渡漳河
- 萬里英魂歸未得,不思泥馬渡江來。 -- 出自明·邵思文·白塔寺感懷
- 兩朝涕泣吹余燼,五月蹌踉渡不毛。 -- 出自明·沈一貫·沔南
- 商女停舟唱桃葉,東風愁煞渡江人。 -- 出自明·沈愚·過桃葉渡
- 山礬花落春風起,吹妾芳情渡江水。 -- 出自明·孫蕡·古意
- 可是夜深風露冷,流螢一個渡江來。 -- 出自明·唐仲實·遣懷
- 日下晚山投宿雁,煙迷秋浦渡寒鐘。 -- 出自明·王云鳳·玉泉亭次石邦彥韻
- 一紙千金手自裁,片鴻遙托渡江來。 -- 出自明·王稚登·十八夜得黃六秀才都下書以前中秋十三夜發(fā)
- 采蓮亦有江南女,何用扁舟渡若耶。 -- 出自明·王稚登·不渡錢塘簡屠長卿
- 非爾中年急知己,那能輕作渡江人。 -- 出自明·吳夢旸·送戚不磷之內黃訪鄧遠游
- 惱殺當筵飛片片,可能吹到渡江船。 -- 出自明·吳夢旸·送翁晉東游
- 萬里澄江浸碧天,迢迢人上渡頭船。 -- 出自明·吳學禮·重過南浦
- 短塔正如看水立,危峰爭欲渡江來。 -- 出自明·雪山法師·佳處亭望金山
- 樓中美人雙翠顰,坐見紛紛渡江水。 -- 出自明·楊士奇·楊白花
- 見說南朝好兒女,遠隨帝璽渡江來。 -- 出自明·楊子器·世祖
- 夫人義之,葬于龍泉縣大沙渡東北三里,號曰白馬墓。 -- 出自明·章溢·為胡仲深詠桃花馬
- 奢云艷雨情多少,遠逐楊花渡楚江。 -- 出自明·朱純·春詞
- 閣道中宵急雨鳴,遙憐牛女渡河情。 -- 出自明·朱曰藩·七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