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在第7個字的詩句
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五嶺皆培霡,三江為涔蹄。 -- 出自明·楊基·望南岳
- 水性日就下,大江日東馳。 -- 出自明·楊基·舟中有感
- 瘴地收蠻后,煙江棹槳過。 -- 出自明·楊基·觀宜春侯旋師
-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 -- 出自清·厲鶚·百字令 月夜過七里灘
- 晚檜清蟬咽,寒江白鳥飛。 -- 出自唐·齊己·酬微上人
- 楚雪連吳樹,西江正北風。 -- 出自唐·齊己·送人下第東歸,再謁舊主人
- 玉壘峨嵋秀,岷江錦水清。 -- 出自唐·齊己·酬西川楚巒上人卷
- 聞君收在芙蓉江,日斗鮫人織秋浦。 -- 出自唐·齊己·還人卷
- 舟子相呼起,長江未五更。 -- 出自唐·齊己·江行早發
- 楚寺新為客,吳江舊看潮。 -- 出自唐·齊己·殘秋感愴
- 高韻雙懸張曲江,聯題兼是孟襄陽。 -- 出自唐·齊己·題玉泉寺
- 夫子垂竿處,空江照古臺。 -- 出自唐·齊己·嚴陵釣臺
- 相見又相別,大江秋水深。 -- 出自唐·長孫佐輔·杭州秋日別故友
- 越巖森其前,浙江漫其后。 -- 出自唐·崔融·登東陽沈隱侯八詠樓
- 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復春。 -- 出自唐·于武陵·南游有感
- 采蓮去,月沒春江曙。 -- 出自唐·李康成·采蓮曲
- 連廟魂棲望,飄江字繞巴。 -- 出自唐·吳融·追詠棠梨花十韻
- 鏟土樓臺構,連江雉堞籠。 -- 出自唐·吳融·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
- 楚野平千里,吳江曲一邊。 -- 出自唐·孫魴·題梅嶺泉
- 云日散朝陰,清江更一臨。 -- 出自宋·王珪·即事
- 寒漏三更急,秋江萬里橫。 -- 出自宋·王珪·金陵會月
- 外戶人無閉,浮江獸已行。 -- 出自唐·趙冬曦·陪張燕公行郡竹籬
- 遠樹煙間沒,長江地際搖。 -- 出自唐·王琚·自荊湖入朝至岳陽奉別張燕公
- 層褵無曳云,空江有寒月。 -- 出自明·王景·送別
- 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 出自唐·鄭愔·采蓮曲
- 江闊水復急,過江常苦遲。 -- 出自唐·楊諫·贈知己
-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 -- 出自唐·李嘉祐·贈王八衢
- 遷客投於越,臨江淚滿衣。 -- 出自唐·李嘉祐·至七里灘作
-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 -- 出自唐·皇甫曾·遇風雨作(一作權德輿詩)
- 永愿依勝侶,清江乘度杯。 -- 出自唐·徐浩·寶林寺作
-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煙。 -- 出自唐·皇甫冉《·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
- 歌竟鼓楫去,三江多客愁。 -- 出自唐·薛據·泊震澤口
- 何處看離恨,春江無限沙。 -- 出自唐·張眾甫·送李司直使吳(得家花斜沙字,依次用)
-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魚。 -- 出自唐·張南史·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
- 爭如錦水派繁江,孤根擢翠葩分膩。 -- 出自宋·王益·新繁縣東湖瑞蓮歌
- 層阜繞襟帶,澄江見毫發。 -- 出自宋·謝絳·雙松亭
- 此行況秋色,碧江襟袖涼。 -- 出自宋·鄭獬·送呂稚卿郎中奉使江西
- 碧草已堪翦,長江二月頭。 -- 出自宋·鄭獬·江行
- 蒿里閟春色,桐江流哭聲。 -- 出自宋·強至·哭王仲密四首
- 夫子詞源涌大江,相逢早覺片心降。 -- 出自宋·強至·答章傳道二首
- 北圃人來,傳道江梅,依稀芳姿,數枝新發。 -- 出自宋·王詵·黃鶯兒·多情春意憶時節
- 誰把瑤林,閑拋江岸。 -- 出自宋·許將·惜黃花·雁聲晚斷
- 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 出自宋·舒亶·菩薩蠻·畫船搥鼓催君去
- 玉壘山橫雪,羅江水映綿。 -- 出自宋·范祖禹·送趙清憲入蜀
- 月底蓬門,一株江樹,悲蟲鳴夜。 -- 出自宋·吳則禮·水龍吟·秋生澤國
- 且當澆渴心,長江岌翻動。 -- 出自宋·吳則禮·次子仁贈永翁韻
- 麾蓋飛迎過靄,江濱響振歌喉,拚醉又何求。 -- 出自宋·劉望之·水調歌頭·勸子一杯酒
- 竹寺青燈永夜,江城黃葉高秋。 -- 出自宋·向滈·西江月·竹寺青燈永夜
- 看你飄零,不似江南客。 -- 出自宋·王質·一斛珠·寒江凝碧
- 蜀江東下接襄江,總是當年蔽芾棠。 -- 出自宋·張栻·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