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在第2個(gè)字的詩句
江在第二個(gè)字的詩句
- 贛江風(fēng)雪迷漫處。 -- 出自·毛澤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 滄江夜來雨,真宰罪一雪。 -- 出自唐·杜甫·喜雨
- 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 -- 出自唐·杜甫·白帝
- 大江東流去,游子去日長(zhǎng)。 -- 出自唐·杜甫·成都府
- 錦江春色逐人來,巫峽清秋萬壑哀。 -- 出自唐·杜甫·諸將五首
-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風(fēng)濤。 -- 出自唐·杜甫·渡江
- 倚江楠樹草堂前,故老相傳二百年。 -- 出自唐·杜甫·楠樹為風(fēng)雨所拔嘆
- 大江蟠嵌根,歸海成一家。 -- 出自唐·杜甫·柴門
- 清江白日落欲盡,復(fù)攜美人登彩舟。 -- 出自唐·杜甫·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
- 蒼江魚子清晨集,設(shè)網(wǎng)提綱萬魚急。 -- 出自唐·杜甫·又觀打魚
- 大江秋易盛,空峽夜多聞。 -- 出自唐·杜甫·秋野五首
- 滄江白發(fā)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 出自唐·杜甫·見螢火
- 西江使船至,時(shí)復(fù)問京華。 -- 出自唐·杜甫·溪上
- 蒼江多風(fēng)飆,云雨晝夜飛。 -- 出自唐·杜甫·水檻
- 九江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 -- 出自唐·杜甫·所思
- 楚江巫峽冰入懷,虎豹哀號(hào)又堪記。 -- 出自唐·杜甫·相和歌辭·前苦寒行二首
- 小江還積浪,弱纜且長(zhǎng)堤。 -- 出自唐·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
- 濟(jì)江元自闊,下水不勞牽。 -- 出自唐·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
- 九江春草外,三峽暮帆前。 -- 出自唐·杜甫·游子
-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臨秦。 -- 出自唐·杜甫·太歲日
- 寒江流甚細(xì),有意待人歸。 -- 出自唐·杜甫·夜宿西閣,曉呈元二十一曹長(zhǎng)
- 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 出自唐·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
- 清江下龍門,絕壁無尺土。 -- 出自唐·杜甫·龍門閣
- 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班。 -- 出自唐·杜甫·滕王亭子
- 大江動(dòng)我前,洶若溟渤寬。 -- 出自唐·杜甫·水會(huì)渡
- 曲江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fēng)濤,游子空嗟垂二毛。 -- 出自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
- 外江三峽且相接,斗酒新詩終日疏。 -- 出自唐·杜甫·寄岑嘉州(州據(jù)蜀江外)
- 錦江元過楚,劍閣復(fù)通秦。 -- 出自唐·杜甫·謁先主廟(劉昭烈廟在奉節(jié)縣東六里)
- 桂江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 出自唐·杜甫·千秋節(jié)有感二首(八月二日為明皇千秋節(jié))
- 護(hù)江盤古木,迎棹舞神鴉。 -- 出自唐·杜甫·舟泛洞庭(一作過洞庭湖)
- 九江閣上扶頭。 -- 出自宋·辛棄疾·西江月·貪數(shù)明朝重九
- 笑江州、司馬太多情,青衫濕。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落日蒼茫
- 記江湖十載,厭持旌纛。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漢節(jié)東南
- 似江左、風(fēng)流謝安。 -- 出自宋·辛棄疾·太常引·君王著意履聲間
- 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 -- 出自宋·辛棄疾·沁園春 帶湖新居將成
- 截江組練驅(qū)山去,鏖戰(zhàn)未收貔虎。 -- 出自宋·辛棄疾·摸魚兒 觀潮上葉丞相
- 曲江畫橋。 -- 出自宋·辛棄疾·婆羅門引·落星萬點(diǎn)
- 春江雪、一枝梅秀。 -- 出自宋·辛棄疾·惜奴嬌·風(fēng)骨蕭然
- 笑江頭、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送湯朝美司諫自便歸金壇
- 把江山好處付公來,金陵帝王州。 -- 出自宋·辛棄疾·八聲甘州 把江山好處付公來
- 入江海曾約。 -- 出自宋·辛棄疾·蘭陵王 賦一丘一壑
-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 出自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 九江地卑濕,四月天炎燠。 -- 出自唐·白居易·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
- 曲江有病客,尋常多掩關(guān)。 -- 出自唐·白居易·酬吳七見寄
- 九江十年冬大雪,江水生冰樹枝折。 -- 出自唐·白居易·放旅雁 元和十年冬作。
- 西江風(fēng)候接南威,暑氣常多秋氣微。 -- 出自唐·白居易·秋熱
-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 -- 出自唐·白居易·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zèng),
- 渡江一葦載,入洛五丁推。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因
- 曲江柳條漸無力,杏園伯勞初有聲。 -- 出自唐·白居易·曲江早春
-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fēng)。 -- 出自唐·白居易·答夢(mèng)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