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清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秋陰積不散,夜氣凜初清。 -- 出自宋·歐陽修·秋陰
- 漢家財利析秋毫,暫屈清才豈足勞。 -- 出自宋·歐陽修·送王學士赴兩浙轉運
- 魚游碧沼涵靈德,花馥清香薦壽杯。 -- 出自宋·歐陽修·應制賞花釣魚
- 平湖十頃碧琉璃,四面清陰乍合時。 -- 出自宋·歐陽修·初至潁州西湖種瑞蓮黃楊寄淮南轉運呂度支發
- 古人不見心可見,一片清光長皎然。 -- 出自宋·歐陽修·瑯琊山六題·庶子泉
- 樓臺碧瓦輝云日,蓮芰清香帶水風。 -- 出自宋·歐陽修·原甫致齋集禧余亦攝事後廟謹呈拙句兼簡圣俞
- 鳥語谷中靜,樹涼泉影清。 -- 出自宋·歐陽修·幽谷晚飲
- 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 -- 出自宋·秦觀·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
- 紫府沉沉掩夜關,竹陰清掃月中壇。 -- 出自宋·秦觀·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 樽前倦客劉師命,月下清砍盛小叢。 -- 出自宋·秦觀·別程公辟給事
- 蜀岡精氣滀多年,故有清泉發石田。 -- 出自宋·秦觀·廣陵五題其三次韻子由題蜀井
- 特起朝陽內,祠宮極邃清。 -- 出自宋·秦觀·次韻蔣穎叔南郊祭告上清儲祥宮
- 蔡侯飽學困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 出自宋·秦觀·和蔡天啟贈文潛之什
- 早因妙契窺曹洞,竟以清芬繼肇生。 -- 出自宋·秦觀·和程給事贇闍黎化去之什
- 記我有靈骨,法當游太清。 -- 出自宋·秦觀·反初
- 雨檻幽花滋淺淚,風卮清酒漲微瀾。 -- 出自宋·秦觀·廣陵五題其二次韻子由題平山堂
- 風流公子四難井,更引清漪作小亭。 -- 出自宋·秦觀·寄題趙侯澄碧軒
- 臥龍一峰稱是奇,遶趾清漪如帶束。 -- 出自宋·秦觀·送蔡子驤用蔡子駿韻
- 已謀寒食驅羸馬,細聽清談動玉哀。 -- 出自宋·秦觀·答閻求仁謝參寥彥溫訪於墳所
- 菱荷枯折盡,積水寒更清。 -- 出自宋·秦觀·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
- 葦蕭傳火度冥冥,作入清都醉魄醒。 -- 出自宋·秦觀·和孫莘老游龍洞寄孫傅師
- 嵩峰何其高,峰高氣尤清。 -- 出自宋·秦觀·和王忠玉提刑
- 未若此軒人散後,水光清泛月華來。 -- 出自宋·秦觀·照閣
- 又夢東林飲虎溪,嘆息清風人不悟。 -- 出自宋·秦觀·答朱廣微
- 春邵勝游花散馬,夜山清話雨連天。 -- 出自宋·秦觀·滕達道挽詞
-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 出自唐·柳宗元·漁翁
- 新沐換輕幘,曉池風露清。 -- 出自唐·柳宗元·旦攜謝山人至愚池
- 園林幽鳥囀,渚澤新泉清。 -- 出自唐·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 蘇小橫塘通桂楫,未應清淺隔牽牛。 -- 出自唐·溫庭筠·七夕
- 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 出自唐·溫庭筠·早秋山居
- 朱弦繁復輕,素手直凄清。 -- 出自唐·溫庭筠·雜曲歌辭·西洲曲
- 賞際林壑近,泛余煙露清。 -- 出自唐·溫庭筠·余昔自西濱得蘭數本,移藝于庭,亦既逾歲,而
- 采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 -- 出自唐·溫庭筠·贈隱者
- 山翁醉后如相憶,羽扇清樽我自知。 -- 出自唐·溫庭筠·題友人池亭
- 一下南臺到人世,曉泉清籟更難聞。 -- 出自唐·溫庭筠·法云寺雙檜
- 緱嶺參差殘曉雪,洛波清淺露晴沙。 -- 出自唐·溫庭筠·寄分司元庶子兼呈元處士
- 明發又愁起,桂花溪水清。 -- 出自唐·溫庭筠·送人游淮海(一作宿友人池)
- 笑解塵纓處,滄浪無限清。 -- 出自宋·范仲淹·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 峰巒多秀色,杉桂一何清。 -- 出自宋·范仲淹·贈張先生
- 詩人不悔衣沾露,為惜清光豈易親。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葉道卿中秋對月二首
- 甘露樓臺古,金山氣象清。 -- 出自宋·范仲淹·京口即事
- 午陰宮樹綠,宵刻禁鍾清。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毋湜推官
- 月宿滄洲靜,日浴滄浪清。 -- 出自宋·范仲淹·馴鷗詠
- 公馀更勵經邦業,思為清朝贊禹謨。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李光化敘懷
- 白頭相見雙林下,猶是清朝未退人。 -- 出自宋·范仲淹·贈廣宣大師
- 一麾輕去奉蘭羞,共惜清賢豈易求。 -- 出自宋·范仲淹·送吳安道學士知崇州
- 東南賴有林君復,萬里清風去不孤。 -- 出自宋·范仲淹·送邢昂處士南游
- 六月無炎光,長如玉壺清。 -- 出自宋·范仲淹·歲寒堂三題其一·歲寒堂
- 莫將富貴移平昔,彼此清心發半凋。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府判龐醇之見寄
- 蕭蕭遠韻和于樂,密密清陰意在人。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吳春卿二首其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