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四面煙霞一徑苔,碧桃花際洞門開。 -- 出自宋·釋文珦·仙家
- 玉京仙額篆封苔,密密春云洞不開。 -- 出自宋·釋行海·赤城
- 釣船來往清溪上,定有桃花洞里人。 -- 出自宋·釋行海·天臺清溪
- 鳥帶香從花里出,龍含雨向洞中歸。 -- 出自宋·釋云賁·頌古二十七首
- 虎嘯蕭蕭巖吹作,龍吟冉冉洞云昏。 -- 出自宋·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 到此不知茶味者,紛紛空買洞庭舟。 -- 出自宋·釋智愚·頌古一百首
- 湖水際天天欲盡,落霞照出洞庭山。 -- 出自宋·釋仲殊·望湖亭
- 乍雨乍晴山裹寺,或來或去洞中云。 -- 出自宋·釋子涓·頌古二首
- 深隱猶疑世上聞,桃花還洩洞中春。 -- 出自宋·釋宗覺·桃源
- 抄書滿架筆無塵,自是餐霞洞里人。 -- 出自宋·舒岳祥·贈敏求
- 今日送君須盡醉,離人獨上洞庭船。 -- 出自宋·宋伯仁·別友人
- 清尊近對灑云濕,烏帽高尋洞卉秋。 -- 出自宋·孫應時·爰亞夫自涪陵以小舟追路相送及予於櫪木觀下
- 靈峰斗隔人間世,真境潛分洞里天。 -- 出自宋·太史章·石橋
- 更看霜天晴夜月,幌然如過洞庭秋。 -- 出自宋·湯莘叟·題舫齋
- 六六峰從云外立,三三人出洞中來。 -- 出自宋·唐子真·句
- 風中霧屢拂銀灣,滿貯煙霞洞府寬。 -- 出自宋·汪炎昶·程森甫見示同伯幾游雪矼觀海棠之作伯幾賞與
- 孤峰峭聳云間柱,大滌深藏洞里天。 -- 出自宋·王成·大滌洞
- 斷無方朔人間信,遠阻麻姑洞里家。 -- 出自·王山·夢中作
- 春雨新晴上翠微,三年兩過洞天扉。 -- 出自宋·王疏·游天平山
- 歷遍江湖幾萬重,豈期方到洞霄中。 -- 出自宋·王學可·洞霄宮
- 方圓變化知多少,笑殺先生洞里云。 -- 出自宋·王洋·鄭吏部開山路成二巖對棋於上因成二詩·白云
- 喜得夜深清枕簟,月華斜白洞天寒。 -- 出自宋·王越石·宿朝宗驛游洞天·宿朝宗驛
- 鑒破千年渾沌心,石楠當戶洞音音。 -- 出自宋·吳昌裔·九吟詩·棲真
- 群巒環翠繡江隈,八疊中峰洞府開。 -- 出自宋·吳元美·都嶠山
- 好追祓禊蘭亭會,疑到神仙洞府行。 -- 出自宋·鮮于師中·題滴水巖
- 旋滴巖頭石里泉,研朱將點洞靈篇。 -- 出自宋·邢仙老·詩贈晚學李君
- 化工欲使聚群靈,上下鑿開洞府深。 -- 出自宋·徐初學·大滌洞天留題
- 即問松江舊廬舍,羽真來往洞庭波。 -- 出自宋·許申·如歸亭
- 璚蟻滿壺方丈曉,青蛇銜袖洞庭春。 -- 出自宋·薛昂·題回山人畫像
- 不辭遠作瀟湘客,且入三仙洞里來。 -- 出自宋·閻孝忠·句
- 有客尋春拚一醉,青樓紅粉洞中仙。 -- 出自宋·楊備·長洲
- 曉山云樹碧生秋,乘興間為洞府游。 -- 出自宋·楊伯巖·游九鎖
- 何思何慮心思靈,不識不知洞光明。 -- 出自宋·楊簡·送黃文叔侍郎赴三山
- 漁父欹殘溪澗冷,仙人蛻久洞巖空。 -- 出自宋·楊繞善·題武夷
- 漢水北吞云夢入,蜀江西帶洞庭流。 -- 出自宋·游似·黃鶴樓
- 思量卻得藍超力,解遣人知洞里春。 -- 出自宋·喻良能·題石榴洞
- 先生英名無有盡,乃云無心洞無窮。 -- 出自宋·員興宗·紫云洞
- 便疑腳踏如來地,已覺身游洞府天。 -- 出自宋·袁說友·過忠州酆都觀
- 埽葉巖幽酌泉竇,可能續賦洞簫聲。 -- 出自宋·張方·泊舟別故
- 偷閑切欲訪巖扃,恍若桃源洞里春。 -- 出自宋·張滉·留題澹巖
- 月里仙人不我嗔,特令下飲洞庭春。 -- 出自明·張簡·醉樵歌
- 萬點波光映古丘,林深云鎖洞門秋。 -- 出自宋·張同甫·湯公洞
- 瀑布長流天上雪,翠屏高倚洞前樓。 -- 出自宋·張無夢·福圣觀
- 委蛻去為天下雨,抱珠歸作洞中眠。 -- 出自宋·章峴·留題龍隱巖
- 九鎖山藏一洞天,棲真大滌洞巍然。 -- 出自宋·趙珂夫·大滌洞天留題
- 丹砂水暖巖前涌,紫術花香洞口開。 -- 出自宋·趙日巖·游黃山留題
- 三伏人於冰上立,四時鳥在洞中鳴。 -- 出自宋·趙彥鈕·同友人訪石室
- 八十高僧不誦經,挑單又發洞庭程。 -- 出自宋·周南·又贈上人
- 不得良媒終不肯,一春風雨洞房深。 -- 出自宋·朱繼芳·和顏長官百詠·貧女
- 鮫綃洞底織欲成,颼颼風從洞口出。 -- 出自宋·朱慶弼·仙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