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11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上界官府應更多,定知此洞今誰屬。 -- 出自宋·樂雷發·九疑紫霞洞歌
- 巉巖怪石峭森列,矯首三洞蹇奇崛。 -- 出自宋·方鳳·與皋羽子善游寶掌山
- 林幽風起日已晚,猶睨高洞山之巔。 -- 出自宋·方鳳·三洞
- 枕石云邊睡一場,蘚花泉洞碧松香。 -- 出自宋·王镃·暑夕三首
- 魚躍鳶飛喜落成,鵝湖鹿洞共崢嶸。 -- 出自宋·艾性夫·臨汝書院落成諸公有詩用韻
- 錢夫子,我今去指湘江邊,洞庭波瀾闊如海,與君似隔東南天。 -- 出自宋·孔武仲·寄信州交代錢德循
- 金堂玉室在何處,天壇石洞馀千年。 -- 出自宋·曹誠明·游大滌
- 天臺峻極橫海濱,金庭紫洞多真人。 -- 出自宋·查道·送張無夢歸天臺
- 內史北軒多種竹,隱居南洞少栽花。 -- 出自宋·陳輔·玉蘭
- 雖有柴門無鏁鑰,唐時竹洞豈其然。 -- 出自宋·陳宓·和傅粹梅巖之什·梅開
- 風俗每來占水旱,即疑乾洞有神仙。 -- 出自宋·陳襄·游善權洞二首
- 無住師參第一禪,指開古洞秀巖天。 -- 出自宋·陳巖·法樂院
- 雨過山溪生虎跡,云歸巖洞長龍威。 -- 出自宋·陳自新·瑞跡山
- 北斗齋壇天寂寂,東風仙洞草毿毿。 -- 出自宋·戴表元·游陽明一洞天呈王理得諸君
- 八極渺茫供傲睨,一襟空洞極恢疏。 -- 出自宋·方回·次韻賓旸齋中獨坐五首
- 寺門奇石萬鬼鑿,霹靂穿洞龍騰驤。 -- 出自宋·方回·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 世間善賦梅花者,定皆梅洞諸仙靈。 -- 出自宋·方回·上饒周君夢至梅花洞吟日我家本住晦花洞一陣
- 花發殘香徑雨,月生月落洞庭波。 -- 出自宋·耿镃·西樓
- 默坐香爐煙起伏,喜聞靈洞石崔嵬。 -- 出自宋·黃榦·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 據石漱泉消俗念,捫蘿扣洞挹仙風。 -- 出自宋·黃敏德·太滌洞留題
- 憶昨朝真暫憩留,清宵澒洞乳泉流。 -- 出自宋·黃敏德·太滌洞留題
- 道骨仙風今可想,幽棲巖洞及高明。 -- 出自宋·李燾·岑公洞
- 異日能來見逋客,麻姑碧洞古時天。 -- 出自宋·李覯·送沈秘校
- 絕巘棱層面勢尊,老人巖洞更連軒。 -- 出自宋·李惟德·老人巖
- 二十四峰排玉蒼,天開巖洞若堂堂。 -- 出自宋·林采·登覽
- 白象綠獅呈怪石,神泉深洞隱真仙。 -- 出自宋·林岊·青田巖
- 我尋石門不知處,道人出洞歡相迎。 -- 出自宋·林泳·仙都白鹿歌
- 藥水標題不記年,奇花深洞舊通仙。 -- 出自宋·劉異·游靈巖
- 渺渺桑田注白波,幽幽花洞憶真多。 -- 出自宋·聶致孫·登碧落堂
- 茲山九鎖路曲折,中開五洞棲云煙。 -- 出自宋·裴相如·游洞霄山
- 會散寶珠何處去,碧巖南洞白云堆。 -- 出自宋·秦熺·游茅山題華陽觀
- 諸見若盡,昏霧不生,大智洞然。 -- 出自宋·釋崇岳·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留余亂石龍下蟄,結茲古洞神中刳。 -- 出自宋·釋道常·巖豅寺
- 八十翁翁著繡靴,踏開幽洞笑呵呵。 -- 出自宋·釋法全·頌古十九首
- 三回訪道投子,九度親到洞山。 -- 出自宋·釋慧遠·雪峰和尚贊
- 老檜掛巢時有鶴,亂云藏洞久無仙。 -- 出自宋·釋秘演·游古觀
- 抬你斧,抬你娘,抬上方丈,洞山寧免無根謗。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漢代絲風應自詠,故鄉三洞與誰登。 -- 出自宋·釋文珦·送人歸金華
- 亭傍疎林看石坐,徑穿幽洞繞溪行。 -- 出自宋·釋行海·陪一胡府冬日山行
- 震澤涌山來北岸,華陽連洞到東門。 -- 出自宋·釋贊寧·寄題明月禪院二首
- 壯皇都人杰地靈,窺紫府洞天風月。 -- 出自宋·釋智遇·偈頌二十四首
- 我住四窗夸勝境,今觀八洞恍真棲。 -- 出自宋·汪立中·題寶方洞
- 白鷺水田摩詰畫,桃花溪洞武陵船。 -- 出自宋·王暉·三河道中
- 道院依然無一事,只須空洞養心誠。 -- 出自宋·王遂·宛陵道院成用吳尚書韻
- 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蒼龍。 -- 出自宋·聞九成·洞霄山隱齋
- 椰大能容千古,壺中別有洞天。 -- 出自宋·余謙一·溫陵吳氏瓠齋
- 云嶺嵯峨掛夕陽,含虛南洞更徜徉。 -- 出自宋·張大直·題含虛南洞
- 上應星辰三四點,中藏空洞幾千年。 -- 出自宋·張去華·游七星巖
- 秋水為神玉為骨,片云出洞游虛碧。 -- 出自宋·趙汝湜·贈羽人何授
- 一脈冷冷絕點埃,方池幽洞自瀠洄。 -- 出自宋·趙鎮·題妙庭觀玉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