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在第11個字的詩句
泉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休尋輦轂紛華夢,且作林泉自在人。 -- 出自宋·韓元吉·次韻趙文鼎同游鵝石五首
- 隔林布谷如相應,更酌丹泉為少留。 -- 出自宋·韓元吉·勸耕至赤松山
- 清時得路每投閒,垂上甘泉玉筍班。 -- 出自宋·韓元吉·故運使直閣少聊劉公挽詞
- 妙齡嘉譽滿東東,曉接甘泉豹尾中。 -- 出自宋·韓元吉·劉子宣侍郎挽詞
- 凌空怪石如旗豎,噴壑清泉作練飛。 -- 出自宋·韓元吉·山橋
- 空恨恨,何人熱惱,卻憶冷泉掬。 -- 出自宋·劉辰翁·霓裳中序第一·銀河下若木
- 瀑簾洞下真官老,占斷林泉是此峰。 -- 出自明·袁宏道·登華
- 葛絲茸茸春雪體,深澗擇泉清處洗。 -- 出自唐·鮑溶·采葛行
- 山蒸陰火云三素,日落溫泉雞一鳴。 -- 出自唐·鮑溶·溫泉宮
- 白蛇初斷路人通,漢祖龍泉血刃紅。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大澤
- 出師不聽忠臣諫,徒恥窮泉見子胥。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吳宮
- 南中紙價當日貴,只恐貪泉成墨池。 -- 出自宋·蘇渙·贈零陵僧(一作懷素上人草書歌)
- 慚無牒訴煩敲撲,喜有林泉數(shù)往還。 -- 出自唐·朱長文·疊嶂樓有懷吳門
- 乍親冠蓋談諧少,久住林泉骨自清。 -- 出自宋·丁謂·贈方江二君
- 黃龍甘露誠難擬,泰峙甘泉豈足稱。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冬至
- 僧房宿鳥棲簾外,客館鳴泉過枕前。 -- 出自宋·夏竦·崇勝寺
- 知公幾案常豐暇,詩思如泉日夜生。 -- 出自宋·韓維·再和二首
- 密藏幽谷梅千樹,散走鳴泉竹萬竿。 -- 出自宋·韓維·和詹叔游廬山見寄
- 禪心皎月通宵靜,詩思寒泉徹底清。 -- 出自宋·韓維·寄題曹大夫棲真堂
- 日長知道游車倦,自汲新泉喚飲茶。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舊家丹灶何人葛,今日簾泉阿姥黃。 -- 出自宋·葛長庚·鷓鴣天·雨過山花向晚香
- 老仙一去無消息,只有飛泉落佩聲。 -- 出自宋·方岳·又和晦翁棹歌
- 中臺星拆何曾識,祗識龍泉動斗牛。 -- 出自宋·方岳·堪笑
- 人間無處著我輩,只可飛泉蘚石邊。 -- 出自宋·方岳·寄題趙德成東巖
- 石亭老入維摩室,三尺流泉長掛壁。 -- 出自宋·方岳·胡道士山房聽琴
- 莫驚池里尋常滿,一井清泉是上源。 -- 出自唐·姚合·詠盆池
- 我今誓死環(huán)墻內(nèi),夏絕涼泉。 -- 出自元·馬鈺·采桑子 誓死赤腳,夏不飲水,冬不向火
- 完備因緣,故述之我有林泉興,君無補缺心。 -- 出自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 道友堅留住冬圣地,西北有缺,
- 門頭村里好為家,文藝源泉豈浪跨。 -- 出自·老舍·致郭老
- 高僧九十聲如罄,日飲清泉伴古松。 -- 出自·老舍·清水寺訪大西上人
- 材堪五鳳難為用,根到九泉終不枉。 -- 出自明·李東陽·學士柏
- 郎君門地清如水,不待平泉石已醒。 -- 出自明·李東陽·游白秉德西園次韻
- 服之身體飄輕鴻,積金澗泉東復東。 -- 出自宋·鄧林·陶通明
- 繁華一去江南遠,閑汲山泉自煮茶。 -- 出自元·高明·題孟宗振惠麓小隱(宗振,孟后之裔)
- 風吹白芝晚易老,云帶紫泉秋不枯。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洞庭山
- 灌花移石不辭勤,苔潤流泉雨后新。 -- 出自明·高啟·和王耕云與愚庵倡和詩二首
- 中天有洞遺珠纓,我昔酌泉探幽清。 -- 出自宋·晁說之·比日風雨甚異山下人云此六月龍會時也中頂有
- 細教科樹鳥聲樂,遠使疏泉山影浮。 -- 出自宋·晁說之·感事詩寄韓侍郎
- 自憐有母今塵土,持到黃泉喚不應。 -- 出自宋·鄭會·陳舍人送蒲萄
- 龜銜甘露爭先到,鳳吸醴泉隨后來。 -- 出自宋·謝枋得·絕粒偶書二首
- 欲建鼓旗無氣力,喚起龍泉改委。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過眼光陰駛
- 扶犂甘雨祥風里,占籍廉泉讓水間。 -- 出自宋·劉克莊·又和八首
- 蛟潭雩祀稀曾講,蟹井靈泉亦未迎。 -- 出自宋·劉克莊·夏旱四首
- 可憐袞斧忠邪學,僅向甘泉扈屬車。 -- 出自宋·劉克莊·待制趙公伯泳哀詩二首
- 傳聞近事堪悲慨,說向重泉亦皺眉。 -- 出自宋·劉克莊·挽鄭子敬都承二首
- 封高四尺寧從險,穴錮三泉豈不愚。 -- 出自宋·劉克莊·戲題山庵二首
- 鬳翁同灑遺弓淚,猶記甘泉□□隨。 -- 出自宋·劉克莊·和竹溪懷樗庵二首
- 參天老竹當門碧,盡日寒泉繞舍流。 -- 出自宋·劉克莊·小梓人家
- 兩崖古樹千般色,一井寒泉數(shù)丈冰。 -- 出自唐·李涉·題招隱寺即戴颙舊宅
- 題詩片石侵云在,洗缽香泉覆菊流。 -- 出自唐·趙嘏·送僧歸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