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7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玄壇開豁敞,紫洞鎖深幽。 -- 出自宋·何異·大華山
- 窮勝不妨穿險洞,尋春那止看群山。 -- 出自宋·胡長卿·禁煙日陪經略煥章丈游白龍洞得所賦新詩次韻
- 搏壁尋瘞鶴,入洞求換鵝。 -- 出自宋·胡融·墨池
- 坡陀突兀作云洞,虎豹蹲踞棲鸞鳳。 -- 出自宋·黃榦·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 清聲一線流,澒洞如盆傾。 -- 出自宋·黃榦·和劉實之喜雨
- 中峰函劍氣,幽洞飛靈液。 -- 出自宋·金履祥·游三峰
- 一條澗水穿龍洞,十里松陰蔽寺門。 -- 出自宋·黎道華·明水寺
- 龜泉半泥滓,龍洞已塵埃。 -- 出自宋·李繁昌·褒禪山有于湖所題寶塔二字
- 雪藏毛竹深深洞,煙起香米裊裊風。 -- 出自宋·李清叟·金庭觀
- 杏花塢接投龍洞,瀑濺蒼崖鶴骨寒。 -- 出自宋·李思聰·云山
- 達識圓明,靈襟洞豁。 -- 出自宋·李頌·贈英公大師
- 山裂舊分三鳧洞,羽飛曾馭九天風。 -- 出自宋·連希元·留題碧落洞
- 萬里家聲蠻子洞,一門旌節越王臺。 -- 出自宋·林亦之·送林子方秘書赴廣東提舉
- 石橋僧拜月,桃洞馬行春。 -- 出自·林正·寄赤城葉學正
- 杖藜又過煙霞洞,聞說當年爛斧柯。 -- 出自宋·呂愿中·朝陽洞
- 時時云氣生巖洞,日日松聲助澗泉。 -- 出自宋·呂奫·大滌洞天留題
- 斧鑿無痕開六洞,佩環如響萃群仙。 -- 出自宋·羅相·題洞霄
- 分明便是桃源洞,不見溪中流落花。 -- 出自宋·洛浦道士·絕句
- 平昔常聞風水洞,重山複水去無窮。 -- 出自宋·樸通·恩德寺
- 無異體陵三室洞,九仙羽客是吾儔。 -- 出自宋·錢懷哲·題九龍巖
- 晴霞闊引棲真洞,不管落花流水知。 -- 出自宋·邵哲·大滌洞天留題
- 淵明淡無事,空洞撫便腹。 -- 出自宋·施德操·諭子美淵明詩
- 喧轟雷霆怒,澒洞金石考。 -- 出自宋·釋道常·濺玉亭
- 雖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滿蹊。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 蒼龍帶雨離深洞,彩鳳銜花入帝關。 -- 出自宋·釋道行·頌古十七首
- 臨際三玄三要,洞山五位君臣,云門念七,是一不是一。 -- 出自宋·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 老聃不會無為,洞賓不會煅煉。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黃龍設三關,曹洞列五位。 -- 出自宋·釋慧開·偈頌八十七首
- 太湖水底走馬,洞庭山上撐船。 -- 出自宋·釋妙倫·凈惠教老請贊
- 日面月面,靈光洞現。 -- 出自宋·釋如本·頌古三十一首
- 不曾生,不曾死,洞里桃花紅照水。 -- 出自宋·釋如凈·偈頌三十八首
- 心塵脫落開巖洞,自性圓通儼紺容。 -- 出自宋·釋如凈·觀音贊
- 卷簾當白晝,辭洞戀青苔。 -- 出自宋·釋紹嵩·游何山
- 白日晦景,陰云洞寒。 -- 出自宋·釋文珦·北游朔城行
- 風檐鐵自語,陰洞石能飛。 -- 出自宋·釋文珦·煙霞石屋諸寺
- 心期小艇頻歸洞,夢帶清風獨倚樓。 -- 出自宋·釋行海·湖上送志道歸金華
- 煙云忽閉巖前洞,雞犬時聞嶺下村。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心月孤圓,義天洞曉。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七十八首
- 心月孤圓,虛明洞透。 -- 出自宋·釋祖珍·偈三十五首
- 煉形仙入天聰洞,卓錫僧歸石柱庵。 -- 出自宋·宋之才·石柱庵
- 城南舊圃扃花洞,洛下新莊引御溝。 -- 出自宋·蘇頌·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致政開府太
- 瞿曇舊摽蕝,嵌洞尤奇勝。 -- 出自宋·蘇籀·次韻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
- 雨心杜陵老,澒洞終南齊。 -- 出自宋·孫應時·月前韻感事
- 笑領故人游竹洞,因尋詩句到梅林。 -- 出自宋·陶夢桂·良佐留別詩頗凄惋次韻敘閑居之樂以釋之二首
- 游遍東西南北洞,風光別是一乾坤。 -- 出自宋·汪行素·通玄觀
- 鬼斧淬霜劂嶔洞,石瑩津□□清湩。 -- 出自宋·汪炎昶·同張李二同知及學官游石龍潭以韓公炭從湫詩
- 丹井經臺接巖洞。 -- 出自宋·王隨·句
- 覆者如軒深者洞,方者如屏平者席。 -- 出自宋·王獻臣·泗州山
- 指點荷光仟侶洞,招期南極老人游。 -- 出自宋·王洋·同張德和游沈道士庵
- 山上有頃田,巖洞多重復。 -- 出自宋·文師敬·龍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