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9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 出自唐·柳宗元·飲酒
- 探奇極遙矚,窮妙閟清響。 -- 出自唐·柳宗元·法華寺石門精舍三十韻
-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 -- 出自唐·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閑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 以茲正陽色,窈窕凌清霜。 -- 出自唐·柳宗元·紅蕉
- 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風。 -- 出自唐·柳宗元·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二首
- 猿鳴稍已疏,登石娛清淪。 -- 出自唐·柳宗元·登蒲州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香零山
- 斗間收紫氣,臺上掛清光。 -- 出自唐·柳宗元·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
- 留歡唱容與,要醉對清涼。 -- 出自唐·柳宗元·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
- 戀恩何敢死,垂淚對清湘。 -- 出自唐·柳宗元·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
- 遠岫攢眾頂,澄江抱清灣。 -- 出自唐·柳宗元·構法華寺西亭
- 菡萏溢嘉色,筼筜遺清斑。 -- 出自唐·柳宗元·構法華寺西亭
- 煙華久蕩搖,石澗仍清急。 -- 出自唐·溫庭筠·秋日
- 錦帳繡幃斜掩,露珠清曉簟。 -- 出自唐·溫庭筠·歸國謠·雙臉
- 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 -- 出自宋·范仲淹·瀑布
- 黃金買碧鮮,綠玉排清秋。 -- 出自宋·范仲淹·寄題孫氏碧鮮亭
- 豈無蘭菊芳,貴此有清德。 -- 出自宋·范仲淹·歲寒堂三題其二·君子樹
- 斯亭比棠樹,千載頌清芬。 -- 出自宋·范仲淹·寄題許州錢相公信美亭
- 何須聽絲竹,山水有清音。 -- 出自宋·范仲淹·留題小隱山書室
- 幽蘭在深處,終日自清芬。 -- 出自宋·范仲淹·贈方秀才
- 銀簧調脆管,瓊柱撥清弦。 -- 出自宋·晏殊·拂霓裳·樂秋天
- 向蘭堂、莫厭重深,免清夜、微寒漸逼。 -- 出自宋·晏殊·睿恩新
- 剪翠妝紅欲就折得清香滿袖一對鴛鴦眠未足葉下長相守莫傍細條尋嫩藕怕綠刺、□(上“四”下“娟”之右半)衣傷手可惜許、月明風露好恰在人 -- 出自宋·晏殊·雨中花·剪翠妝紅欲就
- 坐閣獨成悶,行塘閱清輝。 -- 出自宋·晏殊·社日
- 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 -- 出自唐·王勃·觀內懷仙
- 霜濃凝廣隰,冰厚結清流。 -- 出自唐·李世民·冬狩
- 珠光搖素月,竹影亂清風。 -- 出自唐·李世民·賦簾
- 綿聯窮俯視,倒側困清漚。 -- 出自唐·韓愈·南山詩
- 杯行無留停,高柱送清唱。 -- 出自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
- 出其囊中文,滿聽實清越。 -- 出自唐·韓愈·送文暢師北游
- 金鴉既騰翥,六合俄清新。 -- 出自唐·韓愈·送惠師
- 中間數鮑謝,比近最清奧。 -- 出自唐·韓愈·薦士
- 年少得途未要忙,時清諫疏尤宜罕。 -- 出自唐·韓愈·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
- 客堂喜空涼,華榻有清簟。 -- 出自唐·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
- 嶺北梁可構,寒魚下清伊。 -- 出自唐·韓愈·送張道士
- 懷書出皇都,銜淚渡清灞。 -- 出自唐·韓愈·縣齋有懷
- 拖舟入其間,溪流正清激。 -- 出自唐·韓愈·南溪始泛三首
- 詩翁憔悴屬斤荒棘,清玉刻佩聯玦環。 -- 出自唐·韓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 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 出自唐·韓愈·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
- 振衣造云闕,跪坐陳清猷。 -- 出自唐·韓愈·遠游聯句
- 音問難屢通,何由覿清盼。 -- 出自唐·韓愈·崔十七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
-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 出自唐·韓愈·新竹
- 還愁三徑晚,獨對一清尊。 -- 出自唐·駱賓王·送費六還蜀
- 何當同顧影,刷羽泛清瀾。 -- 出自唐·駱賓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雁
- 似憐幽獨人,深夜約清晤。 -- 出自宋·楊萬里·感秋五首
- 平生畏長夏,一念愿清秋。 -- 出自宋·楊萬里·感秋五首
- 雨雪兩不多,山路雙清絕。 -- 出自宋·楊萬里·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 雷奔電卷盡渠猛,獨清元自不隨他。 -- 出自宋·楊萬里·太平寺水
- 舟中爭上岸,竹里有清樽。 -- 出自宋·楊萬里·晨炊泊楊村
- 錦水花潭照碧油,西清學士舊鰲頭。 -- 出自宋·楊萬里·餞趙子直制置閣學侍郎出帥益州,分"未到五
- 太虛元碧凈,倒影動清湍。 -- 出自宋·楊萬里·擬上舍寒江動碧虛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