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4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長沙過洞庭,水泊風搖矴。 -- 出自宋·梅堯臣·送寧鄉令張沆
- 吳興近洞庭,橘林正吹花。 -- 出自宋·梅堯臣·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
- 一聞秦洞說,便欲泛漁舟。 -- 出自宋·梅堯臣·吳季野話撫州潛心閣
- 辭家上洞庭,落葉過湘水。 -- 出自宋·梅堯臣·送馬廷評知康州
- 茅君仙洞披圖見,張祜詩牌拂蘚看。 -- 出自宋·王禹偁·送牛學士知潤州
- 又拋三洞趣,來入九衢塵。 -- 出自宋·王禹偁·太一宮祭回馬上偶作寄韓德純道士
- 何須尋洞府,度歲也應遲。 -- 出自宋·邵雍·省事吟
- 五愛性洞遠。 -- 出自南北·蕭衍·十喻詩 靈空詩
- 明月懸洞房。 -- 出自南北·蕭衍·搗衣詩
- 戴星趨洞府,踏月叩龍湫。 -- 出自宋·陳師道·五言賀雨出
- 被金華、洞天留著。 -- 出自宋·陳著·水龍吟·玉鰲頭上蓬萊
- 空空洞洞,規模廣大。 -- 出自宋·陳著·僧雍野堂贊
- 夜光舒洞府、云霞斂。 -- 出自元·姬翼·感皇恩·清凈本然真
- 常如此,洞天深處,獨步玩長春。 -- 出自元·姬翼·滿庭芳 李社長壽
- 煙塵澒洞音書隔。 -- 出自·沈祖棻·菩薩蠻 丁五之秋,倭禍既作,南京震動。避
- 重到古洞桃源,輕雷乍起,隱隱天外何許? -- 出自·沈祖棻·霜葉飛 歲次己卯。余臥疾巴縣界石場,由春
- 引燭窺洞穴,凌波睥天琛。 -- 出自唐·顧況·雜曲歌辭·游子吟
- 流水入洞天,窅豁欲凌臨。 -- 出自唐·顧況·酬房杭州
- 火探深洞燕,香送遠潭龍。 -- 出自唐·許渾·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四首
- 龍歸曉洞云猶濕,麝過春山草自香。 -- 出自唐·許渾·題崔處士山居
- 藤花深洞水,槲葉滿山風。 -- 出自唐·許渾·將歸涂口,宿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
- 華陽仙洞口,半嶺拂云看。 -- 出自唐·綦毋潛·茅山洞口
- 若在深洞中,半崖聞水聲。 -- 出自唐·元結·夜宴石魚湖作
- 探燭飲洞中,醉昏漱寒泉。 -- 出自唐·元結·招陶別駕家陽華作
- 每來尋洞穴,不擬返江湖。 -- 出自唐·張喬·華山
- 孤煙靈洞遠,積雪滿山寒。 -- 出自唐·皇甫冉·宿洞靈觀
- 卻閑思洞穴,終老曠桑麻。 -- 出自唐·李頻·書懷
- 山川臨洞穴,風日望長沙。 -- 出自唐·張說·岳州作
- 危樓瀉洞湖,積水照城隅。 -- 出自唐·張說·與趙冬曦君懋子均登南樓
- 氤氳起洞壑,遙裔匝平疇。 -- 出自唐·蘇味道·詠霧
- 雙龍古洞,領略千巖秀。 -- 出自宋·韓元吉·驀山溪·雙龍古洞
- 倚秋風、洞庭一劍,故人何許。 -- 出自宋·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清潭石洞游俱偏,最后來尋此閣遨。 -- 出自宋·劉過·同許從道登瓊翠閣
- 言旋云洞兮躡煙涂,永寧中宇兮安下都。 -- 出自唐·武則天·唐大饗拜洛樂章·歸和
-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嶠金巒鎮紫微。 -- 出自唐·武則天·石淙
- 云迷入洞處,水引出山門。 -- 出自唐·耿湋·仙山行
- 靜思空洞美,寧問邵平君。 -- 出自宋·丁謂·瓜
- 仰窺陰洞看懸乳,白龍垂須正{上髟下監}鬖。 -- 出自宋·韓維·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
- 曾遵月洞千巖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 出自宋·方信孺·漓山云崖軒
- 和光深洞隱昌期,門鎖煙蘿不可窺。 -- 出自宋·方信孺·和光洞
- 沖和滿洞天。 -- 出自元·馬鈺·兩只雁兒
- 功成禮洞賓。 -- 出自元·馬鈺·長思仙 贈六曲社丁李張三道友
- 超凡入洞天。 -- 出自元·馬鈺·長思仙 贈魏害風
- 攜云歸洞天。 -- 出自元·譚處端·長思仙
- 底須石洞花巖到,原匪探奇問景來。 -- 出自清·乾隆·寄題千山
- 仙壇古洞何清虛,中有瓊樓白玉除,江上浩蕩誰來過,聞道琴高駕鯉魚。 -- 出自宋·蘇洵·神女廟
- 風塵澒洞河洛空,流落江南歲三百。 -- 出自明·李東陽·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
- 風塵澒洞時,杯里全其天。 -- 出自宋·鄧林·劉阮
- 以此續洞脈於既是微,以此大丹霞之正傳。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云生諸洞府,棘不放仙花。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