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湘妃舊竹痕猶淺,從此因君染更深。 -- 出自唐·劉禹錫·酬瑞州吳大夫夜泊湘川見寄一絕
- 初服已驚玄發(fā)長,高情猶向碧云深。 -- 出自唐·劉禹錫·酬淮南廖參謀秋夕見過之作
- 從此山頭似人石,丈夫形狀淚痕深。 -- 出自唐·劉禹錫·懷妓
- 青鳥去時云路斷,姮娥歸處月宮深。 -- 出自唐·劉禹錫·懷妓
- 宮墻隱嶙圍野澤,鸛鶂夜鳴秋色深。 -- 出自唐·劉禹錫·臺城懷古
- 唯有順郎全學(xué)得,一聲飛出九重深。 -- 出自唐·劉禹錫·田順郎歌
- 吳門水驛按山陰,文字殷勤寄意深。 -- 出自唐·劉禹錫·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對月,聽小童吹觱篥歌,依
- 音如石上瀉流水,瀉之不竭由源深。 -- 出自宋·歐陽修·贈無為軍李道士二首
- 長蛟息浪歸帆穩(wěn),喬木生煙蔽日深。 -- 出自宋·歐陽修·劉丞相挽詞二首
- 舟中繡被薰香夜,春雪江頭三尺深。 -- 出自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
- 稻花欲秀蟬初嘒,菱蔓初長水正深。 -- 出自宋·歐陽修·和晏尚書夏日偶至郊亭
- 九江煙水一登臨,風(fēng)月清含古恨深。 -- 出自宋·歐陽修·琵琶亭上作
- 牛羊日暖山田美,雨雪春寒土屋深。 -- 出自宋·歐陽修·送薛水部通判并州
- 門無車轍紫苔侵,雞犬蕭條陋巷深。 -- 出自宋·歐陽修·贈潘道士
- 西山望見朝來雨,南澗歸時渡處深。 -- 出自宋·歐陽修·樵者
- 風(fēng)驅(qū)白雨洗園林,蔽地飛花一寸深。 -- 出自宋·秦觀·春詞絕句五首
- 支枕星河棋醉後,入簾風(fēng)絮報春深。 -- 出自宋·秦觀·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二首
- 涵春似恨隋家遠,漲曉疑連蜀井深。 -- 出自宋·秦觀·廣陵五題其一次韻子由題九曲池
- 一聽胡笳動越吟,聲潛地底氣逾深。 -- 出自宋·秦觀·次韻公辟聞角有感
- 金爵日邊棲壯麗,彩虹天際臥清深。 -- 出自宋·秦觀·西城宴集元佑七年三月上已日詔賜館閣官花酒
- 早歲京華聽越吟,聞君江海分逾深。 -- 出自唐·柳宗元·韓漳州書報徹上人亡因寄二絕
- 錦中百結(jié)皆同心,蕊亂云盤相間深。 -- 出自唐·溫庭筠·織錦詞
- 藕絲作線難勝針,蕊粉染黃那得深。 -- 出自唐·溫庭筠·相和歌辭·懊惱曲
- 卑飛塵土味誠薄,達宦風(fēng)波憂更深。 -- 出自宋·范仲淹·送黃灝員外
- 人間無復(fù)動機心,掛了儒冠歲已深。 -- 出自宋·范仲淹·贈鍾道士
- 斧鉞為藩忍內(nèi)侵,商人涂炭奈何深。 -- 出自宋·范仲淹·詠史五首其五·周人
- 平臺千里渴商霖,內(nèi)史憂民望最深。 -- 出自宋·晏殊·雪中
- 玄都五府風(fēng)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 -- 出自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 莫過溪橋銀樹林,溪深未抵路泥深。 -- 出自宋·楊萬里·發(fā)銀樹林
- 詩人家在木犀林,萬頃湖光一徑深。 -- 出自宋·楊萬里·木犀初發(fā)呈張功父又和六首
- 分得吳剛斫處林,鵝兒酒色不須深。 -- 出自宋·楊萬里·木犀初發(fā)呈張功父又和六首
- 端能小脫簿書林,招喚詩流卜夜深。 -- 出自宋·楊萬里·木犀初發(fā)呈張功父又和六首
- 約齋詩客坐詩林,泒入江西徹底深。 -- 出自宋·楊萬里·木犀初發(fā)呈張功父又和六首
- 老子江西有故林,萬松圍里桂花深。 -- 出自宋·楊萬里·木犀初發(fā)呈張功父又和六首
- 帝城底里有山林,桂樹團團煙霧深。 -- 出自宋·楊萬里·木犀初發(fā)呈張功父又和六首
- 題詩畢竟輪坡老,葉厚有棱花色深。 -- 出自宋·楊萬里·山茶
- 打并人間名利心,萬山佳處一溪深。 -- 出自宋·楊萬里·曉起探梅四首
- 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泥更深。 -- 出自宋·楊萬里·秋雨嘆十解
- 夜雨遣人歸思動,不知湘水幾篙深。 -- 出自宋·楊萬里·再病書懷呈仲良
- 小風(fēng)慢落鵝黃雪,看到槐花一寸深。 -- 出自宋·楊萬里·直宿南宮三首
- 文君自制白頭吟,怨思來時海未深。 -- 出自宋·楊萬里·白頭吟二首
- 花似鹿匆還耐久,葉如芍藥不多深。 -- 出自宋·楊萬里·山丹花
- 柳梢拂入溪云陰,柳根插入溪水深。 -- 出自宋·楊萬里·岸柳
- 鶯邊楊柳鷗邊草,一日青來一日深。 -- 出自宋·楊萬里·過楊二渡三首
- 偶見人家好池館,柳行盡處一亭深。 -- 出自宋·楊萬里·江下送客
- 侵雪開花雪不浸,開時色淺未開深。 -- 出自宋·楊萬里·三花斛三首右瑞香
- 詔謂先生式國人,掉頭已復(fù)煙林深。 -- 出自宋·楊萬里·送王監(jiān)簿民瞻南歸
- 偶為看云且罷琴,萬山寒隔一溪深。 -- 出自宋·楊萬里·題劉高士看云圖
- 霜松雪竹老重尋,南蕩東陂水自深。 -- 出自宋·楊萬里·半山寺三首
- 一卷杜詩揉欲爛,兩人齋讀味初深。 -- 出自宋·楊萬里·與長孺共讀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