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在第1個字的詩句
洞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洞府后門人不信,片云鶴鶴是歸仙。 -- 出自宋·陳洵直·歸云洞
- 洞天咫尺樞衣便,抖擻精神為濯纓。 -- 出自宋·陳洵直·冷泉亭
- 洞君一榻為誰懸,云帳苔茵不外傳。 -- 出自宋·陳洵直·石床
- 洞天三釂碧琳腴,大滌峰高躡太虛。 -- 出自宋·陳洵直·舟天柱絕峰
- 洞里金仙十年坐,湛然認得本來心。 -- 出自宋·陳巖·金光洞
- 洞中仙客誰為伴,去去來來自在云。 -- 出自宋·陳巖·云巖洞
-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無儔。 -- 出自宋·陳宗古·游大滌山
- 洞深煙樹碧氤氳,只采靈苗不采薪。 -- 出自宋·戴表元·四明山中十絕·韓采巖
- 洞門何嘗扃,俗客自滅跡。 -- 出自宋·鄧深·山詰石室清坐
- 洞庭知不遠,乘興欲盟鷗。 -- 出自宋·鄧深·別長沙驛渡
- 洞蘿巖桂搴孤芳,月潭風渚儔漁郎。 -- 出自宋·鄧忠臣·考校同文館戲贈子方兼呈文潛
- 洞庭鈞天奏帝鄉,慷慨奮激萬夫行。 -- 出自宋·鄧忠臣·敬次無咎來韻抒寫素懷兼呈文潛天啟伯時仲遠
- 洞庭葉下涼颼颼,凍天頑白凝不流。 -- 出自宋·狄遵度·和渙之深秋月夜書事
- 洞天要比應難比,福地雖同未肯同。 -- 出自宋·杜應然·融州老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
- 洞中石鼎烹云處,此夜還來借榻眠。 -- 出自宋·范師孔·武夷山
- 洞天有天魂兮來,弱水元無跬步隔。 -- 出自宋·方回·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 洞冷斂心歸酒地,閣虛攜眼上詩天。 -- 出自宋·方回·三址年重到紫陽觀
- 洞口迷離春復秋,幾人幽賞賦來游。 -- 出自宋·方日升·桃花洞
- 洞口春深卻無酒,故人相贈以桃花。 -- 出自宋·方暹·仙人橋石刻
- 洞中攜出小桃核,種作碧云千樹花。 -- 出自宋·方翥·乾
- 洞府深沈別有天,暈飛樓閣聳晴煙。 -- 出自宋·馮鋼·淳熙壬寅沿檄游洞天
- 洞府幽深幸許探,危峰削玉與天參。 -- 出自宋·高攀·大滌洞天留題
- 洞角丹砂吐錦云,龜毛鉛彩瑞氤氳。 -- 出自宋·古汴高士·煉丹臺
- 洞深云氣冷,池淺鹿行潭。 -- 出自宋·顧逢·題善寺
- 洞天三十六,大滌影猶希。 -- 出自宋·顧逢·送徐閻二游洞霄
- 洞天無別景,於此日逍遙。 -- 出自宋·郭印·云溪雜詠
- 洞門初不鎖,俗客豈容登。 -- 出自宋·郭印·張持道生辰三首
- 洞兮既清幽,且盡人子志。 -- 出自宋·郭印·題李彥澤紫云洞
- 洞天宮中清無塵,紛紛霏霏翔五云。 -- 出自宋·何處厚·游洞霄
- 洞中天地別,物外圣凡分。 -- 出自宋·何林·大滌洞天留題
- 洞徹中開隱籟傳,虛通遠映飛光鑠。 -- 出自宋·何子舉·靈巖
- 洞簫吹徹東方白,玉兔還留不夜光。 -- 出自宋·何子舉·清渭八景·高村夜月
- 洞口桃花春水滿,峰頭槲葉夕陽低。 -- 出自宋·侯蕃·漁樵
- 洞里道人心快快,云間游子自翩翩。 -- 出自宋·胡宏·吳承遠譏登山
- 洞霄真境逾前聞,青山九鎖仙塵分。 -- 出自宋·胡榘·洞霄紀游
- 洞門無鎖白云深,同日閑表一問津。 -- 出自宋·胡梅所·桃園
- 洞猿窣窣循墻過,幾上偷翻貝葉經。 -- 出自宋·黃初庵·題靈鷲寺
- 洞天三十六,此地屬苕南。 -- 出自宋·黃子安·大滌洞
- 洞庭生白波,隴首起黃云。 -- 出自宋·晃沖之·次韻朱少章蘆橋柳橋二首
- 洞中煙鎖五云樓,洞口寒泉今古流。 -- 出自宋·江逌·烏君山
- 洞門春風刮人面,其中安若溫如蒸。 -- 出自宋·蔣祺·暖谷詩
- 洞外僧藍侵斗漢,澗邊人跡隔仙凡。 -- 出自宋·金靖·題呂公巖
- 洞外煙云膚寸合,洞中冰雪百尋飛。 -- 出自宋·金履祥·洞山十詠·冰壺洞
- 洞泉噴薄雨鳴霤,竹石參差風繞楹。 -- 出自宋·金履祥·洞山十詠·椒庭
- 洞府高深對月開,長疑底里閟龍雷。 -- 出自宋·金履祥·洞山十詠·朝真洞
- 洞房佳氣比椒蘭,刑至工夫自古難。 -- 出自宋·金履祥·用韻贈小張兄新娶
- 洞杳多云氣,崖高易夕陽。 -- 出自宋·黎宙·游金精山
- 洞外蟠花開錦繡,巖前石溜漱瓊琚。 -- 出自宋·李燾·靈云巖
- 洞戶漏夕月,木罅生□陽。 -- 出自宋·李建中·澹山巖
- 洞門不閉日空虛,云去云來何定居。 -- 出自宋·李堪·玉田八景·藍洞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