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10個(gè)字的詩句
清在第一十個(gè)字的詩句
- 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 出自宋·柳永·傾杯樂
- 猿偷曉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來。 -- 出自宋·柳永·題中峰寺
-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 -- 出自先秦·屈原·漁父·屈原既放
- 戰(zhàn)云暫斂殘春在,重炮清歌兩寂然。 -- 出自近代·魯迅·一.二八戰(zhàn)后作
- 還家白筆未上頭,使我清聲落人後。 -- 出自唐·李賀·仁和里雜敘皇甫湜
- 直排七點(diǎn)星藏指,暗合清風(fēng)調(diào)宮徵。 -- 出自唐·李賀·龍夜吟
- 池暖水香魚出處,一環(huán)清浪涌亭皋。 -- 出自宋·王安石·春風(fēng)
- 階前棗樹應(yīng)搖落,此夜清光得幾多。 -- 出自宋·王安石·試院中
- 宿蕊暖含風(fēng)浩蕩,戲鱗清映日徘徊。 -- 出自宋·王安石·和御制賞花釣魚二首
- 釀成吳米野油囊,卻愛清談氣味長(zhǎng)。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微之即席
- 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鳴弦。 -- 出自宋·王安石·別葛使君
- 承華往歲幸躊躇,風(fēng)月清談接緒余。 -- 出自宋·王安石·和吳相公東府偶成
- 梁公壯節(jié)就夔魖,陶令清身托酒徒。 -- 出自宋·王安石·秋梁公陶淵明俱為彭澤令至今有廟在焉刁景純
- 春草凄凄綠,江楓湛湛清。 -- 出自宋·王安石·送吳叔開南征
- 兒曹曾上洛城頭,尚記清波繞驛流。 -- 出自宋·王安石·送西京簽判王著作
- 山風(fēng)吹更寒,山月相與清。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二寒穴
- 客坐苔紋滑,僧眠樾蔭清。 -- 出自宋·王安石·游北山
- 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遺兒曹。 -- 出自宋·王安石·送郊社朱兄除郎東歸
- 清淺不憑材。 -- 出自宋·王安石·鍾山西庵白蓮?fù)?/a>
- 秀骨厖冒倦往還,自然清譽(yù)落人間。 -- 出自宋·王安石·贈(zèng)長(zhǎng)寧僧首
- 謝安才業(yè)自超群,誤長(zhǎng)清談助世紛。 -- 出自宋·王安石·謝安
- 薤久露難濕,蘭余風(fēng)尚清。 -- 出自宋·王安石·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
- 坐對(duì)高梧傾曉月,看翻清露洗新秋。 -- 出自宋·王安石·酬凈因長(zhǎng)老樓上翫月見懷有疑君魂夢(mèng)在清都之
- 兩朝人物嘆賢豪,凜凜清見晚見褒。 -- 出自宋·王安石·寄郎侍郎
- 舊德醉心如美酒,新篇清目勝真茶。 -- 出自宋·王安石·詳定幕次呈圣從樂道
- 城似大堤來宛宛,溪如清漢落潺潺。 -- 出自宋·王安石·為裴使君賦擬峴臺(tái)
- 綠垂靜路要深駐,紅寫清陂得細(xì)看。 -- 出自宋·王安石·楊柳
- 君於其間恥射利,獨(dú)岸清泚留朱甍。 -- 出自宋·王安石·李氏沅江書堂
- 霜繁紅樹老,云澹素蟾清。 -- 出自宋·王安石·遲明
- 一世競(jìng)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昌叔詠塵
- 聞鐘度門近,照膽玉泉清。 -- 出自唐·孟浩然·陪張丞相祠紫蓋山途經(jīng)玉泉寺
- 勿翦棠猶在,波澄水更清。 -- 出自唐·孟浩然·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
- 一作宴鮑二宅閑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 出自唐·孟浩然·宴包二融宅
-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 出自唐·孟浩然·和張明府登鹿門作
- 香炭金爐暖,嬌弦玉指清。 -- 出自唐·孟浩然·寒夜張明府宅宴
- 試覽鏡湖物,中流到底清。 -- 出自唐·孟浩然·與崔二十一游鏡湖寄包賀二公
- 已言雞黍熟,復(fù)道甕頭清。 -- 出自唐·孟浩然·戲題
-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鄰清。 -- 出自唐·孟浩然·李氏園(林)臥疾
- 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 -- 出自唐·張九齡·西江夜行
- 學(xué)聞金馬詔,神見玉人清。 -- 出自唐·張九齡·故徐州刺史贈(zèng)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
- 歸去南江水,磷磷見底清。 -- 出自唐·張九齡·自豫章南還江上作
- 豈伊念邦政,爾實(shí)在時(shí)清。 -- 出自唐·張九齡·巡屬縣道中作
- 山氣朝來爽,溪流日向清。 -- 出自唐·張九齡·溪行寄王震
- 情來不可極,日暮水流清。 -- 出自唐·張九齡·晚霽登王六東閣
- 函谷雖云險(xiǎn),黃河已復(fù)清。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經(jīng)函谷關(guān)作
-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氣清。 -- 出自唐·張九齡·林亭詠
- 日御馳中道,風(fēng)師卷太清。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
- 云雨巫山暗,蕙蘭湘水清。 -- 出自唐·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
-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 出自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
- 游鶤翔雁出其下,慶云清景相回旋。 -- 出自唐·劉禹錫·琴曲歌辭·飛鳶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