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水向昆明闊,山連大夏深。 -- 出自唐·徐晶·送友人尉蜀中
- 愿陪歡樂事,長與歲時深。 -- 出自唐·韋嗣立·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深字
- 江山與勢遠,泉石自幽深。 -- 出自唐·尹懋·秋夜陪張丞相趙侍御游灉湖二首
- 瑞闕龍居峻,宸庭鳳掖深。 -- 出自唐·鄭愔·同韋舍人早朝
- 漢將留邊朔,遙遙歲序深。 -- 出自唐·鄭愔·胡笳曲
- 尊賢澤既厚,式宴寵逾深。 -- 出自唐·陸堅·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今字)
- 岸與恩同廣,波將慈共深。 -- 出自唐·鄭繇·經慈澗題
- 好閑知在家,退跡何必深。 -- 出自唐·蔡希寂·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
- 隋家天子憶揚州,厭坐深宮傍海游。 -- 出自唐·王泠然·汴堤柳(一本作題河邊枯柳)
- 佐理星辰貴,分榮渙汗深。 -- 出自唐·盧象·奉和張使君宴加朝散
- 色連雞樹近,影落鳳池深。 -- 出自唐·盧象·和徐侍郎叢筱詠(一作蔣渙詩)
- 江山萬里馀,淮海阻且深。 -- 出自唐·蕭穎士·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
- 綿連滍川回,杳渺鴉路深。 -- 出自唐·蕭穎士·重陽日陪元魯山德秀登北城,矚對新霽,因以
- 營開邊月近,戰苦陣云深。 -- 出自唐·張巡·聞笛
- 言念待明發,東山幽意深。 -- 出自唐·沈頌·旅次灞亭
- 耳目靜無嘩,神超道性深。 -- 出自唐·閻寬·春宵覽月
- 興隨曉光發,道會春言深。 -- 出自唐·閻寬·曉入宜都渚
- 君心比妾心,妾意舊來深。 -- 出自唐·李嘉祐·雜興
- 霜濃竹枝亞,歲晚荻花深。 -- 出自唐·李嘉祐·登楚州城望驛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 騷人夸竹杖,贈我意何深。 -- 出自唐·李嘉祐·裴侍御見贈斑竹杖
- 萬畦新稻傍山村,數里深松到寺門。 -- 出自唐·李嘉祐·秋曉招隱寺東峰茶宴,送內弟閻伯均歸江州
- 建章寒漏起,更助掖垣深。 -- 出自唐·皇甫曾·和謝舍人雪夜寓直
- 家貧青史在,身老白云深。 -- 出自唐·皇甫曾·送孔征士
- 云霞仙掌出,松柏古祠深。 -- 出自唐·皇甫曾·晚至華陰
- 清風光不散,過雨色偏深。 -- 出自唐·高傪·東峰亭各賦一物得林中翠
- 終歲寒苔色,寂寥幽思深。 -- 出自唐·袁邕·東峰亭各賦一物得陰崖竹
- 北望情何限,南行路轉深。 -- 出自唐·蔣渙·途次維揚望京口寄白下諸公
- 長卿慕藺久,子猷意已深。 -- 出自唐·魏萬·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
- 四隅白云閑,一路清溪深。 -- 出自唐·嚴維·游灞陵山
- 魚梵空山靜,紗燈古殿深。 -- 出自唐·嚴維·宿法華寺
- 夜靜溪聲近,庭寒月色深。 -- 出自唐·嚴維·酬普選二上人期相會見寄
- 馬跡穿云去,雞聲出澗深。 -- 出自唐·竇常·奉使西還早發小澗館寄盧滁州邁
- 色浮雙闕近,春入九門深。 -- 出自唐·竇常·花發上林
- 歲華春更早,天瑞雪猶深。 -- 出自唐·竇牟·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
- 十年憔悴武陵溪,鶴病深林玉在泥。 -- 出自唐·竇鞏·送劉禹錫
- 地接樓臺近,天垂雨露深。 -- 出自唐·王表·賦得花發上林(大歷十四年侍郎潘炎試)
- 極目紫宸何處是,碧云深處佩珊珊。 -- 出自唐·周渭·疊秀山
- 人過香隨遠,煙晴色自深。 -- 出自唐·周渭·賦得花發上林
- 鶯銜蝶弄紅芳盡,此日深閨那得知。 -- 出自唐·楊凝·殘花
- 一氣回元運,恩含萬物深。 -- 出自宋·石延年·詠春
- 丹火發來燒內境,冷泉深處浴猴孫。 -- 出自宋·陳樸·望江南/憶江南
- 久旱雨初足,樂游春正深。 -- 出自宋·韓絳·游鴻慶寺
- 錦城春物異,粉面瑞云深。 -- 出自宋·韓絳·和范蜀公題蜀中花圖
- 別后年華改,新來雨露深。 -- 出自宋·李師中·遞中得先之兄書取邕欽宜柳歸約十二月到此年
- 前時過君銅駝陌,門巷深僻無輪蹄。 -- 出自宋·王益柔·萊石茶酒器寄邵先生作詩代書
- 固窮終不悔沉淪,滿腹深藏上古珍。 -- 出自宋·王益柔·奉和堯夫
- 珠華粲將墜,玉色潤還深。 -- 出自宋·劉敞·北軒手種竹兩竿近輒有甘露降其上作五言示諸
- 十里東郊道,茲游歲月深。 -- 出自宋·吳師孟·和韓絳游鴻慶寺
- 芙蓉滿越國,耶溪秋水深。 -- 出自宋·鄭獬·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
- 綠楊陰里穿小巷,鬧花深處藏高樓。 -- 出自宋·鄭獬·昔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