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2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玉洞彥胎仙,自然飲,長生酒。 -- 出自元·馬鈺·迎春樂 贈汝先生
- 碧洞清泉,響聞迢遞,一聲長溜。 -- 出自元·丘處機·水龍吟·春興昊天空闊初晴
- 幽洞小溪,開懷取興,時成短句長篇。 -- 出自元·丘處機·望海潮 脫俗
- 土洞安眠穩(wěn)坐,松巖耳靜心清。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人西山路
- 碧洞高眠,清巖穩(wěn)坐,豈羨王孫宅。 -- 出自元·尹志平·無俗念 通仙觀作
- 吹洞簫,飛羽觴,鳴玉琴,舞《霓裳》,陰風颯颯左右至,耳熱不受秋山?jīng)觥? -- 出自明·李東陽·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 澒洞鴻濛,天興無極。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岳鎮(zhèn)海瀆四十三首
- 澒洞鴻蒙,功高善下。 -- 出自隋·佚名·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 石洞篝火入,石室敷床居。 -- 出自明·高啟·剡原九曲(九首)
- 茅洞白龍和雨看,荊溪黃鵠帶霜聽。 -- 出自唐·高蟾·秋日寄華陽山人
- 洞洞八荒皆我闥,豁然窺見等天真。 -- 出自宋·徐元杰·詠以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刻印章詩
- 中洞既深豁,旁竇皆奇詭。 -- 出自宋·劉克莊·伏波巖
- 下洞初俯入,蘚室寒颼颼。 -- 出自宋·劉克莊·辰山
- 中洞忽躍出,有逕通玄幽。 -- 出自宋·劉克莊·辰山
- 古洞半蕪廢,仙人今在亡。 -- 出自宋·劉克莊·泛西湖
- 一洞沾秦俗,疑非太古民。 -- 出自宋·劉克莊·源里
- 中洞松栝新,東皋阡陌故。 -- 出自唐·儲光羲·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
- 錦洞桃花遠,青山竹葉深。 -- 出自唐·李群玉·送秦煉師
- 碧洞青蘿不畏深,免將饑渴累禪心。 -- 出自唐·施肩吾·送絕粒僧
- 繞洞尋花日易銷,人間無路得相招。 -- 出自唐·施肩吾·山中玩白鹿
- 遠洞時聞磬,群僧晝掩扉。 -- 出自唐·鄭谷·華山
- 深洞藏泉脈,懸崖露樹根。 -- 出自宋·潘閬·秋日題瑯琊山寺
- 秦洞花迷,巫陽夢斷,夜來曾到藍橋。 -- 出自宋·蔡伸·滿庭芳·秦洞花迷
- 愛洞門深鎖,人間福地,雙溪分占,天上星躔。 -- 出自宋·盧祖皋·沁園春·幾葉凋楓
- 玉洞沈沈何處。 -- 出自宋·趙彥端·水調(diào)歌頭·山色望中好
- 西洞庭,東洞庭,相逢鐵笛銅龍精。 -- 出自元·楊維楨·周郎玉笙謠
- 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楊柳掃晴煙。 -- 出自元·楊維楨·又湖州作(四首。書寄班恕齊。試溫生筆,寫
- 蘿洞蘭煙繞燭徽,三更三點妓成圍。 -- 出自元·楊維楨·席上賦
- 右洞庭秋月。 -- 出自明·楊基·瀟湘八景
- 花洞留宸賞,還旗繞夕煙。 -- 出自唐·徐彥伯·幸白鹿觀應(yīng)制
- 李洞僻相似,得詩先示師。 -- 出自唐·齊己·覽清尚卷
- 仙洞誰傳與,松房自煉成。 -- 出自唐·齊己·謝人惠丹藥
- 花洞路中逢鶴信,水簾巖底見龍眠。 -- 出自唐·沈彬·麻姑山
- 澒洞吞百谷,周流無四垠。 -- 出自唐·獨孤及·觀海
- 玉洞幽尋更是天,朱霞綠景鎮(zhèn)韶年。 -- 出自唐·薛曜·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 小洞庭兮牽方舟,風裊裊兮離平流。 -- 出自唐·蘇源明·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詩
- 南洞更幽絕,仙佛令崢嶸。 -- 出自宋·李師中·龍隱巖
- 懷洞庭兮悲瀟湘,把瑤草兮思何堪。 -- 出自宋·崔敦禮·太白招魂
- 洞洞靈府閑,拳拳圣言畏。 -- 出自宋·陳造·次韻張守不欺堂
- 空洞胸襟著今古,遺編訂正當屬誰。 -- 出自宋·陳造·謝襄陽陶宰惠靖節(jié)先生編年大本
- 古洞欲隨仙隱去,高岡終待鳳來鳴。 -- 出自宋·吳泳·嘉熙丁酉七月上游大滌題住山龔沖妙艮泓軒
- 漸洞天晚,回首暮云千古碧。 -- 出自宋·李甲·吊嚴陵·蕙蘭香泛
- 小洞方池初著意,坐看梅雨數(shù)殘花。 -- 出自宋·李新·用劉子默韻題瘼亭
- 三洞既生款,赤松亦幽尋。 -- 出自宋·鄭剛中·白居易有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
- 正洞里桃花,盈盈一笑,依舊憐才。 -- 出自宋·王灼·恨來遲·柳暗汀洲
- 空洞能容數(shù)百輩,蒙朧如見二三分。 -- 出自宋·鄧肅·偶成三首
- 石洞清寒,柳煙吹散松風靜。 -- 出自宋·曹勛·點絳唇·石洞清寒
- 好洞府,好溪山。 -- 出自宋·曹勛·行香子·也愛休官
- 碧洞連翠微。 -- 出自宋·曹勛·法曲入破第一/法曲
- 三洞煙霞多勝致,壺中別有登臨。 -- 出自宋·曹冠·臨江仙·三洞煙霞多勝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