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1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洞前春水漾桃溪,洞后數(shù)聲青鳥啼。 -- 出自宋·白玉蟾·洞前亭
- 洞靈尊上德。 -- 出自南北·庾信·道士步虛詞 五
- 洞風(fēng)吹戶里。 -- 出自南北·庾信·奉和趙王隱士詩
- 洞浦落遵鴻。 -- 出自南北·庾信·和潁川公秋夜詩
- 洞靈開靜室。 -- 出自南北·庾信·詠畫屏風(fēng)詩 二二
- 洞房花燭明。 -- 出自南北·庾信·和詠舞詩
- 洞口礙橫松。 -- 出自南北·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
- 洞庭鐘鼓。 -- 出自南北·庾信·周大祫歌 昭夏
- 洞晃闉朗眩遙瞪,瘁肌砭髓魂欲殑。 -- 出自明·劉基·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 洞口人無跡,花陰鹿自眠。 -- 出自唐·杜荀鶴·懷紫閣隱者
- 洞里客來無俗話,郭中人到有公情。 -- 出自唐·杜荀鶴·題仇處士郊居(處士棄官卜居)
- 洞口禮星披鶴氅,溪頭吟月上漁船。 -- 出自唐·杜荀鶴·贈溧水(一作漣水)崔少府
- 洞戶隔,憑誰叩。 -- 出自宋·李之儀·千秋歲·萬紅暄晝
- 洞宮云渺渺,花路水漫漫。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送梁道士謁壽州崔大夫
- 洞房燭影在何處,欲寄相思夢不成。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舟行見月
-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經(jīng)。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與道者同守庚申
- 洞庭波色惜不得,東風(fēng)領(lǐng)入黃金尊。 -- 出自唐·陸龜蒙·置酒行
- 洞宮寂寞人不去,坐見月生云母屏。 -- 出自唐·陸龜蒙·洞宮秋夕
- 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yuǎn)人。 -- 出自唐·陸龜蒙·木蘭堂(一作李商隱詩)
- 洞泉分溜淺,巖筍出叢長。 -- 出自唐·司空曙·過終南柳處士
- 洞壑江聲遠(yuǎn),樓臺海氣連。 -- 出自唐·張祜·題杭州天竺寺
- 洞壑穿云,來今往古,知是誰開辟。 -- 出自宋·無名氏·念奴嬌·天工謬巧
- 洞開霞館法虛晨。 -- 出自宋·無名氏·導(dǎo)引·太霄玉帝
- 洞簫聲斷知何處,海山依約五云東。 -- 出自宋·無名氏·導(dǎo)引·霜月苦
- 洞口仙翁。 -- 出自宋·無名氏·浪淘沙·修竹間青松
- 洞天里,一掠蓬瀛,第恐今宵短。 -- 出自宋·無名氏·惜奴嬌·無算
- 洞寶玉杯中,滿酌犀觥。 -- 出自宋·無名氏·萬年歡慢/萬年歡
-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 -- 出自宋·無名氏·拋球樂水龍吟令/拋球樂
- 洞里乾坤世莫知,時聞嘯鶴帶云歸。 -- 出自宋·無名氏·翠微峰
- 洞前九井皆湮沒,唯有荊榛繞廟壖。 -- 出自宋·無名氏·何侯洞
- 洞庭綠橘包甘漿,舊楚黃橙綿作瓤。 -- 出自宋·梅堯臣·得王介甫常州書
- 洞噓蛟鼉腥,廟畫風(fēng)雷異。 -- 出自宋·梅堯臣·浮來山
- 洞庭逢葉下,瀟湘先客飛。 -- 出自宋·梅堯臣·賦秋鴻送劉衡州
- 洞深豈不有神物,朝朝但見云飛還。 -- 出自宋·梅堯臣·和永叔瑯琊山六詠其一歸云洞
- 洞庭朱橘未弄色,襄水錦橙已變黃。 -- 出自宋·梅堯臣·食橙寄謝舍人
- 洞澈物不隔,演漾心所降。 -- 出自宋·梅堯臣·送潘歙州
- 洞庭五月水生寒,盧橘楊梅已滿盤。 -- 出自宋·梅堯臣·送唐紫微知蘇臺
- 洞門雖向扶桑開,洞深不放陽烏入。 -- 出自宋·梅堯臣·和張簿寧國山門六題·朝陽洞
- 洞口水石淺,潺潺瀉綠蒲。 -- 出自宋·梅堯臣·和滕公游穿山洞
- 洞庭且忽焉,孟門終已矣。 -- 出自唐·楊炯·西陵峽
- 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 -- 出自宋·王禹偁·瑯邪山
- 洞黑狂吹雨,峰青冷罩煙。 -- 出自宋·王禹偁·中條山
- 洞鄙三茅隱,山嫌四皓逋。 -- 出自宋·王禹偁·五老峰
-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jīng)霜觸浪困嚴(yán)風(fēng)。 -- 出自南北·吳均·行路難
- 洞號長生宜有主,窩名安樂豈無權(quán)。 -- 出自宋·邵雍·天津弊居蒙諸公共為成買作詩以謝
- 洞里賞花者,天邊泛月人。 -- 出自宋·邵雍·室吟
- 洞天巡。 -- 出自南北·蕭衍·上云樂 金陵曲
- 洞房連閣未消愁。 -- 出自南北·徐陵·雜曲
- 洞戶朱帷垂。 -- 出自南北·徐陵·詠織婦詩
- 洞戶映光絲。 -- 出自隋·江總·攝官梁小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