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8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路通霄漢云迷晚,洞隱魚龍月浸秋。 -- 出自唐·杜光庭·題莫公臺
- 江上玉人應可見,洞中仙鹿已來馴。 -- 出自唐·杜光庭·題平蓋沼
- 碑刊古篆龍蛇動,洞接諸天日月閑。 -- 出自唐·杜光庭·題本竹觀
-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 出自南北·王褒·渡河北
- 馬歸云夢晚,猿叫洞庭秋。 -- 出自唐·雍陶·送徐使君赴岳州
- 端知聽訟破癥爾,洞見五藏聊決之。 -- 出自宋·毛滂·登聞鼓詩
- 華燈知可繼,惟照洞房幽。 -- 出自宋·錢惟演·夕陽
- 林下攜筇聞遠水,洞中欹枕見前峰。 -- 出自宋·魏野·和蹇藏用暮秋郊居言懷二首
- 清心太湖水,滿眼洞庭山。 -- 出自宋·韓元吉·過松江寄務觀五首
- 說甚左眼痣,已過洞庭湖。 -- 出自宋·劉辰翁·水調歌頭·似似不常似
- 茂苑雨晴花發處,洞庭霜重橘黃時。 -- 出自宋·劉過·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 山鎖九層雖陰遠,洞庭五處自相通。 -- 出自宋·劉過·洞霄宮
- 弓刀掛在洞前樹,洞里仙童來覓詩。 -- 出自元·薩都剌·相逢行贈別舊友治將軍
- 犭斤犭斤吠聲曉,洞府有仙厖。 -- 出自唐·耿湋·送葉尊師歸處州
- 若道長生是虛語,洞中爭得有秦人。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武陵溪
- 逝將飛片帆,直泛洞庭腳。 -- 出自唐·朱長文·謁郭道沖唐師德登臺偶作
- 界疑華藏見,境入洞天遙。 -- 出自唐·朱長文·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韻以貽坐客昔歐陽
- 不須矜百煉,軒鑒洞幽微。 -- 出自宋·丁謂·鏡
- 子文懷妙識,奧學洞天常。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讀五代晉史
- 巖下法師曾伏虎,洞中仙客屢投龍。 -- 出自宋·夏竦·赤城
- 西塞山前漁唱遠,洞庭波上雁行斜。 -- 出自宋·王琪·望江南/憶江南
- 石巖左右斷行人,洞庭一夜冰千尺。 -- 出自宋·王琪·吳中曉寒曲
- 幸有青松,白云深洞,清閑且樂升平。 -- 出自宋·杜安世·更漏子·庭遠途程
- 數枝半斂半開時,洞閣曉妝新注。 -- 出自宋·杜安世·胡搗練·數枝半斂半開時
- 巖前綠水無人渡,洞裹碧桃花正開。 -- 出自宋·方信孺·義寧華巖洞和純陽真人
- 跨鶴曾來不記年,洞中流水綠依然。 -- 出自宋·方信孺·義寧華巖洞和純陽真人
- 瑤臺歸未得,忍聽洞中猿。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歌頭·昔在虛皇府
- 蘭畹芝田幾今古,洞門前、小鹿銜花戲。 -- 出自宋·葛長庚·賀新郎·月插青螺髻
- 且說羅浮,自從石洞,水簾以還。 -- 出自宋·葛長庚·沁園春·且說羅浮
- 江頭斑竹尋應遍,洞里丹砂自采還。 -- 出自唐·姚合·送林使君赴邵州
- 故園偏接近,霅水洞庭邊。 -- 出自唐·姚合·送陸暢侍御歸揚州
- 味輕花上露,色似洞中泉。 -- 出自唐·姚合·寄衛拾遺乞酒
- 堪可用,分修葺,玉洞金房。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繼重陽韻 藏頭 折起方字
- 待清清、堪歸云霞洞。 -- 出自元·馬鈺·風馬兒 繼重陽韻
- 密種紫芝苗,自是洞天無漏。 -- 出自元·馬鈺·無夢令 五更寄趙居士
- 渺湘靈不見,木落洞庭波。 -- 出自元·盧摯·六州歌頭 題萬里江山圖 天下同文以上趙萬里
- 大神持刀剖心腹,洞見十二仙家樓。 -- 出自明·宋濂·天麥毒行
- 字瘦毫端當有骨,洞清柳外想余絲。 -- 出自·老舍·致章老
- 山寺夜鐘眠里月,洞庭春水坐中天。 -- 出自明·李東陽·春興(八首)
- 溪南溪北樹縈回,洞口桃花幾度開。 -- 出自明·李東陽·茶陵竹枝歌(十首)
- 赤壁夢難同楚頌,洞庭樂不減商山。 -- 出自宋·白珽·題蘇東坡書楚頌并菩薩蠻滿庭芳詞卷后
- 川原世上異,日月洞中春。 -- 出自宋·白元鑒·大滌洞
- 此間行樂地,小有洞庭天。 -- 出自清·曾國藩·桂湖五首
- 震澤天臺合清秀,洞見無終與無始。 -- 出自宋·陳普·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 成功兼積德,別有洞中天。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金鼎鉛中作,紅花洞里尋。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清風搖圣境,仙說洞中人。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獨有微言傳逸史,洞天寂寂在人寰。 -- 出自宋·楊時·瀏陽五詠·洞陽
- 火照潭心影,經傳洞腹聲。 -- 出自明·吳兆·師子巖
- 上游荊楚要,澤國洞庭深。 -- 出自隋·佚名·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