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浸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天寒夜靜長無物,一片清江浸九華。 -- 出自宋·丁謂·九華山
- 一派銀河似練橫,淺深波浪浸天青。 -- 出自宋·蘇泂·秋夜
- 占斷芳園無兩樹,月明倒影浸愁漪。 -- 出自宋·蘇泂·綠萼梅
- 詩窮到處無醫治,愁絕湘江浸楚魂。 -- 出自宋·蘇泂·窮
- 南樓絲管日紛紛,一帶春江浸碧云。 -- 出自宋·蘇泂·武昌
- 百頃滄波望似空,鑿冰吾欲浸其中。 -- 出自宋·蘇泂·次韻曾文清公復熱句
- 偕老杯盤最喜歡,酒中純淥浸南山。 -- 出自宋·蘇泂·耕堂弟婦生日
- 剪剪霜風起晚吹,一溪流水浸寒暉。 -- 出自宋·鄧林·桂村
- 扁舟煙重冷漁蓑,兩岸人家浸小河。 -- 出自宋·釋斯植·苕溪舟次
-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雨過千林開以幄,月臨雙沼浸銀蟾。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安得晴云萬里開,依舊寒光浸虛碧。 -- 出自宋·楊時·岳陽書事
- 何當把臂登云榭,共看鯨波浸碧空。 -- 出自宋·劉克莊·寄趙簡叔知宗
- 一天倒影澄秋色,萬頃波浮浸月華。 -- 出自宋·曾幾·句
- 破夢曉鐘聞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 -- 出自宋·譚用之·閑居寄陳山人
- 草滿寒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 出自宋·雷震·村晚
- 淙淙夜半漱白石,十二瓊樓浸清泚。 -- 出自宋·洪咨夔·瀑布
- 竹影參差臨斷岸,花陰歷寂浸清流。 -- 出自宋·高翥·聚景園口號二首
- 舊徑已知無孟竹,前溪應不浸荀星。 -- 出自唐·方干·題故人廢宅二首
- 已見澄來連鏡底,兼知極處浸云根。 -- 出自唐·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
- 卻用水荷苞綠李,兼將寒井浸甘瓜。 -- 出自唐·方干·題懸溜巖隱者居
- 無限丘墟侵郭路,幾多臺榭浸湖光。 -- 出自唐·貫休·再到鐘陵作
- 天近函關屯瑞氣,水侵吳甸浸晴霞。 -- 出自唐·韓偓·南安寓止
- 夜戶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園。 -- 出自唐·韓偓·亂后卻至近甸有感(乙卯年作)
- 水香剩置金盆里,瓊樹長須浸一枝。 -- 出自唐·韓偓·多情(庚午年在桃林場作)
- 翡翠簾前日影斜,御溝春水浸成霞。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直至滄溟涵貯盡,沈深不動浸昭回。 -- 出自唐·李群玉·潯陽觀水
- 暖日閑窗映碧紗,小池春水浸晴霞。 -- 出自唐·歐陽炯·定風波·暖日閑窗映碧紗
- 預想明年騰躍處,龍津春碧浸仙桃。 -- 出自唐·鄭谷·送進士韋序赴舉
- 強插黃花三兩枝,還圖一醉浸愁眉。 -- 出自唐·鄭谷·重陽夜旅懷
- 天碧銀河欲下來,月華如水浸樓臺。 -- 出自宋·楊億·上元
- 黃帝樂聲喧廣宙,湘君山影浸晴瀾。 -- 出自宋·黃公度·岳陽樓
- 幽事挽人歸不得,一枝梅影浸澄溪。 -- 出自宋·劉子翚·約致明入開善不至二首
- 清意不曾吟得盡,夜來明月浸寒溪。 -- 出自宋·王之道·題崇因院清軒
-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 出自宋·張元干·浣溪沙
- 南望山門石何處,滄浪云夢浸天橫。 -- 出自唐·齊己·寄朗陵二禪友
- 依依芳樹拂檐平,繞竹清流浸骨清。 -- 出自唐·吳融·閑居有作
- 誰將寶鏡遺在地,照見浮云浸破天。 -- 出自宋·鄭獬·盆池
- 學士聲先壓并游,詞源浩蕩浸昆丘。 -- 出自宋·強至·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
- 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視青天浸虛碧。 -- 出自宋·范祖禹·謝子瞻尚書惠墨端溪硯二首·石端溪硯
- 水才一石泥數斗,彌漫滮池浸渠口。 -- 出自宋·吳泳·堰上行上周憲
- 惟有炳然周孔道,至今余澤浸生民。 -- 出自宋·陳瓘·雜詩
- 云散曉風飄鶴氅,月明春浪浸瑤臺。 -- 出自宋·李新·蓬萊別島
- 要把露華和月貯,將歸書室浸梅花。 -- 出自宋·鄭剛中·梅花
- 況是山前膏雨足,平平春水浸秧芽。 -- 出自宋·鄭剛中·頻夜燈花顧予有何喜其可喜者又心之所自知不
- 木落群山雕玉□,霜和冷月浸澄江。 -- 出自宋·王以寧·浣溪沙
- 風掃千林無一葉,獨有疏梅浸霜月。 -- 出自宋·吳芾·和向巨源冷語
- 楊柳疏疏已報秋,月華如水浸階頭。 -- 出自宋·李洪·和人
- 垂膽新瓷出汝窯,滿中幾莢浸云苗。 -- 出自宋·樓鑰·戲題膽瓶蕉
- 病思昏昏略未醒,木犀誰遣浸饒瓶。 -- 出自宋·趙蕃·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