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在第4個字的詩句
江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我生大江東,與江不相識。 -- 出自宋·陳文蔚·石潭道中追賦大江
- 浩蕩春江洗客愁,歌聲欸乃發中流。 -- 出自宋·陳文蔚·庚戌春下鄱陽舟中諸作·解舟汭口
- 晚渡滄江口,路入青山曲。 -- 出自宋·陳峴·宿董山寺
- 袞袞長江浸落暉,水流不盡覺云移。 -- 出自宋·陳巖·望江亭
- 行遍西江路,來游南岳山。 -- 出自宋·陳元晉·贈歐陽承務
- 不及吳江橋上望,水晶宮里揖嫦娥。 -- 出自·陳遠·吳江太湖笠澤虹橋
- 譜系通江左,家聲愧洛中。 -- 出自宋·程旸·團練統制程公全哀挽
- 所子長江天際來,中流有山何壯哉。 -- 出自宋·程卓·游金焦二山
- 直望漢江三百里,一條如線下洋州。 -- 出自宋·崔覲·句
- 卻離大江水,還家整歸舟。 -- 出自宋·崔鶠·和老人觀牧圖
- 渺渺連江雨,微微到面風。 -- 出自宋·崔子方·江上逢晁適道
- 君不見江南琴師海與聰,誰與傳者夢溪公。 -- 出自宋·戴表元·聽琴行贈沈秀才
- 萬里滄江鷗浩蕩,千年城郭鶴翩躚。 -- 出自宋·戴仁杰·題汪水云詩卷
- 我行半江海,空飛杳無跡。 -- 出自宋·鄧牧·九鎖山十詠·仙人隱跡
- 惟進對江村,所寓隘茅宇。 -- 出自宋·鄧深·鄉人禱雨有應時寓烏石
- 云隨渡江風,身著千巖里。 -- 出自宋·鄧深·探禹穴
- 送別邗江路,梅花作暮愁。 -- 出自宋·丁木·次韻何安節撫機
- 幽廬對江山,逸興寄鉛槧。 -- 出自宋·杜范·湯南萬求詩贈別遂用其和韓總卿韻
- 招招浙江渡,激激風吹衣。 -- 出自宋·杜范·送趙寬堂二首
- 得官涪江上,距家才百刀。 -- 出自宋·度正·奉別唐寺丞丈一首
- 正生沱江濱,飲啄同一波。 -- 出自宋·度正·寄襄陽楊侍郎三丈
- 六龍渡江念幽遠,賜之貢額令選充。 -- 出自宋·度正·送張義立制干赴闕探韻得東字
- 寂寞涪江上,聞風意已降。 -- 出自宋·度正·哀通泉李僉判
- 族姓源江左,來歸禹外家。 -- 出自宋·度正·金堂涂恭甫奉其母夫人謝氏還山為賦挽詩一章
- 湛湛長江楓,落葉逝流水。 -- 出自宋·方回·秀亭秋懷十五首
- 七年困江國,脫身走故里。 -- 出自宋·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 漫浪桐江一把麾,往來今積十年詩。 -- 出自宋·方回·春晚雜興十二首
- 如何彼江生,賦此以為恨。 -- 出自宋·方回·擬詠貧士七首
- 先聲到江東,庶亦有旌別。 -- 出自宋·方回·送前歙黟楚□□五首
- □□湘江潔,名應岳麓齊。 -- 出自宋·方回·送劉仲鼎瀏陽教四首
- 不料湓江上,題詩送晚春。 -- 出自宋·方回·晚春客愁五絕
- 不是此江故盤屈,雪濤何得詫吳蠻。 -- 出自宋·方回·泛浙江二首
- 辜負桐江好山水,花開葉落十秋春。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董君讀予詩稿
- 八月濤江五月湖,畫圖一見粟生膚。 -- 出自宋·方回·次韻閻學士靖軒贈受益山居二首
- 西浙東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聞。 -- 出自宋·方回·寄劉伯宜南昌
- 妙處千江分明月,飄然六合點飛鴻。 -- 出自宋·方回·寄贈集虛孟高士
- 乘傳來江表,觀風遍斗南。 -- 出自宋·方回·送程侍御二首
- 悠悠桐江水,寓廬十二年。 -- 出自宋·方回·八月十五日二十日兩至南山飲瀟灑亭
- 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 -- 出自宋·方回·示長兒存心
- 子去桐江路,諸生迓水濱。 -- 出自宋·方回·送嚴陵汪學正巽元并寄趙賓旸
- 憶泛桐江水,真成照膽清。 -- 出自宋·方回·喜趙賓旸至次韻舟行二首
- 自浙而江淮,北理彭城船。 -- 出自宋·方回·再送王圣俞戴溪
- 居民汲江水,上下幾千尺。 -- 出自宋·方回·初二日甲子雨阻風自次韻
- 腸倒三江洗,詩憑萬口鐫。 -- 出自宋·方回·次韻張仲實讀予近稿
- 悠悠桐江水,父老至今言。 -- 出自宋·方回·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 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 -- 出自宋·方回·十月七日早起
- 漁父橫江竹為斷,照夜紛紜燈火亂。 -- 出自宋·方回·松江使君張周卿致泖口蟹四十輩
- 楚雨三江外,吳云五嶺頭。 -- 出自宋·方回·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
- 朝為練江吟,暮為練江吟。 -- 出自宋·方回·題劉養晦練江并序文炳
- 維茲九江路,巴蜀通大驛。 -- 出自宋·方回·喜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