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3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江上清香隔水聞,林間不見雪紛紛。 -- 出自宋·范祖禹·黃魯直示千葉黃梅余因憶蜀中冬月山行江上聞
- 終日清談陪幾杖,赤松況是坐禪僧。 -- 出自宋·范祖禹·吏部彭侍郎召會馮少師園亭即席賦詩
- 傳家清訓在,潛德繼先銘。 -- 出自宋·范祖禹·王承事挽詞
- 端溪清冥幾千尺,玄潭噴云噓紫石,層空飛溜瀉珠璣,太古陰崖摧霹靂。 -- 出自宋·范祖禹·謝子瞻尚書惠墨端溪硯二首·石端溪硯
- 魚膠清堅豈易致,燕支山北隨佩觹。 -- 出自宋·范祖禹·謝子瞻尚書惠墨端溪硯二首·石墨
- 或從清空入幽谷,中夜隕石翻階蓂。 -- 出自宋·范祖禹·子瞻尚書惠涵星硯月石風林屏作歌以送之賦十
- 凝膏清滌高陽醉,靈液甘和正焙芽。 -- 出自宋·葛勝仲·鷓鴣天·婆律香深氣味佳
- 一曲清歌無誤顧。 -- 出自宋·葛勝仲·蝶戀花·已過春分春欲去
- 今朝清賞寄情涯。 -- 出自宋·葛勝仲·西江月·晚路交游綠酒
- 一聲清唱解人頤。 -- 出自宋·葛勝仲·虞美人·嚴陵灘畔香醪好
- 溪上清風樓上醉,颼颼。 -- 出自宋·葛勝仲·南鄉子·晴日亂云收
- 年時清賞曾同到。 -- 出自宋·葛勝仲·醉花陰·東皇已有來歸耗
- 他年清夢千里,猶到城陰溪曲。 -- 出自宋·曾紆·品令·紋漪漲綠
- 藕葉清香勝花氣。 -- 出自宋·秦湛·失調名
- 催得清霜滿鳳城。 -- 出自宋·吳則禮·減字木蘭花·團團璧月
- 試傍清尊。 -- 出自宋·吳則禮·減字木蘭花·斑斑小雨
- 淮山清夜。 -- 出自宋·吳則禮·減字木蘭花·淮山清夜
- 坐罷清言良{學子換且}{學子換且},來朝爽氯殊霏霏。 -- 出自宋·吳則禮·為盧天驥作
- 漠漠清香縈暮竹,蕭蕭宴幾近幽花。 -- 出自宋·吳則禮·過智海呈陳無已
- 翠袖清尊知老矣,薰爐茗碗奈儂何。 -- 出自宋·吳則禮·和人梅詩
- 少日清尊兼白墮,暮年華發與蒼顏。 -- 出自宋·吳則禮·三堂書懷
- 疇昔清都步武聯,軒軒鶴骨稱癯仙。 -- 出自宋·吳則禮·同澄之器博飯浮玉
- 十里清香方盛賞,巖桂嬌黃姹綠。 -- 出自宋·向滈·念奴嬌·霜威凄緊
- 肯從清要地,拋簪綬。 -- 出自宋·程大昌·感皇恩·七十有三番
- 菊有清香樽有酒,茱萸不插也風流。 -- 出自宋·程大昌·和劉侍郎九日登女郎臺
- 今夜清尊,一齊分付,穩是乘槎客。 -- 出自宋·趙磻老·念奴嬌·冰蟾駕月
- 今年清夢,還在黃鶴舊樓頭。 -- 出自宋·王質·水調歌頭·細數十年夢
- 散作清溪明玉,激上以流水,兩電亂寒空。 -- 出自宋·王質·水調歌頭·晚嶂倚斜日
- 扇底清歌塵不動,胡床明月清秋。 -- 出自宋·王質·臨江仙·八字山頭來較晚
- 碧鮮清潤,影搖香度。 -- 出自宋·王質·青玉案·浮萍不礙魚行路
- 細聽清談,玉屑津津嗽。 -- 出自宋·王質·蘇幕遮·水風輕
- 頗頗清冽。 -- 出自宋·王質·倦尋芳·斷崖樹老
- 午風清暑,過西湖隱約,曾游堤路。 -- 出自宋·黃談·念奴嬌·午風清暑
- 歸來清曉,幅巾猶帶香露。 -- 出自宋·黃談·念奴嬌·午風清暑
- 閉門清晝讀書罷,掃地焚香到日晡。 -- 出自宋·張栻·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 聞說清朝對紫宸,君王側席屢咨詢。 -- 出自宋·張栻·壽定叟弟
- 湘民清曉壽邦君,下客慚無句語新。 -- 出自宋·張栻·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 雨后清泉繞舍流,懸知耘耜遍南州。 -- 出自宋·張栻·和黃仲秉喜雨
- 乞與清風行萬里,為君一洗瘴云空。 -- 出自宋·張栻·從鄭少嘉求貢綱余茶
- 一曲清江正可憐,隔江新竹露娟娟。 -- 出自宋·張栻·題雉山禊亭
- 梅收清風來,宇凈實鑒揭。 -- 出自宋·張栻·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觀月分韻得月字
- 看渠清介姿,便可披羊裘。 -- 出自宋·張栻·次韻元晦擇之雪中見懷
- 永言清絕景,只以好語酬。 -- 出自宋·張栻·次韻元晦擇之雪中見懷
- 聽我清廟詩,三嘆有余音。 -- 出自宋·張栻·和吳伯承
- 卻得清寒惜花地,少須梅影慰孤芳。 -- 出自宋·張栻·南軒木犀
- 兩寺清聞磬,群峰石作城。 -- 出自宋·張栻·自方廣過高臺
- 只將清靜為真樂,合住春秋歲八千。 -- 出自宋·崔敦禮·鷓鴣天·王母瑤池景物鮮
- 已喜清微消滯郁,亦知委曲到鰥窮。 -- 出自宋·崔敦禮·題婺州仁風堂寄韓侍郎
- 聞公清凈緣,巧笑卻銀櫛。 -- 出自宋·崔敦禮·前用吉字韻問嚴子文疾再和問疾之詩不工甚矣
- 為建清泠三萬斛,坐令翠密舞中田。 -- 出自宋·陳造·喜雨口號呈陳守伯固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