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在第7個字的詩句
派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河源幾萬里,天派垂昆侖。 -- 出自宋·李廌·游超化寺
- 源正嗣事江西派,句律先空冀北群。 -- 出自宋·曹勛·詩送曾谹父還朝十首
- 一代師承無別派,百年朋舊托遺音。 -- 出自宋·李石·挽沈提刑
- 先天溯流得絕派,大物不敢藏胚胎。 -- 出自宋·李流謙·送張漢州赴召
- 千峰郁崔嵬,一派繞清激。 -- 出自宋·姜特立·賦括蒼郡齋
- 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 -- 出自宋·呂勝己·滿江紅·小立危亭
- 涪翁又分江西派,作圖序次田本中。 -- 出自宋·樓鑰·吳少由惠詩百篇久未及謝又以委貺勉次來韻
- 師友淵源說宗派,要君文字飽研磨。 -- 出自宋·趙蕃·聞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韻寄審知二首
- 如聞墨潘氏,一派傳婢子。 -- 出自宋·趙蕃·聞潘衡有婢出適安福傳其法造墨甚精孫溫叟捧
- 七寶池塘波一派。 -- 出自宋·可旻·漁家傲·佛贊西方經現在
- 等閑吹動波千派。 -- 出自宋·可旻·漁家傲·理性本來長自在
- 櫟林帶修竹,清派流珊珊。 -- 出自宋·周文璞·道中望茅山有感
- 后生巧穿鑒,末派迷本源。 -- 出自宋·程公許·貫道堂
- 從此判而二,流派各異躅。 -- 出自宋·趙孟堅·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莫是西湖,分一派、殘波剩碧。 -- 出自宋·蕭崱·滿江紅·莫是西湖
- 乾淳諸大儒,流派何以異。 -- 出自宋·衛宗武·理學
- 松澗于何尋的派,涪翁之后又仍孫。 -- 出自宋·王義山·挽黃松澗
- 鐵庵蜀珍坡仙派,下筆作詩風雨快。 -- 出自宋·姚勉·次楊監簿新癖小西湖韻
- 有時作江湖,萬派俱朝宗。 -- 出自宋·姚勉·題章艇才畫山水魚龍
- 俊聲壓湖北,詩派接江西。 -- 出自宋·姚勉·題族子霆伯西征錄
- 銀河清夜決,一派落巖前。 -- 出自宋·胡仲弓·和梅臞瀑布韻
- 二十五宗詩有派,九成宮帖字名家。 -- 出自宋·馬廷鸞·酬縣教徐志友
- 飛瀑醒心眼,流派從空下。 -- 出自宋·董嗣杲·江城憶游廬山逢隱者
- 二湖豁南浸,九派駛東流。 -- 出自唐·呂溫·岳陽懷古
- 寒聲終自遠,靈派孰為分。 -- 出自唐·江為·瀑布
- 雙流湓隱隱,九派棹憧憧。 -- 出自唐·無可·寄題廬山二林寺
- 聽萬籟笙竽,一派仙家譜。 -- 出自元·許楨·摸魚子 和
- 清風無近至,雙派即同來。 -- 出自宋·宋庠·過留臺吳侍郎新葺菜市小園
- 東南有巨海,萬派所奔委。 -- 出自宋·項安世·水圖詩壽王丞相
- 傷哉綠林豪,支派出章貢。 -- 出自宋·朱槔·乙丑除夜寓永興寄五二侄一首
- 珍重南豐橫別派,洗空浮濁幾人群。 -- 出自宋·張镃·曾無逸餉風瀾十團扇報以七言
- 自馀眾作等別派,彪虥貍豹虎一斑。 -- 出自宋·敖陶孫·借山谷后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
- 此豈銀河翻,馀派墮空碧。 -- 出自宋·劉宰·觀瀑布圖
- 流落人間者,萬派祗馀瀝。 -- 出自宋·劉宰·觀瀑布圖
- 典刑高一代,源派續諸賢。 -- 出自宋·劉宰·挽袁潔齋侍郎三首
- 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爐峰濕翠千尋。 -- 出自宋·趙汝鐩·送魯卿之九江
- 詩盟豈止尋宗派,理學猶規拜將壇。 -- 出自宋·許月卿·次韻
- 萬仞香爐峰,一派九江水。 -- 出自明·憨山·廬山石門隱居
- 筆法有,方圓流派。 -- 出自當代·啟功·癖嗜
- 今人未識昆侖派,卻笑黃河是濁流。 -- 出自明·方孝孺·談詩(二首)
- 水行天地間,萬派出一指。 -- 出自宋·蔡載·通惠亭
- 傳授有所自,源派分江西。 -- 出自宋·陳文蔚·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經德堂
- 偶爾混然成一派,滔滔東去共朝宗。 -- 出自宋·陳巖·合澗
- 開口人知宗洛派,舉頭身欲近閩天。 -- 出自宋·戴表元·鄉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貴溪作詩奉寄
- 高風思靖節,流派到平塘。 -- 出自宋·樊夢辰·挽故知容州朝請舅
- 雙洪洶奔濤,孤派澀凝瀑。 -- 出自宋·方回·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 怒流洶涌各分派,萬折到海夫奚疑。 -- 出自宋·方回·寄還程道益道大昆季詩卷
- 是為四始大正派,姓名太陽燭天紅。 -- 出自宋·方回·贈葉宗貴一山
- 二孤流俗誤,九派舊蹤迷。 -- 出自宋·方回·宿湖口縣
- 湖邊匯澤流千派,望里長巒翠一桁。 -- 出自宋·高善濂·洞庭晚望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