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在第2個字的詩句
液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云液流甘漱石牙,潤通錫麓樹增華。 -- 出自明·高啟·賦得惠山泉送客游越
- 太液池邊鵠群下,又似南樓呼鶴。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想赴瑤池約
- 太液輕澌泮,溫明霽日融。 -- 出自宋·洪咨夔·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后閣
- 太液波清水殿涼,畫船驚起宿鴛鴦。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飲液盡眉壽,餐和皆體平。 -- 出自宋·李華·云母泉詩
- 太液池臺晚,廣寒宮殿秋。 -- 出自宋·葛立方·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與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 太液池猶在,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 -- 出自宋·王沂孫·眉嫵 新月
- 太液荒寒,海山依約,斷魂何許。 -- 出自宋·王沂孫·水龍吟·翠云遙擁環妃
- 太液象圓海,金蓮夜夜開。 -- 出自元·楊維楨·小臨海曲十首
-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曉吟。 -- 出自唐·吳融·中秋(此下一本有十五夜三字)陪熙用學士(
- 太液榮光發,曾城佳氣融。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九月九日應制
- 太液天為水,蓬萊雪作山。 -- 出自唐·宗楚客·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
- 瑞液含滋登禹膳,飛流薦響入虞弦。 -- 出自唐·于季子·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 太液并歸池上,云陽舊出宮邊。 -- 出自唐·張南史·泉
- 太液波澄,向鑒中照影,芙蓉同蒂。 -- 出自宋·晁端禮·并蒂芙蓉·太液波澄
- 云液喜傳杯。 -- 出自宋·曹勛·法曲入破第四/法曲
- 金液密傳張果老,黃庭曾授赤明民。 -- 出自宋·曹勛·送張沖舉先生還山
- 流液尚能甘水味,返魂應付與梅香。 -- 出自宋·廖行之·重九后菊
- 瓊液泛,寶熏濃。 -- 出自宋·郭應祥·鷓鴣天·怪得歡聲滿十龍
- 瓊液淺,歌喉細。 -- 出自宋·劉學箕·滿江紅·午轉槐陰
- 靈液噴幽嵒,枯楠茁新干。 -- 出自宋·程公許·過堂迂路登三學山李八百仙人道場
- 太液沉云冷寢菰,宮簾卷月掛珊瑚。 -- 出自宋·岳珂·宮詞一百首
- 琬液香浮,露濕蟠桃猶小。 -- 出自宋·趙以夫·萬年歌
- 太液波邊,昆明池上,豈必沾金雨。 -- 出自宋·吳潛·念奴嬌·天然皓質
- 金液還丹大道,古人萬劫一傳。 -- 出自宋·蕭廷之·西江月·金液還丹大道
- 不液果如孫楚賦,金柯未數上林奇。 -- 出自宋·潘牥·梨果
- 玉液瀉金壘。 -- 出自宋·王義山·樂語
- 太液簫初遠,逢壺漏未央。 -- 出自宋·陳允平·香奩體
-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 -- 出自宋·王清惠·滿江紅·太液芙蓉
- 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 -- 出自宋·呂同老·水龍吟·素肌不污天真
- 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記。 -- 出自宋·唐玨·水龍吟 浮翠山房擬賦白蓮
- 金液變來成雨露,玉都歸去老松杉。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玉液初凝紅粉見,乾坤覆載暗交加。 -- 出自唐·呂巖·憶江南·淮南法
- 金液丹,宜便煉,大都光景急如箭。 -- 出自唐·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
- 太液始同黃鶴下,仙鄉已駕白云歸。 -- 出自唐·姚鵠·送賀知章入道
-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遠山。 -- 出自唐·張叢·游東觀山
- 云液每歸須強飲,玉書無事莫頻開。 -- 出自唐·曹唐·仙子送劉阮出洞
- 玉液未能消氣魄,牙簽方可滌昏蒙。 -- 出自宋·劉兼·晝寢
- 玉液未能消氣魄,牙籤方可滌昏蒙。 -- 出自宋·劉兼·晝寢
- 霞液朝可飲,虹芝晚堪食。 -- 出自唐·吳筠·游仙二十四首
- 太液句陳何由辨,似咸陽、一炬成焦土。 -- 出自元·許有壬·賀新郎 次呂叔泰南城懷古
- 玉液流時專益氣,寶芝采處物生*。 -- 出自元·王哲·得道陽
- 玉液金丹,頻頻迎迓。 -- 出自元·王哲·玉堂春 鎖門
- 玉液金丹,頻頻迎迓。 -- 出自元·王哲·玉堂春 重陽真人分梨十化集卷下
- 玉液瓊漿,吞咽三光秀。 -- 出自元·王處一·行香子·做修行
- 化液下成四象,作真汞、低浸華池。 -- 出自元·劉志淵·聲聲慢·玄關擊拆
- 太液鴛鴦,昭陽*鵲,蘭麝熏香霧。 -- 出自元·楊弘道·酹江月 寄贈
- 太液池心波萬頃。 -- 出自元·歐陽玄·漁家傲·六月都城偏晝永
- 太液春波淺盪舟,花如血點水如油。 -- 出自宋·宋白·宮詞
- 膏液滲漉,萌芽翹舉。 -- 出自明·袁凱·送貢先生入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