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3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東都清風減,君子西歸朝。 -- 出自唐·孟郊·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
- 霜風清颼颼,與君長相思。 -- 出自唐·孟郊·宇文秀才齋中海柳詠
- 孤門清館夜,獨臥明月床。 -- 出自唐·孟郊·汴州離亂后憶韓愈、李翱
- 湘水清見底,楚云淡無心。 -- 出自唐·劉長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 出自唐·劉長卿·清明后登城眺望
- 多謝清言異玄度,懸河高論有誰持。 -- 出自唐·劉長卿·西陵寄一上人
- 愛君清川口,弄月時棹唱。 -- 出自唐·劉長卿·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征君
- 瀟瀟清秋暮,裊裊涼風發。 -- 出自唐·劉長卿·石梁湖有寄(一作懷陸兼)
- 行盡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兩嵯峨。 -- 出自唐·劉長卿·岳陽樓
- 一與清景遇,每憶平生歡。 -- 出自唐·韋應物·秋夜
- 恒當清觴宴,思子玉山岑。 -- 出自唐·韋應物·懷素友子西
- 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潔。 -- 出自唐·韋應物·同元錫題瑯琊寺
- 游步清都宮,迎風嘉樹側。 -- 出自唐·韋應物·謝櫟陽令歸西郊,贈別諸友生
- 意有清夜戀,身為符守嬰。 -- 出自唐·韋應物·秋景詣瑯琊精舍
-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 出自唐·韋應物·送宣州周錄事
- 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東。 -- 出自唐·韋應物·開元觀懷舊,寄李二、韓二、裴四兼呈崔郎中
- 一問清泠子,獨掩荒園扉。 -- 出自唐·韋應物·寄裴處士
- 世承清白遺,躬服古人言。 -- 出自唐·韋應物·送端東行
- 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 出自唐·韋應物·清都觀答幼遐
- 念與清賞遇,方抱沉疾憂。 -- 出自唐·韋應物·答暢參軍
- 稍愛清觴滿,仰嘆高文麗。 -- 出自唐·韋應物·春宵燕萬年吉少府中孚南館
- 且對清觴滿,寧知白發新。 -- 出自唐·韋應物·贈崔員外
- 玩舟清景晚,垂釣綠蒲中。 -- 出自唐·韋應物·游溪
- 松曉清風濕,荷秋流水香。 -- 出自宋·文天祥·江行
- 一道清風華轡遠,雙江綠水彩衣新。 -- 出自宋·文天祥·宴交代權贛州孫提刑致語口號
- 不必清高逼巢許,只教瀟灑勝由求。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自賦
- 日與清江游,云連桂嶺高。 -- 出自宋·文天祥·予鄧峒□巽齋歐陽先生為淦鄧峒賦詩以孝子慈
- 長淮清野難歸玉,魂魄猶應戀故丘。 -- 出自宋·文天祥·挽龔用和
- 回首清溪曲,長江一雁過。 -- 出自宋·文天祥·發建康
-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 出自宋·文天祥·建康
- 長安清富說邵平,爭如漢朝作公卿。 -- 出自宋·文天祥·西瓜吟
- 遂及清凈所,都無人世心。 -- 出自唐·高適·同群公題中山寺
- 且欣清論高,豈顧夕陽頹。 -- 出自唐·高適·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 來雁清霜后,孤帆遠樹中。 -- 出自唐·高適·同群公登濮陽圣佛寺閣
- 主人清到骨,相對只杯茶。 -- 出自宋·葉紹翁·和葛天民呈吳韜仲韻賦其庭館所有
- 庾樓清桂滿,遠寺素蓮敷。 -- 出自唐·李紳·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 每慚清秩容衰齒,猶有華簪寄病身。 -- 出自唐·李紳·重入洛陽東門
- 雨露清馳道,風雷翊上軍。 -- 出自唐·盧綸·雜曲歌辭·皇帝感詞
- 數派清泉黃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 出自唐·盧綸·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明府
- 作吏清無比,為文麗有馀。 -- 出自唐·盧綸·喜從弟激初至
- 霜氣清襟袖,琴聲引醉顏。 -- 出自唐·盧綸·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寶雞南樓
- 籬外清陰接藥欄,曉風交戛碧瑯玕。 -- 出自唐·賈島·竹
- 容飄清冷余,自蘊襟抱中。 -- 出自唐·賈島·投孟郊
- 幽音清露滴,野性白云隨。 -- 出自唐·賈島·黃鵠下太液池
- 人從清渭別,地隔太行余。 -- 出自唐·賈島·寄李輈侍郎
- 鐘遠清霄半,蜩稀暑雨前。 -- 出自唐·賈島·過雍秀才居
- 極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虛。 -- 出自唐·賈島·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
- 曾聞清禁漏,卻聽赤城鐘。 -- 出自唐·賈島·送僧歸天臺
- 因思清泠汲,鑿彼岝峉巔。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詩·以毛公泉一瓶獻上諫議因寄
- 寒夜清,簾外迢迢星斗明。 -- 出自唐·皮日休·夜會問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