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在第5個字的詩句
浸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我思其義浸宏闊,操筆引紙頻嗟咨。 -- 出自宋·汪莘·野趣亭
- 簟紋如水浸蟾光,睡覺湖邊月半床。 -- 出自宋·汪莘·夜興
- 秋水無塵浸碧虛,風前一葉故飛飛。 -- 出自宋·汪莘·感秋
- 壁右方壺浸碧天,依然全似太湖邊。 -- 出自宋·程珌·直廬多暇新綠郁然信筆二絕
- 東有錢湖浸,寒玉渺無價。 -- 出自宋·鄭清之·可齋陳大卿政成暇蒐討河渠為鄉國長久慮開萬
- 碧崖倒影,浸一片、寒江如練。 -- 出自宋·湯恢·二郎神·碧崖倒影
- 小滴燕支浸綠云。 -- 出自宋·李演·南鄉子·芳水戲桃英
- 兩溪浮玉浸晴空,萬井樓臺一葦通。 -- 出自宋·衛宗武·過吳興城
- 一方寒月浸清影,幾度春風生素華。 -- 出自宋·衛宗武·為僧賦梅庭
- 水如銀樣浸新月,山聳翠標撐碧穹。 -- 出自宋·王義山·齋居雜興
- 半鉤新月浸牙床。 -- 出自宋·陳允平·南歌子·素質盈盈瘦
- 夜闌缺月浸寒潭,亂山倒影空中涵。 -- 出自宋·胡仲弓·抱拙以三通鼓為韻見寄次韻
- 銀潢河海浸崆峒,君獨軒昂萬派中。 -- 出自宋·華岳·勉趙法曹
- 西雨生新浸,東暉隔薄煙。 -- 出自宋·張埴·登白帝城樓
- 二湖豁南浸,九派駛東流。 -- 出自唐·呂溫·岳陽懷古
- 雞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 -- 出自唐·劉得仁·送新羅人歸本國
- 浮陽橫巨浸,南巷擁旌旃。 -- 出自唐·許棠·送杜倉曹往滄洲覲叔常侍
- 波平楚澤浸星辰,臺上君王宴早春。 -- 出自唐·羅虬·比紅兒詩(并序)
- 盤根出巨浸,遠色到孤城。 -- 出自唐·許彬·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
- 萬頃湖波浸碧天,旌封香火幾千年。 -- 出自唐·周岳秀·君山祠
- 千峰萬峰浸明月,恍惚身在瑤池宮。 -- 出自元·王蒙·登泰山(有引)
- 白露沙灘浸綠湄,小舟艤岸尚依稀。 -- 出自宋·王予可·雜詩二首
- 萬里霞光浸落暉。 -- 出自元·吳鎮·漁父·綠楊灣里夕陽微
- 破山燒大浸,勢與坤軸撼。 -- 出自近代·陳三立·大雷電有作
- 練余心兮浸太清。 -- 出自漢·蔡邕·歌
- 盤根入巨浸,疊翠點寒空。 -- 出自宋·釋智圓·孤山詩二首
- 暖冰融雪浸疏梅,養住春風細細開。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葉教授小院室中瓶梅二首
-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 -- 出自宋·王宷·浪花
- 有時驟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盡棄。 -- 出自宋·劉宰·運河行
- 波搖山綠浸云根,山壓波回不受吞。 -- 出自宋·劉宰·題明秀軒
- 白骨如雪浸水窟,骨上猶帶秦時血。 -- 出自宋·趙汝鐩·飲馬和城窟
- 煙溪流碧浸炎空,滌濯袢蒸蒹葭風。 -- 出自宋·趙汝鐩·漁父四時曲·夏
- 陶寫秋氣浸明月,夜波爽透百雉城。 -- 出自宋·趙汝鐩·楚觀歌
- 將酒渠心浸,有泉林下通。 -- 出自宋·趙汝鐩·暑酌
- 朔風于水浸瓊沙,曾共騷翁理釣槎。 -- 出自宋·樂雷發·戊戌冬仆客桂林雪中趙叔愚書張司業逢賈島絕
- 十里平湖浸曉光,玉鸞飛舞鏡中央。 -- 出自宋·葛起耕·湖天霜曉
- 西山和影浸空江,落木無煙帶夕陽。 -- 出自宋·艾性夫·秋屏閣
- 滿眼青湘浸綠苔,誰家籬援坼寒梅。 -- 出自宋·孔武仲·湘上二首
- 或開大壑浸山足,其椒半為浮云含。 -- 出自明·沈周·題畫卷
- 綠萍一道浸鴛鴦,笑聲只隔桃花水。 -- 出自元·張憲·春晝遲
- 流傳歲月浸久遠,此意零落說又差。 -- 出自宋·陳淳·仙霞嶺歌
- 東阡土脈浸溫暢,頗頗釋我農人嗟。 -- 出自宋·陳淳·晴和再用丁韻
- 胡床冷月浸元規,膝上素弦呵手揮。 -- 出自宋·陳杰·和張岳州雪夜彈琴
- 袞袞長江浸落暉,水流不盡覺云移。 -- 出自宋·陳巖·望江亭
- 朝廷睿澤浸華夷,良牧承流上所知。 -- 出自宋·郭印·和晁子西鈴屬勸農長篇
-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華溥玉夜氣清。 -- 出自宋·黃庚·題東山玩月圖
- 瓶花紅淡浸寒泉,容易凋零亦可鄰。 -- 出自宋·黃庚·瓶花
- 孤根蟠屈浸冰壺,蟄裹陽和發朽枯。 -- 出自宋·黃庚·梅龍
- 間來汲水浸菖蒲,凈洗塵埃半點無。 -- 出自宋·黃敏求·初秋白云道院
- 水分銀漢浸江浙,城擁天臺控粵閩。 -- 出自宋·金履祥·王子可欲壽趙寅仲思成出{上艸下賓}嚚閩兟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