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浸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一片青莎沒古槎,滿變流水浸瓊沙。 -- 出自宋·陳宗遠·出村有題
- 藜腸得米停春雷,共向清流浸秔稌。 -- 出自宋·戴栩·春風行為判府韓郎中壽
- 數日羲和尚羞澀,嫩黃晴影浸清漪。 -- 出自宋·戴栩·大水次友人韻
- 昏煙漠漠雨霏霏,四月輕寒浸裌衣。 -- 出自宋·鄧深·即事六絕
- 千里遠木籠秋浦,萬里澄江浸落暉。 -- 出自宋·董儼·齊山
- 清獻重逢在永陽,方知此道浸明昌。 -- 出自宋·度正·正伏承澤深僉判學士賢友以正生朝寵貺佳篇輒
- 著寬毛褐觀殘雪,洗古銅壺浸老梅。 -- 出自宋·方回·歲除
- 花擔移來錦繡叢,小窗瓶水浸春風。 -- 出自宋·方回·惜硯中花
- 一舸西風到水鄉,半痕殘月浸滄浪。 -- 出自宋·傅夢得·垂虹橋
- 古今不盡春風恨,一劍清泉浸落暉。 -- 出自宋·富嚴·游虎丘
- 萬綠重重如潑翠,一泓泉水浸蒼苔。 -- 出自宋·顧逢·甫游冷泉亭
- 靈巖之境最超卓,高隱翠微浸碧落。 -- 出自宋·何子舉·靈巖
- 千里兩聲喧洞壑,半空清景浸云霞。 -- 出自宋·黃非熊·瑞松塢
- 門無賀客清閑甚,自汲寒泉浸古梅。 -- 出自宋·黃庚·元日
- 闌角寒光搖翡翠,檐牙倒影浸琉璃。 -- 出自宋·黃庚·依綠亭
- 晴窗盡展芳編看,一片寒冰浸玉壺。 -- 出自宋·黃敏求·書鄭亦山冷澹生活
- 遠近煙光分岸色,高低塔影浸江流。 -- 出自宋·江定齋·題金山雄跨亭
- 碧殿瑤壇禮上清,桂華涼露浸銀屏。 -- 出自明·蔣山卿·宮詞(八首)
- 岷山中斷洮水來,分入西湖浸城址。 -- 出自宋·李復·源水嘆
- 枯木扶疏夾道傍,野梅倒影浸寒塘。 -- 出自宋·李庭·溪行
- 九轉既成丹灶冷,半池煙水浸桃花。 -- 出自宋·李稙·許南山許真人故居
- 往事浮云變滅盡,越水悠悠浸山綠。 -- 出自宋·梁竑·題陸賈大夫廟
- 玉露有香黏翡翠,碧云無影浸琉璃。 -- 出自宋·陸文圭·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 萬松盤嶺勢回環,才抱青溪浸碧山。 -- 出自宋·羅必元·南軒
- 釀得新醅飲佳客,分明蟾影浸金杯。 -- 出自宋·錢聞詩·明月泉
- 孤峰直上散青眸,山峙西東浸碧流。 -- 出自宋·史堯弼·乙丑中秋與山僧數輩自虎邱靈巖泛太湖登洞庭
- 水底青天沈翡翠,波中明月浸琉璃。 -- 出自宋·釋道濟·題洗馬池
- 巖頭瀑布瀉寒煙,井底澄清浸月圓。 -- 出自宋·釋惟岳·神移泉
- 石壁千尋勢險巘,下臨寒玉浸蟾輝。 -- 出自宋·釋智愚·劍池
- 契翁來作濟人舟,兩巖青山浸碧流。 -- 出自宋·釋智愚·岳林古渡
- 因思絕頂高秋夜,四面云濤浸月明。 -- 出自宋·蘇紳·金山寺
- 親逢日月光華旦,勉慕淵源浸漸師。 -- 出自宋·蘇頌·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
- 袖手行吟不知晚,滿川霜月浸蘆花。 -- 出自宋·孫應時·書西溪僧壁
-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 -- 出自宋·王子俊·賀李憲校書生子
- 惟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浸生民。 -- 出自宋·謝濤·夢中作
- 莫笑扁舟數尺長,幾經煙雨浸瀟湘。 -- 出自宋·雪巖·漁舟
- 萬壑千巖疊翠微,幔亭紅日浸漣漪。 -- 出自宋·楊希古·武夷
- 遙思竹閣憑虛檻,下瞰章江浸曉霞。 -- 出自宋·姚秘·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 月光如水水連天,萬頃玻璃浸碧淵。 -- 出自宋·葉善夫·芹溪八詠
- 湖光花氣滿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霧。 -- 出自宋·于石·西湖荷花有感
- 天地空無半點塵,翛然池館浸虛明。 -- 出自宋·于石·月夜納涼
- 兩岸柳風吹道骨,一溪梧月浸心天。 -- 出自宋·余瀚·自題歲寒堂
- 憑欄下眠清淵底,秋水無塵浸碧霄。 -- 出自宋·喻良能·題開先寺飛橋次待制王公韻
- 淛東之東孰於藩,赤子魚頭浸莫言。 -- 出自宋·員興宗·永嘉水
- 深得遇雨排清晝,晚日迎風浸碧煙。 -- 出自宋·袁說友·和應憲使游滄浪亭韻
- 山根宛轉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巔。 -- 出自宋·張道宗·玉華山
- 樓高縹緲明霜影,竹冷橫斜浸雪枝。 -- 出自宋·張縯·梅
- 安得晴云萬里開,依依寒光浸虛碧。 -- 出自宋·張載·岳陽書事
- 落魄蕉衫戴道冠,菖蒲滿案浸清寒。 -- 出自宋·趙庚夫·隱逸
- 六千里地無非郢,寬著恩波浸遠人。 -- 出自宋·周南·送江陵牧次對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