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淡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世味惟存詩淡泊,生涯半為病侵陵。 -- 出自宋·歐陽修·病告中懷子華原父
- 恁闌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 -- 出自宋·秦觀·滿庭芳·曉色云開
- 霽天空闊,云淡夢(mèng)江清。 -- 出自宋·秦觀·滿庭芳·紅蓼花繁
- 逍遙屏幽昧,淡薄辭喧呶。 -- 出自唐·柳宗元·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
- 澄宵半床月,淡曉數(shù)峰云。 -- 出自宋·范仲淹·升上人碧云軒
- 胭脂誰與勻淡,偏向臉邊濃。 -- 出自宋·晏殊·訴衷情·海棠珠綴一重重
- 曙河低,斜月淡,簾外早涼天。 -- 出自宋·晏殊·喜遷鶯·曙河低
- 青熒文簟施,淡澉甘瓜濯。 -- 出自唐·韓愈·納涼聯(lián)句
- 同游多俊人,淡話半禪伯。 -- 出自宋·楊萬里·遍游廬山,示萬杉長(zhǎng)老大璉
- 幸自寒林俱淡筆,卻將濃墨點(diǎn)棲烏。 -- 出自宋·楊萬里·晚風(fēng)寒林二首
- 黯黯輕寒淡淡陰,游人便覺減行春。 -- 出自宋·楊萬里·曉寒二首
- 樹外天容仍淡白,不愁樹影不分明。 -- 出自宋·楊萬里·高郵野望二首
- 濃橫半嶺白,淡掃數(shù)峰青。 -- 出自宋·楊萬里·阻風(fēng)鄉(xiāng)口一日,詰朝船進(jìn),雨作,再小泊雷江
- 黃冠表獨(dú)立,淡然水仙裝。 -- 出自宋·朱熹·賦水仙花
- 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 -- 出自宋·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極
- 更衰草寒煙淡薄。 -- 出自宋·姜夔·凄涼犯·綠楊巷陌
- 湖上風(fēng)恬月淡時(shí),臥看云影入玻璃。 -- 出自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 其二
- 秋色夕陽俱淡薄,閨情離思總凄涼。 -- 出自宋·朱淑真·九日
- 云若無心常淡淡,川若不競(jìng)豈潺潺。 -- 出自近代·王國(guó)維·雜感
- 無力海棠風(fēng)淡蕩,半眠官柳日蔥蘢。 -- 出自宋·范成大·浣溪沙
- 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枝雪。 -- 出自宋·范成大·霜天曉角 梅
- 風(fēng)袂挽香雖淡薄,月窗橫影已精神。 -- 出自宋·范成大·再題瓶中梅花
- 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風(fēng)。 -- 出自宋·晏幾道·滿庭芳·南苑吹花
- 輕勻兩臉花,淡掃雙眉柳。 -- 出自宋·晏幾道·生查子
- 何處笑為別,淡情愁不侵。 -- 出自唐·孟郊·送玄亮師
- 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秋郊作
-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 雨晴風(fēng)暖煙淡,天氣正醺酣。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 二十余年枯淡過,病來箸下劇甘肥。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謝榮緒割貺見貽二首
- 去國(guó)行萬里,淡如云水僧。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送張?zhí)煊X得登字
- 折腳鐺中同淡粥,曲腰桑下把離杯。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長(zhǎng)沙留別
-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絲琴。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題張公詩卷后
- 高人處世心淡泊,眾聲過耳皆為樂。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東陽水樂亭歌
- 汪洋際海深,淡泊朱弦直。 -- 出自宋·蘇轍·送張公安道南都留臺(tái)
- 吳姬美,遠(yuǎn)山淡淡橫秋水。 -- 出自元·王冕·吳姬曲 其一
- 疏樹遠(yuǎn)山秋淡薄,飄風(fēng)流水盡模糊。 -- 出自元·王冕·題巨然畫
- 回廊影,疏鐘淡月,幾許消魂? -- 出自宋·賀鑄·綠頭鴨·玉人家
- 拂拂煙云初淡蕩,蕭蕭蘆葦半衰殘。 -- 出自宋·林逋·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寫望
- 不用管絃妨淡濘,肯容桃李競(jìng)繁華。 -- 出自宋·司馬光·和君貺任少師園賞梅
- 媚臉已非朱淡粉,香紅全勝雪籠梅。 -- 出自宋·張先·望江南/憶江南
- 橫管孤吹,月淡天垂幕。 -- 出自宋·張先·醉落魄/一斛珠
- 戴公入山水,淡跡分明昧。 -- 出自明·湯顯祖·懷帥惟審郎中戴公司成
- 孟冬猶星河,淡月沾人裾。 -- 出自明·湯顯祖·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
-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 -- 出自宋·蘇舜欽·水調(diào)歌頭·瀟灑太湖岸
- 蝶殢秋花黃淡佇,猿啼曉樹翠溟濛。 -- 出自宋·白玉蟾·夜宿太清悟真成道宮
- 孤猿嘯夜月,淡露滴秋風(fēng)。 -- 出自宋·白玉蟾·知宮王琳甫贊
- 更比秋花冷淡些。 -- 出自宋·蔣捷·南鄉(xiāng)子·冷淡是秋花
- 奈云溶溶,風(fēng)淡淡,雨瀟瀟。 -- 出自宋·蔣捷·行香子·紅了櫻桃
- 鳳洲柳,絲絲淡煙弄曉。 -- 出自宋·蔣捷·花心動(dòng)·春入南塘
- 月淺星深,天淡玉繩低。 -- 出自宋·李之儀·江神子/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