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3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 出自宋·范仲淹·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
- 濫登清顯遇公朝,豈有才謀可致堯。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益利鈐轄馬端左藏
- 曩由清舉玉宸知,今覺光榮冠一時。 -- 出自宋·范仲淹·過陳州上晏相公
- 日色清如照,前林葉未零。 -- 出自宋·范仲淹·和李光化秋詠四首其二·畫
- 歸書清白最,寧問橐中金。 -- 出自宋·范仲淹·送向綜國傅通判桂州
- 家有清白志,所實(shí)甑中塵。 -- 出自宋·范仲淹·寄石學(xué)士
- 夜來清露濕紅蓮。 -- 出自宋·晏殊·浣溪沙
- 四坐清歡,莫放金杯淺。 -- 出自宋·晏殊·蝶戀花·一霎秋風(fēng)驚畫扇
- 曉來清露滴。 -- 出自宋·晏殊·菩薩蠻·秋花最是黃葵好
- 玉樓清唱倚朱弦。 -- 出自宋·晏殊·喜遷鶯·曙河低
- 管弦清,旋翻紅袖學(xué)飛瓊。 -- 出自宋·晏殊·拂霓裳·喜秋成
- 折得清香滿袖。 -- 出自宋·晏殊·雨中花/夜行船
- 玉壺清漏起微涼。 -- 出自宋·晏殊·望仙門·玉壺清漏起微涼
- 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約林間坐夕陽。 -- 出自宋·晏殊·玉堂春·斗城池館
-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dú)徘徊。 -- 出自宋·晏殊·示張寺丞王校勘
- 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 -- 出自宋·晏殊·金柅園
- 六齋清素來多福,歲歲今辰侍宴私。 -- 出自宋·晏殊·端午詞·升王閣
- 鑒湖清澈秦望高,涵虛逗碧供吟毫。 -- 出自宋·晏殊·憶越州
- 粕葉清樽舉,椒花綺頌陳。 -- 出自宋·晏殊·奉和圣製元日
- 晚風(fēng)清近壑,新月照澄灣。 -- 出自唐·王勃·長柳
- 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 -- 出自唐·王勃·尋道觀
-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 出自唐·李世民·飲馬長城窟行
- 郎官清要為世稱,荒郡迫野嗟可矜。 -- 出自唐·韓愈·永貞行
- 湘水清且急,涼風(fēng)日修修。 -- 出自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bǔ)闕、李十一拾遺、
- 冰玉清顏隔,波濤盛句傳。 -- 出自唐·韓愈·酬藍(lán)田崔丞立之詠雪見寄
- 貌鑒清溢匣,--韓愈眸光寒發(fā)硎。 -- 出自唐·韓愈·城南聯(lián)句
- 潁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 出自唐·韓愈·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
- 南宮清深禁闈密,唱和有類吹塤篪。 -- 出自唐·韓愈·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
- --孟郊清琴試一揮,白鶴叫相喑。 -- 出自唐·韓愈·同宿聯(lián)句
- 且悅清笳楊柳曲,詎憶芳園桃李人。 -- 出自唐·駱賓王·雜曲歌辭·從軍中行路難二首
- 唯有清笳曲,時聞芳樹春。 -- 出自唐·駱賓王·相和歌辭·王昭君
- 幸遇清明節(jié),欣逢舊練人。 -- 出自唐·駱賓王·鏤雞子
- 主守清風(fēng),監(jiān)臨明月,兼管栽花柳。 -- 出自宋·楊萬里·念奴嬌·老夫歸去
-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rèn)雨聲來。 -- 出自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 上巳清明同一日,那時恰好放花枝。 -- 出自宋·楊萬里·巳未春日山居雜興十二解
- 閘住清泉似鏡平,閘開奔浪作潮聲。 -- 出自宋·楊萬里·庚戍正月三,約同舍游西湖十首
- 霜挾清寒凍殺人,袖中十指怯頭巾。 -- 出自宋·楊萬里·曉起
- 政爾清和還在道,為誰辛苦不歸田? -- 出自宋·楊萬里·過楊村
- 只有清霜凍太空,更無半點(diǎn)荻花風(fēng)。 -- 出自宋·楊萬里·過揚(yáng)子江二首
- 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剌口說山林。 -- 出自宋·楊萬里·過陂子逕五十余里,喬木蔽天,遣悶七絕句
- 握手清談紗帽點(diǎn),羨君白日繡衣還。 -- 出自宋·楊萬里·送林子方直閣秘書將漕閩部三首
- 朗吟清露溫風(fēng)句,惱殺詩翁只斷腸。 -- 出自宋·楊萬里·郡圃杏花二首
- 不待清風(fēng)生兩腋,清風(fēng)先向舌端生。 -- 出自宋·楊萬里·陳蹇叔郎中出閩漕,別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
- 讀來清氣涼人骨,六月真成九月天。 -- 出自宋·楊萬里·張尉惠詩和韻謝之三首
- 不知清廟茅,可望明堂棟。 -- 出自宋·楊萬里·朝天續(xù)集和陸務(wù)觀見賀歸館之韻二首
- 誰令清廟器? -- 出自宋·楊萬里·寄別向運(yùn)判德獻(xiàn)移閩憲
- 傅語清心閣,欣逢詩主人。 -- 出自宋·楊萬里·寄奉新鍾宰
- 只供清風(fēng)薦明月,不用秋菊兼寒泉。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
- 惟愁清不極,清極卻成愁。 -- 出自宋·楊萬里·秋月
- 客愛清殊絕,僧愁凍不勝。 -- 出自宋·楊萬里·人日出游湖上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