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在第3個字的詩句
淡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獨有淡巖人未識,故煩山谷到零陵。 -- 出自宋·王阮·題淡巖一首
- 盈盈淡艷妝,清歌雜妙舞。 -- 出自宋·王實·古意
- 情如淡交久,處士合吟詩。 -- 出自宋·王洋·梅二首
- 存心淡泊自有馀,過眼浮華俱不與。 -- 出自宋·王洋·寧廉仲載
- 微云淡日半昏明,初換春衫步屧輕。 -- 出自宋·王執禮·錦溪次趙令韻二首
- 閒居淡無事,臨流忽有得。 -- 出自宋·翁森·題陶淵明臨流賦詩圖
- 幽禽淡容與,荷芰相低傾。 -- 出自宋·吳奎·泛五云谿游照湖歸
- 笑我淡交寒似水,勢無可熱亦無嗔。 -- 出自宋·熊瑞·和胡文友冷齊口號四首
- 春風淡淡水淙淙,攜伴尋芳過小杠。 -- 出自宋·楊皇后·宮詞
- 平蕪淡云煙,獨鳥下殘照。 -- 出自宋·于石·晚步
- 炊煙淡茅屋,勸我飲盡觴。 -- 出自宋·于石·小石塘源
- 誰能淡筆傳其真,誰能楚語招其魂。 -- 出自宋·余觀復·梅花引·耨銀云
- 數枝淡淡桂新香,千帶垂垂柳初老。 -- 出自宋·喻良能·廣信試院追和東坡催試官考校韻
- 遙空淡月落,將旦群陰收。 -- 出自宋·袁燮·夏日早起
- 襄公淡墨留蒼壁,太史高風拂翠嵐。 -- 出自宋·張自明·龍隱庵
- 世緣淡泊尤相稱,心鏡圓明總一同。 -- 出自宋·章才邵·進月堂
- 精神淡佇霜猶薄,膚貌參差發未溫。 -- 出自宋·趙時韶·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十四
- 陶韋淡不俗,郊島深以艱。 -- 出自宋·鄭斯立·贈陳宗之
- 我亦淡泊人,世味聊咀嚼。 -- 出自宋·鄭俠·再到吳子野歲寒堂
- 斜陽淡紫弄暉暉,澤國霜前落木稀。 -- 出自宋·周嵩·近聞
- 月華淡淡清無暑,笑把瑤笙學鳳鳴。 -- 出自明·朱權·宮詞
- 悠然淡忘歸,孤懷聊自適。 -- 出自明·陳汝言·亭上
- 青山淡淡夕陽時,狂客扁舟只載詩。 -- 出自明·樊阜·舟中作
- 寒煙淡抹梨花塢,夕照微明柘葉村。 -- 出自明·樊阜·游西村
- 予本淡者流,夙好敦書詩。 -- 出自明·馮夢禎·五十篇
- 日氣淡將夕,云影垂方夏。 -- 出自明·高叔嗣·與客集和氏園
- 持太淡以為柄兮,悟往昔之沉迷。 -- 出自明·葛高行文·傷落花
- 更揮淡墨灑余姿,遂使天涯窮尺紙。 -- 出自明·顧璘·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
- 云籠淡日晴無定,風剪疏林寒有聲。 -- 出自明·韓邦靖·秋日
- 云竹淡相于,深宜靜者居。 -- 出自明·九皋聲公·賞靜軒
- 幽花淡無媚,新葉光相照。 -- 出自明·李存·題王氏笑閑亭
- 幽鳥淡無語,落花如有聲。 -- 出自明·李鳴鶴·山居(二首)
- 生平淡飯與黃齏,不道饑荒乏五齊。 -- 出自明·林娙·白門感述(二首)
- 春風淡挹芙蓉渠,黃鶯嬌轉垂楊枝。 -- 出自明·劉養晦·王氏招飲席中有感
- 修眉淡楊柳,纖手瑩柔荑。 -- 出自明·陸師道·張烈婦
- 風煙淡淡水冥冥,杜榭橋西傷我情。 -- 出自明·馬治·經杜樊川山水榭故基
- 夕陽淡淡柳絲絲,遠浦長天欲暝時。 -- 出自明·錢子義·題畫
- 色黯淡其非榮,□□□□□□。 -- 出自明·欽叔陽·寒荄
- 蛾眉淡掃遠山碧,耳榼低垂明月珠。 -- 出自明·沈愚·大堤曲
- 江波淡淡寒不流,七十二峰凝暮秋。 -- 出自明·蘇平·和玉山倥侗生紫鳳曲
-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 出自明·孫蕡·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 疏雨淡煙秋一片,滿江飛翠濕衣寒。 -- 出自明·王越·煙雨萬竿圖為松陵曹少誠作
- 東風淡蕩木蘭舟,花月春江幾度游。 -- 出自明·王稚登·重過朱在明家
- 夕光淡西水,千頃成一碧。 -- 出自明·吳鼎芳·度嶺
- 新月淡煙霏,江花冷照衣。 -- 出自明·吳孺子·江上
- 山色淡濃昏霧薄,水光浮沒夕陽斜。 -- 出自明·楊子善·書懷
- 杏花淡淡柳絲絲,畫舸春江聽雨時。 -- 出自明·尹嘉賓·江上雜詠三首
- 簾開淡月香初發,雪滿柔條暖未銷。 -- 出自明·余善·題顧玉山淡香亭
- 倒景淡斜暉,回飆蕩晴昊。 -- 出自明·余堯臣·秀野軒詩
- 東風淡蕩桃李月,看花不語情何長。 -- 出自·張寧·士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