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在第6個字的詩句
淡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遙天萬里,黯淡同云冪冪。 -- 出自宋·紫姑·白苧
- 楊柳絲絲弄淡黃,怯寒燕子未歸梁。 -- 出自宋·華岳·早春即事
- 縱橫桃李枝,淡蕩春風吹。 -- 出自唐·武元衡·春日偶作
- 從容非有約,淡薄不相忘。 -- 出自唐·李建勛·夏日酬祥松二公見訪
- 遠岫光中濃淡樹,斜陽影里往來船。 -- 出自唐·周岳秀·君山祠
- 蕭寺講軒橫淡蕩,帝鄉(xiāng)云樹正扶疏。 -- 出自唐·知玄·答僧澈
- 玄中有至樂,淡泊終無為。 -- 出自唐·吳筠·步虛詞十首
- 休笑詩人冷淡。 -- 出自元·李俊明·謁金門 嘆梅
- 青天外,斜陽淡淡,倦鳥正飛還。 -- 出自元·許有壬·滿庭芳 偕 士安馬明初登荀和叔廣思樓
- 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 -- 出自元·許有壬·荻港早行
- 簾卷玉鉤云淡淡,香消金鴨雨蒙蒙。 -- 出自元·趙雍·浣溪沙
- 臨鏡慵妝眉淡掃。 -- 出自元·趙雍·蝶戀花·枝上流鶯千囀巧
- 盡在長空、淡淡鳥飛中。 -- 出自元·趙孟*·虞美人 浙江舟中作 案此調(diào)下原有后庭花肖溪
- 歌扇半欹羞淡冶。 -- 出自元·邵亨貞·清平樂 碧桃
- 江□郭外,云淡煙輕。 -- 出自元·韓奕·柳梢青·過了清明
- 漠漠晴光淡淡天,山青水白景依然。 -- 出自元·韓奕·惜春
- 收拾神情歸淡泊。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翠色有無眉淡掃。 -- 出自元·趙可·鳳棲梧 以上十首見中州樂府
- 天外云峰迷淡碧。 -- 出自元·王特起·梅花引 中州樂府
- 道家門戶,寂淡清虛好。 -- 出自元·王丹桂·洞仙歌 述懷
- 睹梨花、輕籠淡月,聞松聲、冷和清泉。 -- 出自元·長筌子·綠頭鴨·雨初晴
- 從他活計,冷淡消疏。 -- 出自元·長筌子·一剪梅·身若白云任卷舒
- 芳姿似嫌雅淡,問誰將、大藥駐朱顏。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 賦紅梨花
- 短短羅*淡淡妝。 -- 出自元·王惲·鷓鴣引 贈馭說高秀英
- 又清明寒食,淡孤館,郁無*。 -- 出自元·吳存·木蘭花慢 清明夜與芳洲話舊
- 道我為歡冷淡。 -- 出自元·蒲道源·西江月 九日南城郊行
- 應難比,仙姿淡雅,裙幅瀟湘。 -- 出自元·袁易·滿庭芳 余家園有蘭花,花開時未著葉,粲然
- 西頭動刀尺,淡月上檐楹。 -- 出自元·劉詵·對客暮坐
- 病起罷膏沐,淡若明河秋。 -- 出自清·紫靜儀·與冢婦朱柔則
- 高云收雨意,淡日作秋光。 -- 出自宋·宋庠·郡圃秋日二首
- 居然負世望,淡苦依老禪。 -- 出自宋·項安世·二十六日下山觀勝業(yè)寺禹柏偃臥地上分為九枝
- 濃敷步障青,淡抹輕紈素。 -- 出自宋·項安世·二十日步上方廣寺觀蓮華峰云氣異甚
- 家近芝山傍淡糊,城居清似隱人廬。 -- 出自宋·釋道璨·和耕道趙制干與賈秋壑同科
- 吾老苦病暍,淡味空頻投。 -- 出自宋·章甫·分題得草果飲子
- 腸久鳴雷惟淡粥,體雖起粟尚單衣。 -- 出自宋·趙汝鐩·田家嘆
- 政爾寒陰慘淡時,忽逢孤艷映疏籬。 -- 出自宋·張道洽·梅花
- 病居僧卻到,淡飯仆猶嗔。 -- 出自宋·劉黻·偶作
- 寒風欺槿葉,淡月讓蘆花。 -- 出自宋·劉黻·過白沙
- 平生于締交,淡泊味最深。 -- 出自宋·陳起·靜江商宰書來且索鄙語要道其冰雪相看之意古
- 此時游葛天,淡然空百羨。 -- 出自宋·林景怡·曉起
- 門掩青苔秋淡泊,心同白露曉澄清。 -- 出自明·張羽·秋齋早起
- 袍剪新藍襯淡內(nèi),官宣粲粲照巾箱。 -- 出自宋·艾可叔·整裘袍
- 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 -- 出自宋·艾性夫·陳庭翠水竹清處
- 萬里烽煙慘淡天,照人明月為誰妍。 -- 出自·陳寅恪·丁亥元夕用東坡韻
- 半掩船逢天淡明,飛帆已背岳陽城。 -- 出自宋·孔武仲·五鼓乘風過洞庭湖日高已至廟下作詩三篇
- 清香飄夜月,淡態(tài)挹晨露。 -- 出自宋·孔武仲·春晚作
- 星斗垂天月淡明,九衢歌鼓樂升平。 -- 出自宋·孔武仲·從太守黃公登西湖待月臺
- 清嫌冰麝俗,淡學池鵝黃。 -- 出自宋·孔武仲·蠟梅二絕黃魯直云王都尉有之邀同賦
- 禿筆作真書,淡靜前無古。 -- 出自當代·啟功·贊李叔同
- 膚骨總宜雙淡漠,不妨皓首寄《珠林》。 -- 出自明·袁中道·病中漫興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