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何時功成事業就,兩手一掃清三垂。 -- 出自宋·王令·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
- 塵纓欲濯惡獨潔,滄浪流去清無涯。 -- 出自宋·王令·臨別瓜州
- 山云朝噓翠巘出,海月夜下清溪浮。 -- 出自宋·王令·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
- 今來合掌聽師語,一似敲冰清耳根。 -- 出自唐·雍陶·安國寺贈廣宣上人
- 大蛇夢驚鱗甲暖,霰雪影斷清光奪。 -- 出自宋·毛滂·東風辭
- 娟娟石畔為誰妍,香露著人清入膜。 -- 出自宋·毛滂·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
- 詩成玉屑帶冰書,興隨月繞清溪遍。 -- 出自宋·毛滂·對雪作詩未竟曹使君寄聲招飲因成篇以寄
- 錦川誰為寄陽春,清凈堂中清凈人。 -- 出自宋·魏野·酬王太博見寄
- 記得年時離別夜,都門強半清秋。 -- 出自宋·韓元吉·臨江仙·記得年時離別夜
- 嘆凌云才調,烏絲闌上,省把清詩漫與。 -- 出自宋·韓元吉·瑞鶴仙·西風吹暮雨
- 銀河翻浪拍空流,玉女停梭清露秋。 -- 出自宋·韓元吉·七夕
- 未能九土霈一雨,尚與千里清炎埃。 -- 出自宋·韓元吉·桐柏觀三井龍潭下為瀑布
- 十五年間春夢斷,亂山寒食清明。 -- 出自宋·劉辰翁·臨江仙·昔走都門終夜雨
- 瓊樹枝新梅蕊迸,與君攜手清溪問。 -- 出自宋·劉過·清溪閣交胡仲蓄芳韻
- 此地去天尺五,明年持櫜西清。 -- 出自宋·張孝祥·清平樂·英姿慷慨
- 故家人物已無傳,一燈卻照清江外。 -- 出自宋·張炎·踏莎行·水落槎枯
- 松陵試招舊隱,怕白鷗、猶識清狂。 -- 出自宋·張炎·聲聲慢·穿花省路
- 向鏡水傳心,柴桑袖手,門掩清風。 -- 出自宋·張炎·木蘭花慢·龜峰深處隱
- 忽對畫圖如夢寐,又因甚、下清都。 -- 出自宋·張炎·南樓令/唐多令
- 自中仙去后,詞箋賦筆,便無清致。 -- 出自宋·張炎·瑣窗寒·斷碧分山
- 愛吾廬、傍湖千頃,蒼茫一片清潤。 -- 出自宋·張炎·摸魚子 高愛山隱居
- 任燕來鶯去,香凝翠暖,歌酒清時鐘鼓。 -- 出自宋·張炎·大圣樂·隱市山林
- 海內文章第一,屬車從、九九清塵。 -- 出自金·吳激·滿庭芳 永樂大典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一寄字韻
- 灰心竟日疏《莊子》,彈舌清晨誦準提。 -- 出自明·袁宏道·戊戌初度二首
- 葛絲茸茸春雪體,深澗擇泉清處洗。 -- 出自唐·鮑溶·采葛行
- 憶見特公賞秋處,涼溪看月清光寒。 -- 出自唐·鮑溶·秋夜對月寄僧特
- 耽耽舍盡修嚴,翼翼公堂驟清廓。 -- 出自唐·朱長文·春秋終講伏蒙知府諫議臨視學舍宴勞諸生謹成
- 皇家四葉恢圣功,天臨日燭清華戎。 -- 出自宋·王琪·清輝殿觀唐明皇山水石字歌
- 憑誰贈我紫衣裘,中吳風土清且柔。 -- 出自宋·王琪·吳中曉寒曲
- 驟西風凄慘,秋昊平分,晚收清書。 -- 出自宋·仲殊·醉蓬萊·驟西風凄慘
- 要看黃塵清海,戲真珠、麻姑清縱。 -- 出自宋·呂渭老·水龍吟·年年九月西湖
- 拍肩笑別洪崖,共看紫海還清淺。 -- 出自宋·呂渭老·鼓笛慢/水龍吟
- 簾卷天街人隘路,滿城喜望清塵。 -- 出自宋·張掄·臨江仙·聞道彤庭森寶仗
- 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 出自宋·張掄·踏莎行·秋入云山
- 世間蕭散更何人,除非明月清風我。 -- 出自宋·張掄·踏莎行·身世浮漚
- 方橋一派水縈紆,客散亭空清夜徂。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一百四十七
- 孤村籬落,玉亭亭、為問何其清瘦。 -- 出自宋·葛長庚·酹江月/念奴嬌
- 把湖山牌印,鶯花權柄,牒過清風朗月。 -- 出自宋·葛長庚·瑞鶴仙·賦情多懶率
- 玉斧難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絕。 -- 出自宋·方岳·酹江月/念奴嬌
- 自撼枝頭供一嚼,了了此心清凈覺。 -- 出自宋·方岳·雪中觀梅
- 相傳士子多于鯽,共喜府公清似山。 -- 出自宋·方岳·送徐太博守莆中
- 自然木金成寶,現神珠、晃曜清沂。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眾女姑
- 是木金、間隔之時,凈中意會,清里心知。 -- 出自元·馬鈺·*心香 示眾師兄
- 五行咄出,四假不中留,禮三清,成不二,一性投仙島。 -- 出自元·馬鈺·心月照云溪 繼重陽韻
- 九曲黃河流轉九,陽陰逆順清凈。 -- 出自元·馬鈺·黃河清 繼重陽韻
- 燕處逍遙快樂,戴云包、酷好清虛。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趙先生母蓬瀛散人
- 饑則巡門覓飯,飽來后、明月清風。 -- 出自元·譚處端·滿庭芳·莫覓東西
- 滿泛流霞,高吟古調,骨健神清丹自圓。 -- 出自元·丘處機·沁園春·列鼎雄豪
- 虛心翠竹,稟天然、一氣生來清獨。 -- 出自元·丘處機·無俗念 竹
- 散化開、百億黃金嫩,照天地清虛。 -- 出自元·丘處機·恨歡遲 以上五首見西游記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