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4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夜半聞洞簫,知是神游處。 -- 出自宋·吳弘鈺·石門峰
- 松篁排洞罅,樓閣倚云端。 -- 出自宋·吳世范·廖仙巖
- 行尋古洞諸峰峭,坐看寒溪數曲清。 -- 出自宋·吳中復·齊山圖
- 云煙五洞古,泉石九峰寒。 -- 出自宋·襲文煥·山中紀詠
- 我聞石洞今幾年,一朝來系秋風船。 -- 出自宋·徐恢·游處州石門洞賦長句二十韻
- 是中空洞無際邊,收拾山川盡括囊。 -- 出自宋·楊簡·和胡鼓院郊臺致齋即事
- 玲瓏兩洞通玄境,突兀一山為柱峰。 -- 出自宋·姚舜元·游大滌
- 鵝湖鹿洞兩優游,吾道南來誰與儔。 -- 出自宋·姚穎·題潔齋書院
- 山溪窮洞府,江岸繞樓闉。 -- 出自宋·俞純父·流花亭
- 林間巖洞侵衣潤,水際亭臺徹骨涼。 -- 出自宋·喻良能·六月晦日同樓少府由錢塘門至上竺遂游下中竺
- 軒窗空洞惟修竹,風韻時時自琴筑。 -- 出自宋·喻良能·直廬鎖宿呈監丞宋丈
- 新開石洞連松碧,低結萸房映菊黃。 -- 出自宋·喻良能·平湖
- 亭邊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師六逸。 -- 出自宋·員興宗·游九頂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韻
- 聽說三洞天,渴見恨無翮。 -- 出自宋·袁甫·江東巡部紀行
- 山中八洞列,天巧於此覷。 -- 出自宋·袁燮·游寶方山
- 空來蓮洞聞仙樂,那得桃源駕鐵船。 -- 出自宋·張大直·題蓮華西洞
- 永懷三洞訣,高謝九江春。 -- 出自宋·張景端·題梅山
- 龍居古洞遺殘雨,鶴出高巢點破煙。 -- 出自宋·張無夢·天臺福圣觀
- 水流玉洞桃花出,風過星壇桂子飄。 -- 出自宋·章得象·送張無夢歸天臺
- 靜深空洞碧沉沉,鑒影分明照我心。 -- 出自宋·趙方·龍潭
- 其中有洞十二所,七星山下棲霞府。 -- 出自宋·趙夔·桂山諸洞歌
- 日假金洞光,景逾瑤池泚。 -- 出自宋·趙汝談·翠蛟亭和鞏豐韻
- 焚香古洞步虛夜,露濕松花空月明。 -- 出自宋·趙汝唫·朝山
- 天下名洞天,有山必有水。 -- 出自宋·趙彥假·翠蛟亭和鞏栗齋韻
- 風塵澒洞去天遠,草木蓊郁知地靈。 -- 出自宋·趙宗德·九日宴浮金亭
- 山中八洞列,天巧于此覷。 -- 出自宋·鄭汝諧·水南寺
- 校讎三洞章,飛仙自儔侶。 -- 出自宋·朱曠·拜于湖張狀元墓留題
- 暗泉深洞尤難寫,擬借君詩作畫圖。 -- 出自宋·朱希言·大滌洞天留題
- 風塵澒洞遺黎老,草木凋傷故國秋。 -- 出自明·戴良·懷宋庸庵
- 十年澒洞家何在,萬里清明客未歸。 -- 出自元·丁鶴年·異鄉清明
- 娘嬛古洞舊藏名,豈但詩文獨主盟。 -- 出自明·陳衎·送李芳生還白下
- 林疑玉洞仙何在,花醉紅顏酒未消。 -- 出自明·陳玄胤·過桃花塢有感
- 香塵澒洞歌梅合,釵影差池宿燕爭。 -- 出自明·程嘉燧·纟互云詩八首次韻
- 春寒澒洞風床殷,夜火青熒雨屋燃。 -- 出自明·程嘉燧·夜雨傷婁兄兼懷拂水山居
- 崖陰仙洞在,遙見鹿成群。 -- 出自明·樊阜·靈峰嶺道中
- 嗚嗚咽洞簫,裊裊度清曲。 -- 出自明·顧衡·芝云堂分韻 得玉字
- 初陽古洞敞三扉,憶昨題詩坐翠微。 -- 出自明·何白·淮陽歸興四首
- 攬衣回洞房,對鏡下新妝。 -- 出自明·胡儼·遠將歸
- 風澒塵洞誰非客,憐汝南飛霜霰隔。 -- 出自明·梁有譽·湖口夜泊聞雁
- 龍州溪洞極南邊,雞犬桑麻自一天。 -- 出自明·林弼·龍州(十首)
- 飛軒窅洞碧,溪口寒流深。 -- 出自明·林敏·曉發石竹山臥龍潭
- 玉陽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 出自明·陸師道·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
- 自多巖洞勝,衡廬可肩比。 -- 出自明·馬治·登西崗望龍池諸峰贈周履道
- 沉沉潭洞古,潛龍不復見。 -- 出自明·馬治·出西澗過龍巖途中瞻眺
- 云膩古洞寒,雪浸芳洲茁。 -- 出自明·王跂·匾山
- 暝歸巖洞抱龍宿,腥涎滿身聞異香。 -- 出自明·王問·楊山人尋仙歌
- 雨從龍洞作,云擁鳳輿來。 -- 出自明·夏言·侍上奉圣母觀九龍池
- 澤峰空洞兮,則龍蛇以之賴。 -- 出自明·雪山法師·秋日一雨潤兄還洞庭賦笠澤歌送之
- 口吟大洞已萬過,猶在桃花縣中坐。 -- 出自明·楊承鯤·戲贈李之文
- 上人歸洞庭,衣帶浙山青。 -- 出自明·止庵法師·送僧歸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