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鵝管不禁仙露重,蜜脾剩借清香發。 -- 出自元·張雨·滿江紅 玉簪次班彥功韻
- 真土真鉛真汞,元神元氣元清。 -- 出自元·李道純·西江月 贈潘道人
- 觀心澄曉月,清風滿目,洞天清徹。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 以上二十首見嗚鶴余音卷二
- 中外偃武修文,敬賢尚德,致清平瑞。 -- 出自元·三于真人·無愁可解 嗚鶴余音卷五
- 誰提明月天上懸,九州蕩蕩清無煙。 -- 出自明·張以寧·題李白問月圖
- 美人遠別索題詩,眼明見此清溪之曉渡。 -- 出自明·張以寧·題馬致遠清溪曉渡圖(致遠,廣西憲掾。子琬
- 閉門留客共野飯,風回雨絕清無蠅。 -- 出自明·貝瓊·游菩提山值雨宿存思庵
- 馬蹄一去不復來,梨花又見清明開。 -- 出自明·貝瓊·己酉清明
- 受知益感恩顧深,吟賞請言清麗致。 -- 出自宋·田錫·酬宋湜賈黃中二學士菊花之什兼呈諸廳學士
- 天地苦寒子何往,負笈從師清泖頭。 -- 出自明·袁凱·送曹生從師
- 幹緌菰葉翠相亂,錦石游鱗清可憐。 -- 出自明·徐禎卿·送耿晦之守湖州
- 醉翁不見身貧賤,臥向涼飚清露中。 -- 出自宋·陳藻·憶母
- 平湖渺渺澄寒水,孤舟靜泛清光里。 -- 出自宋·釋智圓·舟歸
- 我乏尺寸効,月食二萬錢,自清西南來,此行非竄遷。 -- 出自宋·石介·蜀道自勉
- 江南陽和夜欲試,小齋獨與清風期。 -- 出自宋·黃庶·家僮來持雙井芽數飲之輒成詩以示同舍
- 四邊不肯著閑樹,故要滿坐清光來。 -- 出自宋·黃庶·和白云庵七首·明月臺
- 朝昏宴坐向軒中,此身便是清風主。 -- 出自宋·黃庶·和白云庵七首·清風軒
- 次言民風自太古,訟缿不鳴清汗狴。 -- 出自宋·項安世·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 結茅竹間今休已,炎暑避舍清飆留。 -- 出自宋·潘大臨·贈張圣言畫柯山圖
- 試看照影橫斜處,渾似靚妝清鏡中。 -- 出自宋·王铚·同賦梅花十二題·水邊
- 荊門至陋不足數,杏山百丈清泉幽。 -- 出自宋·張嵲·贈趙公旦
- 只應長作窗中客,會見蓬萊清淺時。 -- 出自宋·張嵲·甲子初夏復開北戶
- 徐侯筆下波濤寬,新詩示我清且閑。 -- 出自宋·朱槔·徐彥猷以仇池詩句為韻作詩十四章見示答之
- 客衣緇盡不復恨,但喜占藝清如冰。 -- 出自宋·張镃·廬陵李英才自制墨與梅花寫真艮齋誠齋又許其
- 醉譚先烈從巡初,豈但勇力清疆隅。 -- 出自宋·張镃·前有一尊酒行
- 愚孫窮好祗林藪,日汲菊潭清釀酒。 -- 出自宋·張镃·南園叔祖生日
- 道形天貌吾何心,晚歲聊依清磬音。 -- 出自宋·敖陶孫·張連魯仲本蜀人從其先宦嶺表僅五六十年矣
- 悠然君子六千人,不受湘靈清淚灑。 -- 出自宋·敖陶孫·謝葉司理徐知縣見貽之什
- 舍東修竹密如櫛,一日洗凈清風來。 -- 出自宋·敖陶孫·洗竹簡諸公同賦
- 朝日曜兮香春花,玉壺炯兮清冰。 -- 出自宋·劉宰·昭君曲
- 叔寶沉迷建鄴宮,厭厭夜飲清晝同。 -- 出自宋·趙汝鐩·三閣曲
- 將軍忽遇韓擒虎,江神今識清河公。 -- 出自宋·趙汝鐩·三閣曲
- 新亭肯作楚囚泣,誓楫一念清神州。 -- 出自宋·趙汝鐩·送絜齋倉使袁都官歸班
- 炎州著腳苦蒸郁,對此恍入清涼境。 -- 出自宋·趙汝鐩·仙湖歌
- 璇杓西揭將指乾,商飆萬里清無邊。 -- 出自宋·陳起·壽禮部喬文昌
- 曉來喜見萬瓦白,乃是天宇清霜明。 -- 出自宋·陳起·燈花戲簡西鄰
- 露濕螢光愈熾,月斜蛩韻尤清。 -- 出自宋·陳起·六言簡耘業
- 芳播崇樓淑氣浮,影涵古桂清輝發。 -- 出自宋·方鳳·題光風霄月樓
- 瓦甌一醉萬事了,醒來然竹清溪曉。 -- 出自宋·林景熙·柳下漁次韻
- 掛冠已脫塵俗緣,一心愿住清涼國。 -- 出自宋·陳舜俞·圓通行
- 輕船共泊長沙岸,幾日對語清湘樓。 -- 出自宋·孔武仲·賦張蕓叟番刀
- 微風更入北窗竹,余聲颯灑清心魂。 -- 出自宋·孔武仲·秋夜對月
- 千籌簇簇來如林,袍靴兀坐清槐陰。 -- 出自宋·孔武仲·廣津倉檢視斛斗
- 而今寂寞皆陳跡,遍地松竹清陰浮。 -- 出自宋·孔武仲·武昌縣西山寺
- 宦海黃塵迷白發,云壑風泉清入骨。 -- 出自明·沈周·朱澤民山水
- 螺春龍井徒芳腴,尚書道此清涼殊。 -- 出自清·易順鼎·云霧茶
- 摩挲舊本豈易得,流傳遠自清暉堂。 -- 出自明·程敏政·錢舜舉清暉堂所寫戲嬰圖為臨淮顧謙賦
- 我今歸臥新安山,暗香正繞清溪灣。 -- 出自明·程敏政·題陸廉伯庶子所藏墨梅
- 下有萬頃之長江,揚波泛彩清若空。 -- 出自明·方孝孺·題李白對月圖
- 金閨老奴污吾足,更欲坐濯清溪流。 -- 出自明·方孝孺·李白觀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