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4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高竹漱清泉,長松迎清風。 -- 出自宋·邵雍·燕堂閑坐
- 方塘含清源。 -- 出自魏晉·劉楨·贈徐干詩
- 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 -- 出自魏晉·王粲·七哀詩
- 吉日簡清時。 -- 出自魏晉·王粲·詩
- 金風徂清夜。 -- 出自南北·蕭衍·搗衣詩
- 流睇極清漳。 -- 出自南北·徐陵·新亭送別應令詩
- 浮棗漾清漪。 -- 出自隋·江總·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詩
- 危榭引清風。 -- 出自隋·江總·秋日登廣州城南樓詩
- 刻鳳棲清漢。 -- 出自隋·江總·詠雙闕詩
- 謁帝升清漢。 -- 出自隋·江總·賦得謁帝承明廬詩
- 自識來清瘦,尋常語論真。 -- 出自唐·朱慶馀·贈道者
- 時復逢清景,乘車看遠山。 -- 出自唐·朱慶馀·孔尚書致仕因而有寄贈
- 此處宜清夜,高吟永與同。 -- 出自唐·朱慶馀·題毗陵上人院
- 知君素清儉,料得卻來貧。 -- 出自唐·朱慶馀·送璧州劉使君
- 愁難會,清風萬壑,高處正躋攀。 -- 出自宋·晁補之·滿庭芳·欲買廬山
-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 出自宋·晁補之·八音歌二首答黃魯直
- 松舟下清江,毛發數蝦蟹。 -- 出自宋·晁補之·游信州南巖
- 問幾時、清尊夜景共佳節。 -- 出自宋·晁補之·古陽關/陽關引
- 留連接清晤,欲起不能罷。 -- 出自宋·晁補之·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
- 不惜厲清商,零霜飛園英。 -- 出自宋·晁補之·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一西北有高樓
- 臺閣時清多俊彥,蕭生雅意未宜輕。 -- 出自宋·晁補之·送曹子方福建轉運判官二首二
- 數摺聚清風,一捻生秋意。 -- 出自宋·朱翌·生查子
- 誰來助清興,吹裂笛如椽。 -- 出自宋·朱翌·再次前韻
- 淺瀨發清響,陳根出新夷。 -- 出自宋·朱翌·告春亭詩
- 骨冷魂清北風里,更臨江檻俯驚湍。 -- 出自宋·朱翌·雪作兒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狀
- 長言起清風,竦立侍冠冕。 -- 出自宋·朱翌·讀杜詩至減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舟人偶來告饑
- 霜威占清曉,直欲犯其鋒。 -- 出自宋·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 竟日成清坐,因行或撫松。 -- 出自宋·朱翌·告春亭
- 宇定心清面發丹,下床投杖覺輕安。 -- 出自宋·陳師道·送姚先生歸宜山三首
- 北府時清惟可飲,西山氣爽更宜秋。 -- 出自宋·陳師道·寄送定州蘇尚書
- 白月懸清光,大鍾得辭扣。 -- 出自宋·陳師道·送法寶禪師
- 樓孤帶清洛,林缺見巴山。 -- 出自宋·陳師道·從蘇公登後樓
- 歸懷納清境,夜榻成良寐。 -- 出自宋·陳師道·和寇十一同登寺山
- 車馬競清夜,人物秀三楚。 -- 出自宋·陳師道·和魏衍元夜同登黃樓
- 俸薄身清趙都史,也能作意向詩人。 -- 出自宋·陳師道·謝憲臺趙史惠米
- 向老逢清節,歸懷托素暉。 -- 出自宋·陳師道·十五夜月
- 拖筇探清淺,垂手弄潺湲。 -- 出自宋·陳師道·同道士錢泠然尋澗水源
- 盡孤高清潔。 -- 出自宋·趙長卿·探春令·而今風韻
- 動院落清秋,新涼如水。 -- 出自宋·趙長卿·瑞鶴仙·西風蘋末起
- 天氣凄清透襟袖。 -- 出自宋·趙長卿·洞仙歌·黃花滿地
- 喜氣滿清門,慶集還新樣。 -- 出自宋·陳著·卜算子·喜氣滿清門
- 是則是、清閑自好,一點心猶懷古。 -- 出自宋·陳著·寶鼎現·問今何日
- 火急要清賞,可人歸未邪。 -- 出自宋·陳著·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藥侍郎三花盛開醉呂成三
- 留欲副清冰,歸欲見老椿。 -- 出自宋·陳著·送曾孫灼出贅盧氏
- 綆之濯清泠,彭之起埋沈。 -- 出自宋·陳著·新揭州學扁鄉人求賦
- □□□清秦吉了,餓猶未死信天公。 -- 出自宋·陳著·用前韻自述
- 要識澄清轡,滿慰平生欲。 -- 出自宋·陳著·題僧維楠詩卷
- 云散風清雨后天。 -- 出自元·姬翼·鷓鴣天·云散風清雨后天
- 恍然在、清微帝鄉。 -- 出自元·姬翼·太常引·夜深凝寂月明堂
- 白石與清泉。 -- 出自元·姬翼·太常引·非僧非俗不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