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4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花開深洞仙門小,路過懸橋羽節(jié)輕。 -- 出自唐·劉滄·贈道者
- 蕭颯鳴洞壑,終年風雨秋。 -- 出自唐·李白·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銅井西五里
- 修蛇橫洞庭,吞象臨江島。 -- 出自唐·李白·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
- 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 -- 出自唐·李白·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
- 帝子隔洞庭,青楓滿瀟湘。 -- 出自唐·李白·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 長桑曉洞視,五藏無全牛。 -- 出自唐·李白·送方士趙叟之東平
- 龍丘新洞府,鉛鼎養(yǎng)丹砂。 -- 出自宋·蘇軾·臨江仙·細馬遠馱雙侍女
- 人間有、洞房煙霧。 -- 出自宋·蘇軾·殢人嬌
- 蘚書標洞府,(歐陽永叔嘗游嵩山,日暮,于絕壁上見苔蘚成文,云神清之洞。 -- 出自宋·蘇軾·送范景仁游洛中
- 蘚書標洞府,松蓋偃天壇。 -- 出自宋·蘇軾·送范景仁游洛中
-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 出自宋·蘇軾·和李太白(并敘〔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今刪
- 臨流吹洞簫,水月照連璧。 -- 出自宋·蘇軾·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
- )朱明洞里得靈草,翩然放杖凌蒼霞。 -- 出自宋·蘇軾·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 仙壇古洞不可到,空聽余瀾鳴湃湃。 -- 出自宋·蘇軾·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 此中空洞渾無物,何止容君數(shù)百人。 -- 出自宋·蘇軾·寶山晝睡
- 或鳴空洞中,雜佩間琴筑。 -- 出自宋·蘇軾·焦千之求惠山泉詩
- 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青瑯玕。 -- 出自唐·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
- 對東風、洞庭張樂,滿空簫勺。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拄杖重來約
- 淺深皆洞徹,可照腦與肝。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行隨出洞水,回別緣巖竹。 -- 出自唐·白居易·出山吟
- 詩仙歸洞里,酒病滯人間。 -- 出自唐·白居易·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
- 心懷天洞丹霞客,各誦三清紫府章。 -- 出自唐·白居易·游紫霄宮七言八句
- 夕投靈洞宿,臥覺塵機泯。 -- 出自唐·白居易·宿簡寂觀
- 初聞澒洞怒濤翻,徐聽驂驔戰(zhàn)馬奔。 -- 出自宋·陸游·大風
- 斷崖幽洞白云深,縹渺仙槎無古今。 -- 出自宋·陸游·右雙鵝
- 風濤澒洞鮫鱷橫,閶闔崔嵬鬼神惡。 -- 出自宋·陸游·日晚散步湖上遇小雨
- 山深乳洞藥爐冷,花發(fā)云房醅甕香。 -- 出自宋·陸游·八月四日夜夢中作
- 風雨澒洞吞孤村,讀書擁褐不出門。 -- 出自宋·陸游·雨夜讀書
- 乳肥春洞生鵝管,沼避回巖勢犬牙。 -- 出自唐·杜牧·朱坡絕句三首
- 每只向、洞房深處,痛憐極寵,似覺些子輕孤,早恁背人沾灑。 -- 出自宋·柳永·洞仙歌·嘉景
- 夾道開洞門,弱楊低畫戟。 -- 出自唐·李賀·難忘曲
- 層圍爛洞曲,芳徑老紅醉。 -- 出自唐·李賀·昌谷詩〈五月二十七日作。〉
- 鳴鼓上洞庭,笑看紅橘垂。 -- 出自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 石潭窺洞徹,沙岸歷紆徐。 -- 出自唐·孟浩然·西山尋辛諤
- ③湖經(jīng)洞庭闊,江入新安清。 -- 出自唐·孟浩然·經(jīng)七里灘①
- 層崖夾洞浦,輕舸泛澄漪。 -- 出自唐·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 坐隅分洞府,檐際列群峰。 -- 出自唐·張九齡·晚憩王少府東閣
- 新開潭洞疑仙境,遠寫丹青到雍州。 -- 出自唐·劉禹錫·答東陽于令寒碧圖詩
- 紫云仙洞鎖云深,洞中有人人不識。 -- 出自宋·歐陽修·贈許道人
- 妙經(jīng)藏洞觀,真籙佩威盟。 -- 出自宋·秦觀·次韻蔣穎叔南郊祭告上清儲祥宮
- 漫然銜洞庭,領(lǐng)略非一狀。 -- 出自宋·秦觀·與子瞻會松江得浪字
- 心境本洞如,鳥飛無遺跡。 -- 出自唐·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禪堂
-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 出自唐·韓愈·春雪
- 衡山與洞庭,此固道所循。 -- 出自唐·韓愈·送惠師
- 終朝巖洞間,歌鼓燕賓戚。 -- 出自唐·韓愈·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
- 夜色侵洞房,春煙透簾出。 -- 出自唐·元稹·閨晚
- 夢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 出自唐·元稹·夢游春七十韻
- 自然碧洞窺仙境,何必丹丘是福庭。 -- 出自唐·李嶠·石淙
- 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 出自宋·姜夔·昔游詩 其九
- 搴裳望洞庭,眼過天一角。 -- 出自宋·姜夔·待千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