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4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紫云澒洞千柱浮,剛風八面寒颼颼,靈君宴坐三千秋。 -- 出自宋·范成大·玉華樓夜醮
- 向聞乳洞勝,出嶺更徘徊。 -- 出自宋·范成大·興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巖,妙絕南州,率同僚餞
- 腹須空洞方容物,事過清涼已喪吾。 -- 出自宋·范成大·蠻觸
- 行尋幽洞覓丹砂,儻見臞仙騎白鹿。 -- 出自宋·周邦彥·仙杏山
- 卻歸春洞口,斬象祭天吳。 -- 出自唐·張籍·送海南客歸舊島
- 七曜懸洞宮,五云抱仙殿。 -- 出自唐·劉長卿·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李
- 元氣連洞庭,夕陽落波上。 -- 出自唐·劉長卿·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征君
- 木葉辭洞庭,紛紛落無數。 -- 出自唐·劉長卿·晚次湖口有懷
- 寒蛩悲洞房,好鳥無遺音。 -- 出自唐·韋應物·擬古詩十二首
- 重門相洞達,高宇亦遐朗。 -- 出自唐·韋應物·慈恩伽藍清會
- 風塵澒洞昏王室,天地慘慘無顏色。 -- 出自宋·文天祥·一拍
- 霞生澒洞遠,月吐青熒亂。 -- 出自唐·李紳·泛五湖
- 瑤池慚洞澈,金鏡讓澄明。 -- 出自唐·盧綸·清如玉壺冰
- 爐香諸洞暖,殿影眾山陰。 -- 出自唐·盧綸·題金吾郭將軍石伏茅堂(一作常袞詩)
- 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 -- 出自宋·黃庭堅·過洞庭青草湖
- 端可張洞庭,寥闊世未信。 -- 出自宋·黃庭堅·再次孔四韻寄懷元翁兄弟并致問毅甫
- 神仙有洞尋難見,山水當軒看轉奇。 -- 出自宋·戴復古·湖廣李漕革夫大卿飲客西湘
- 登高瞰洞戶,漓水澄如練。 -- 出自宋·戴復古·留守參政大資范公余同年進士往歲帥桂林題刻
- 瀾漫潭洞波。 -- 出自南北·鮑照·自礪山東望震澤詩
- 人寰諸洞府,應合署閒仙。 -- 出自宋·林逋·小隱
- 清輝懸洞房。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登臺望秋月
- 鳴玉響洞門。 -- 出自南北·沈約·還園宅奉酬華陽先生詩
- 丹方緘洞府。 -- 出自南北·沈約·華山館為國家營功德詩
- 閶闔既洞啟。 -- 出自南北·沈約·酬孔通直逷懷蓬居詩
- 松黃落洞門。 -- 出自宋·朱敦儒·菩薩蠻·鄉關散盡當年客
- 沖寒出洞口,猶校夕陽多。 -- 出自唐·司空圖·歲盡二首
- 哀聲澒洞徹四極,草木慘淡顏色傷。 -- 出自宋·司馬光·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詩
- 家寄茅洞中,身游越城下。 -- 出自唐·徐凝·送陳司馬
- 清寒起洞門。 -- 出自南北·謝朓·奉和隨王殿下詩 十六
- 嘗記得洞庭一夜雨,無蓑無笠處。 -- 出自宋·白玉蟾·云游歌
- 溪帶縛洞口,醉歸峰正衙。 -- 出自宋·白玉蟾·春日道中
- 云迷古洞虎狼吼,煙鎖平林鳥雀驚。 -- 出自宋·白玉蟾·白鶴觀
- 中有一洞名方壺,玉顏仙翁不知幾。 -- 出自宋·白玉蟾·贈方壺高士
- 窗前風洞開。 -- 出自南北·庾信·和從駕登云居寺塔詩
- 縣當仙洞口,路出故園東。 -- 出自唐·戴叔倫·將游東都留別包諫議
- 一聞靈洞說,若睹群仙翔。 -- 出自唐·權德輿·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累惠良藥,詠嘆仰佩,
- 銀鉤三洞字,瑤笥七銖衣。 -- 出自唐·權德輿·晚秋陪崔閣老、張秘監閣老、苗考功同游昊天
- 霓軒入洞齊初月,羽節升壇拜七星。 -- 出自唐·陸龜蒙·寄懷華陽道士
- 已甘茅洞三君食,欠買桐江一朵山。 -- 出自唐·陸龜蒙·閑居雜題五首·飲巖泉
- 名山潭洞中,自古多秘邃。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投龍潭
- 旁穿參洞穴,內竅均環釧。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太湖石
- 封題玉洞虛無奏,點檢霜壇沆瀣杯。 -- 出自唐·陸龜蒙·送潤卿還華陽
- 佳人眠洞房,回首見垂楊。 -- 出自唐·劉希夷·晚春
- 煙蕪滿洞青山繞,幢節飄空紫鳳飛。 -- 出自唐·司空曙·送王尊師歸湖州
- 雞聲傳洞遠,鶴語報家遲。 -- 出自唐·李端·游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
- 已傳花洞將秦接,更指茅山與蜀通。 -- 出自唐·李端·贈道士
- 天臺南洞一靈仙,骨聳冰棱貌瑩然。 -- 出自唐·張祜·寄王尊師
- 全真教,洞天福地,象帝之先。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自古神仙
- 舍舟入洞夕陽斜,得見方村八九家。 -- 出自宋·無名氏·題桃源
- 蘇巖乳洞擁山家,澗藤古栗盤銀蛇。 -- 出自宋·無名氏·白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