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9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臺亭隨高下,敞豁當清川。 -- 出自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 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 -- 出自唐·杜甫·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
- 今我送舅氏,萬感集清尊。 -- 出自唐·杜甫·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縣,得昏字
- 詩罷地有馀,篇終語清省。 -- 出自唐·杜甫·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 解龜生碧草,諫獵阻清霄。 -- 出自唐·杜甫·哭王彭州掄
- 夫人先即世,令子各清標。 -- 出自唐·杜甫·哭王彭州掄
- 相哀骨可換,亦遣馭清風。 -- 出自唐·杜甫·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 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 出自唐·杜甫·月圓
- 躋險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 出自唐·杜甫·赤谷西崦人家
- 忽思格猛獸,苑囿騰清塵。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
- 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制。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
- 江皋已仲春,花下復清晨。 -- 出自唐·杜甫·漫成二首
- 當公賦佳句,況得終清宴。 -- 出自唐·杜甫·石研詩
- 禮過宰肥羊,愁當置清醥。 -- 出自唐·杜甫·聶耒陽以仆阻水書致酒肉療饑荒江詩得代懷…
- 草堂樽酒在,幸得過清朝。 -- 出自唐·杜甫·朝雨
- 雞鳴還曙色,鷺浴自清川。 -- 出自唐·杜甫·江邊星月二首
- 背堂資僻遠,在野興清深。 -- 出自唐·杜甫·課小豎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三
- 半扉開燭影,欲掩見清砧。 -- 出自唐·杜甫·暝
- 艱危參大府,前后間清塵。 -- 出自唐·杜甫·奉贈蕭二十使君
- 嗚呼東吳精,逸氣感清識。 -- 出自唐·杜甫·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
- 浮生難去食,良會惜清晨。 -- 出自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王契,字佐卿,
- 風塵淹別日,江漢失清秋。 -- 出自唐·杜甫·第五弟豐獨在江左,近三四載寂無消息,覓使
- 巴城添淚眼,今夜復清光。 -- 出自唐·杜甫·薄游
- 峽坼云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游。 -- 出自唐·杜甫·白帝城最高樓
- 此行厭暑雨,厥土聞清涼。 -- 出自唐·杜甫·入衡州
- 子能渠細石,吾亦沼清泉。 -- 出自唐·杜甫·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 從容草奏罷,宿昔奉清樽。 -- 出自唐·杜甫·奉漢中王手札
- 衣裳判白露,鞍馬信清秋。 -- 出自唐·杜甫·舍弟觀歸藍田迎新婦,送示兩篇
-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 出自唐·杜甫·次空靈岸
- 莫須驚白鷺,為伴宿清溪。 -- 出自唐·杜甫·晚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得溪字。池在張儀
- 幾年逢熟食,萬里逼清明。 -- 出自唐·杜甫·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 華亭入翠微,秋日亂清暉。 -- 出自唐·杜甫·重題鄭氏東亭(在新安界)
- 誰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四坐且勿語
- 還似籬落孤山,嫩寒清曉,只欠香沾袖。 -- 出自宋·辛棄疾·念奴嬌·江南盡處
-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許多香。 -- 出自宋·辛棄疾·最高樓·花知否
- 雕弓掛無用,照影落清杯。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嚴子文同傅安道和前韻,因再和謝之
- 主人吟古風,格調劇清裁。 -- 出自宋·辛棄疾·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去纇石
- 上有白蓮池,素葩覆清瀾。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唯李頎有云:“濟水至清河自濁,周公大圣接輿狂。 -- 出自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并序
- 火不熱貞玉,蠅不點清冰。 -- 出自唐·白居易·反鮑明遠白頭吟
- 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 -- 出自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
- 池水變綠色,池芳動清輝。 -- 出自唐·白居易·春葺新居
- 又怪韋江州,詩情亦清閑。 -- 出自唐·白居易·題潯陽樓 自此后詩,江州司馬時作。
- 昔在溪中日,花葉媚清漣。 -- 出自唐·白居易·京兆府新栽蓮 時為周至尉趨府作
- 日西寺門外,景氣含清和。 -- 出自唐·白居易·清龍寺早夏
- 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 出自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二首
- 有木名弱柳,結根近清池。 -- 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詩八首
- 列檐攢秀氣,緣隙助清風。 -- 出自唐·白居易·窗中列遠岫
- 蕭條微雨絕,荒岸抱清源。 -- 出自唐·白居易·南池
- 勸君飲濁醪,聽我吟清調。 -- 出自唐·白居易·清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