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7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老猿留坐,白云洞口,紅葉山亭。 -- 出自元·張可久·人月圓 秋日湖上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 佩環搖影青霞洞,歌扇留香白雪詞。 -- 出自元·張可久·鷓鴣天 貽樂府李芝秀
- 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發樵夫。 -- 出自元·張可久·人月圓 三衢道中有懷會稽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 要識前身真種,洞觀物我皆空。 -- 出自元·王惟一·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見王惟一明道篇
- 下著十二門,通洞縱橫開。 -- 出自元·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 陽坡眠白犢,陰洞鎖蒼虬。 -- 出自明·張以寧·過龍游
- 臨軍稱將勇,玩洞羨詩雄。 -- 出自清·石達開·廣西白龍洞題壁詩
- ⑨潭州蔚人望,洞庭證源泉。 -- 出自近代·蔡和森·少年行
- 傍有衲子居,幽洞秘丹碧。 -- 出自明·李流芳·南歸詩十八首
- 山人居白鹿,書洞有遺跡。 -- 出自宋·項安世·白鹿洞書堂
- 城南舊圃扃花洞,洛下新莊引御溝。 -- 出自宋·張嵲·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數政開府太
- 蜺旌疑可遲,丹洞擬深投。 -- 出自宋·張嵲·余於六月初三日泛舟至奇石洞留題洞中一首
- 仙人采藥和光洞,釋子翻經化樂臺。 -- 出自宋·呂定·過峽山寺
- 題詩尚記仙人洞,飛佩曾過玉女峰。 -- 出自宋·呂定·望嶧山
- 老翁捧腹笑,空洞無一積。 -- 出自宋·陳傅良·再用喜雪除夕二韻寄宗簡
- 披嵐長嘯和巖洞,衣汗未冷毛發知。 -- 出自宋·張镃·次茂洪韻
- 吾聞洞中大小洞天三十六,帝遣列真分治局。 -- 出自宋·樂雷發·九疑紫霞洞歌
- 此境如此心,空洞無垣墉。 -- 出自宋·羅公升·西樓火
- 幽深最似螺螄洞,巖險何須虎豹關。 -- 出自宋·方鳳·述懷
- 捫蘿復忘疲,古洞窮幽尋。 -- 出自宋·方鳳·游寶掌山寺
- 步從飛橋瞰石洞,崖色閱世知幾年。 -- 出自宋·方鳳·三洞
- 出登山腰叩中洞,外視石井聞潺潺。 -- 出自宋·方鳳·三洞
- 莫問何年初入洞,由來一日可無君。 -- 出自宋·陳舜俞·竹云洞
-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 出自明·王守仁·水濱洞
- 承君之歡,不出洞房。 -- 出自明·張時徹·行路難三首
- 閑探仙籍朱明洞,吊訪圖經趙尉城。 -- 出自明·王慎中·寄錢洞泉以使事在嶺南
- 向來曾醉呼猿洞,亂石崩云擁坐隅。 -- 出自宋·蔡雋·和陳軒題汀洲蒼玉洞
- 雙臺疊翠鎖空洞,危峰屹柱嶄蒼煙。 -- 出自宋·曹誠明·大滌洞天留題
- 石閭閃爍迎陽洞,玉簡光華封禪臺。 -- 出自宋·查道·登岱
- 空壇仙一去,古洞佛雙棲。 -- 出自宋·陳良翰·三圣殿
- 雨過嵐光偏澒洞,月來林影更清深。 -- 出自宋·陳宓·延平郡學有小閣予名之曰穹林云壑和葉教韻
- 崇山回環合,有洞容入居。 -- 出自宋·陳宓·上巳日游延平修禊洞
- 尋幽便扣生云洞,乘興還登呼月臺。 -- 出自宋·陳宓·城山松隱巖
- 風易生云常澒洞,泉能作雨轉甘清。 -- 出自宋·陳宓·和鄭潛夫游山韻
- 一念來從金粟洞,三生曾伴赤松仙。 -- 出自宋·陳元晉·上留提刑壽
- 霧濕中天龍出洞,日騰滄海蜃收樓。 -- 出自宋·陳元晉·題羅浮山中閣
- 那日徽書來古洞,恩光榮耀倍山輝。 -- 出自宋·陳宗臣·題東洞
- 蓮花峰下赤城洞,芒鞵翻笑山中人。 -- 出自宋·陳宗道·送戴石屏歸天臺
- 無心閒淡云歸洞,有影澄清月在潭。 -- 出自宋·淳藏王·山居十二首
- 磣嶺介鳳凰,大洞闡天秘。 -- 出自宋·崔起之·題姚司戶萬翠亭
- 云馭杳邈,天門洞開。 -- 出自宋·竇儼·建隆郊祀八首
- 巨崖森四立,谺洞費有瞻。 -- 出自宋·杜范·水簾谷
- 飛瀑驚奔爭澒洞,層崖屹立鎮崯嶇。 -- 出自宋·杜范·游擘翠
- 凈土偶鄰羅漢洞,閒人肯羨侍郎橋。 -- 出自宋·方回·六月八日遷寓侍郎橋
- 雪嶺梅花綻,云洞老僧驚。 -- 出自宋·豐禪師·句
- 鵲渚曉煙飛玉洞,瑯池秋水接星槎。 -- 出自宋·葛密·讀道藏
- 不矜萬卷腹空洞,渴夢只恐東溟乾。 -- 出自宋·耿镃·用功成韻賦外舅短項翁
- 巍巍天柱峰,雙洞空無底。 -- 出自宋·鞏豐·翠蛟亭泉出天柱之趾將至洞霄門數折下墜方春
- 蟠桃知幾熟,蘚洞謾長春。 -- 出自宋·郭三益·流花亭
- 松聲夜落千年洞,山勢晴連萬里淮。 -- 出自宋·郝某·宣和癸卯登浮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