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3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槐火一時新。 -- 出自宋·蘇軾·殘句寒食清明都過了
- 凜然清臞,落其驕榮。 -- 出自宋·蘇軾·和陶停云四首
- 不辭清曉扣松扉,卻值支公久不歸。 -- 出自宋·蘇軾·書辯才白云堂壁
- 九霄清蹕一聲雷,萬物欣榮意已開。 -- 出自宋·蘇軾·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
- 感慨清哀似變風,老于詩句耳偏聰。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孫秘丞見贈
- 系舟清洛尾,初見淮南山。 -- 出自宋·蘇軾·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 朅來清潁上,淚濕中郎詩。 -- 出自宋·蘇軾·送王竦朝散赴闕
- 我游清潁尾,想見翠被君。 -- 出自宋·蘇軾·新渡寺送任仲微
- 醉吸清華游碧落,更于何處覓瀛洲。 -- 出自宋·蘇軾·潮中觀月
- 空吟清詩送,不救歸裝貧。 -- 出自宋·蘇軾·和陶與殷晉安別
- 尚有清才對風月,未妨便腹貯書詩。 -- 出自宋·蘇軾·奉酬仲閔食新面湯餅,仍聞糴麥甚盛,因以戲
- 鑿石清泉激,開門野鶴飛。 -- 出自宋·蘇軾·中隱堂詩(SS〗并敘)
- 敢向清時怨不容,直嗟吾道與君東。 -- 出自宋·蘇軾·和劉道原見寄
- 一紙清詩吊興廢,塵埃零落梵王宮。 -- 出自宋·蘇軾·金門寺中見李西臺與二錢(惟演易)唱和四絕
- 昨夜清風眠北牖,朝來爽氣在西山。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吏隱亭
- 江山清空我塵土,雖有去路尋無緣。 -- 出自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王晉卿畫)
- 公退清閑如致仕,酒余歡適似還鄉。 -- 出自宋·蘇軾·臂痛謁告作三絕句示四君子
- 當年清隱老,鶴瘦龜不喘。 -- 出自宋·蘇軾·用數珠韻贈湜長老
- 鬧里清游借隙光,醉時真境發天藏。 -- 出自宋·蘇軾·山光寺回次芝上人韻?一作揚州同晁無咎、芝
- 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舊背城流。 -- 出自宋·蘇軾·題清淮樓
- 祭以清酒,從以骍牡,享于祖考。 -- 出自先秦·詩經·信南山
- 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 出自先秦·詩經·君子偕老
- 既載清酤,賚我思成。 -- 出自先秦·詩經·烈祖
- 于穆清廟,肅雍顯相。 -- 出自先秦·詩經·清廟
-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 -- 出自·毛澤東·如夢令·元旦
-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瘦[8]芳姿。 -- 出自宋·李清照·多麗·小樓寒
- 胡公清德人所難,謀同德協心志安。 -- 出自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 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 出自唐·杜甫·洗兵馬
- 野鶴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 出自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 欲告清宴罷,難拒幽明迫。 -- 出自唐·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 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 出自唐·杜甫·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 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 出自唐·杜甫·歸雁二首
- 老夫清晨梳白頭,玄都道士來相訪。 -- 出自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 萬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 -- 出自唐·杜甫·畏人
- 久露清初濕,高云薄未還。 -- 出自唐·杜甫·草閣
- 莫話清溪發,蕭蕭白映梳。 -- 出自唐·杜甫·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 出自唐·杜甫·田舍
- 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 出自唐·杜甫·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
- 江水清源曲,荊門此路疑。 -- 出自唐·杜甫·九日曲江
- 窈窕清禁闥,罷朝歸不同。 -- 出自唐·杜甫·奉答岑參補闕見贈
- 際會清河公,間道傳玉冊。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 禁暴清無雙,爽氣春淅瀝。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 崷崒清湘石,逆行雜林藪。 -- 出自唐·杜甫·上水遣懷
- 驟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繩。 -- 出自唐·杜甫·江邊星月二首
- 三歲清秋至,未敢闕緘藤。 -- 出自唐·杜甫·棕拂子
- 春日清江岸,千甘二頃園。 -- 出自唐·杜甫·甘園
- 永與清溪別,蒙將玉饌俱。 -- 出自唐·杜甫·麂
- 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 -- 出自唐·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聞黃閣畫麒麟。 -- 出自唐·杜甫·季夏送鄉弟韶陪黃門從叔朝謁
- 子云清自守,今日起為官。 -- 出自唐·杜甫·送楊六判官使西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