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7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開田留杏樹,分洞與僧居。 -- 出自唐·張籍·送友人歸山
- 魚龍氣不腥,潭洞狀更妍。 -- 出自唐·孟郊·石淙
- 黿頭之山,直上洞庭連青天。 -- 出自唐·韋應物·黿頭山神女歌
- 試問掛瓢棲碧洞,何如襆被臥彤闈。 -- 出自宋·文天祥·翰林權直罷歸和朱約山韻
-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 出自唐·高適·東平路中遇大水
- 體清能鑒物,色洞每含虛。 -- 出自唐·高適·同朱五題盧使君義井
- 君來幾日行虛洞,仙去空壇在遠山。 -- 出自唐·賈島·贈溫觀主
- 孤云盡日方離洞,雙鶴移時只有苔。 -- 出自唐·皮日休·華山李煉師所居
- 飲澗猿回窺絕洞,緣梯人歇倚危杉。 -- 出自唐·皮日休·寄題鏡巖周尊師所居
- 分明似對天臺洞,應厭頑仙不肯迷。 -- 出自唐·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閑泛三絕
- 林端乃見石空洞,猛獸贔屭踞上頭。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李之純少監惠硯
- 我為改名方響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 出自宋·黃庭堅·題東丁水
- 嘗聞清水巖,空洞極明好。 -- 出自宋·黃庭堅·詠清水巖呈郭明叔
- 尋溪緣窈窕,入洞聽颼飗。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減降諸縣囚徒事畢登覽
- 人生不讀書,空洞一無有。 -- 出自宋·蘇轍·張恕寺丞益齋
- 惟余七尺軀,空洞中無物。 -- 出自宋·蘇轍·次韻秦觀見寄
- 度溪猶憶處,尋洞不知名。 -- 出自唐·盧照鄰·羈憧卜山中
- 西北風塵方澒洞,宰相閑歸綠野。 -- 出自宋·戴復古·大江西上曲/念奴嬌
- 憶昨游桂林,巖洞甲天下。 -- 出自宋·戴復古·玉華洞
- 霜空孤鶴唳,云洞老龍吟。 -- 出自宋·戴復古·侄孫昺以東野農歌一編來細讀足以起予七言有
- 僧分乳食來陰洞,鶴觸茶薪落蠹杉。 -- 出自宋·林逋·深居雜興六首
- 平昔常聞風水洞,重山復水去無窮。 -- 出自宋·林逋·風水洞
- 遙岑如劍戟,邇洞非茅屋。 -- 出自明·朱元璋·鐘山賡吳沉韻
- 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 --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 青林隱成帷,碧洞深如屋。 -- 出自宋·白玉蟾·游簡寂觀
- 流水下山人出洞,巖前空有煉丹爐。 -- 出自宋·白玉蟾·陽吟三十首
- 愁情如波濤,澒洞胸與臆。 -- 出自明·劉基·丙申二月別紹興諸公
- 潮沙分象跡,花洞響蠻歌。 -- 出自唐·杜荀鶴·送人南游
- 仙經寫得空三洞,隱士招來別九華。 -- 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寒日書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韻
- 月苗杯舉存三洞,云蕊函開叩九章。 -- 出自唐·陸龜蒙·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寄襲美
- 竹窗深窈窕,苔洞綠龕弇。 -- 出自唐·陸龜蒙·京口與友生話別
- 攀崖到天窗,入洞窮玉溜。 -- 出自唐·錢起·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 欲隨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園在虎丘。 -- 出自唐·李端·戲贈韓判官紳卿
- 癸母跨赤龍,歸洞府。 -- 出自宋·無名氏·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
- 桃花已滿秦人洞,杏樹猶存董奉祠。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吳正仲屯田重臺梅花詩
-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 出自宋·晁補之·謁岱祠即事
- 曉來誤入桃源洞。 -- 出自宋·陳師道·菩薩蠻·曉來誤入桃源洞
- 后村已入神仙洞,留得同庚伴賦詩。 -- 出自宋·陳著·次韻劉后村所贈延慶主僧圭復翁詩三首
- 仙丹難問桃花洞,詩笠聊尋飯顆山。 -- 出自宋·陳著·次韻前人訪舊
- 遠樊籠,捐俗物,洞天嘉致。 -- 出自元·姬翼·粉蝶兒·嚼蠟塵情
- 離懷結不斷,玉洞一吹簫。 -- 出自唐·顧況·奉酬茅山贈賜并簡綦毋正字
- 寒松多偃側,靈洞遍清虛。 -- 出自唐·馬戴·謁仙觀二首
- 石門云臥久,玉洞花尋遍。 -- 出自唐·楊巨源·題趙孟莊
- 明霞發金丹,陰洞潛水碧。 -- 出自唐·李益·置酒行
- 連樹窈蒙密,靈洞疑虛沈。 -- 出自宋·翁卷·登飛霞山作
- 鄆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詩可留。 -- 出自宋·陳與義·游紫邏洞
- 三山銀作地,八洞玉為天。 -- 出自唐·王績·游仙四首
- 一劍橫空,飛過洞庭,又為此來。 -- 出自宋·劉過·沁園春·一劍橫空
- 當時蜒獠沸溪洞,一掃蠻風凈如水。 -- 出自宋·劉過·呈陳總領五首
- 青野霧銷凝晉洞,碧山煙散避秦溪。 -- 出自唐·胡曾·早發潛水驛謁郎中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