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在第7個字的詩句
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羽扇搖風(fēng)卻珠汗,玉盆貯水割甘瓜。 -- 出自唐·李頎·夏宴張兵曹東堂
- 玉勒回時沾赤汗,花騣分處拂紅纓。 -- 出自唐·楊巨源·觀打球有作
- 劍文夜如水,馬汗凍成霜。 -- 出自唐·李益·從軍有苦樂行 時從司空魚公北征。
- 五色毫揮成渙汗,百寮班下獨從容。 -- 出自唐·李頻·賀同年翰林從叔舍人知制誥
-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 出自南北·南北無名·木蘭辭
- 流珠噴沫躞蹀,汗血流紅。 -- 出自唐·毛文錫·接賢賓·香韉鏤襜五色驄
- 論功顧我常流汗,好事煩君為拂塵。 -- 出自宋·韓維·答杜孝錫觀鄉(xiāng)老堂
- 脫裳掛木杪,喘汗如漿翻。 -- 出自宋·徐照·登東寶山僧舍
- 畏熱如畏虎,悸汗流浹背。 -- 出自宋·方岳·秋熱
- 牢籠兩下,樓乘汗漫,橋枕清漪。 -- 出自宋·百蘭·雨中花/夜行船
- 人問著,覺渾身汗流,失措張惶。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山侗昔日
- 試看鋤田日午,汗滴禾苗。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示同流
- 土爾扈特部,昔汗阿玉奇,今來渥巴錫,明背俄羅斯。 -- 出自清·乾隆·伊犁將軍奏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率全部歸順詩事
- 是時病初間,背汗仍未收。 -- 出自明·陳憲章·冬夜
- 攄虹宮棟宇,流汗程斧斤。 -- 出自宋·晁說之·書事學(xué)謝康樂
- 顧瞻忽眩晃,冷汗如潑水。 -- 出自宋·劉克莊·南山感舊
- 玉為肌骨涼無汗,云作衣裳皺不開。 -- 出自宋·曾幾·福帥張淵道送荔子
- 鄙夫何足數(shù),愧汗沾霜須。 -- 出自宋·曾幾·紹興帥相湯公會五客蓬萊閣登望海亭屬某賦詩
- 擔(dān)血僮破領(lǐng),鞍汗馬濡膊。 -- 出自宋·文同·大熱過散關(guān)因寄里中友人
- 冠帶坐大暑,顙汗常涓涓。 -- 出自宋·文同·夏日閑書墨君堂壁二首
- 騎云氣兮超遙,汗漫下上兮昌羊以遨。 -- 出自宋·洪咨夔·廬山五猗
- 追思嚮踐歷,媿汗曾未停。 -- 出自宋·蔡襄·過皇甫侍郎
- 及至洛水濱,揮汗復(fù)疇昔。 -- 出自宋·張舜民·度秦嶺
- 萬歲聲呼天可汗,擎天一柱惟付準(zhǔn)。 -- 出自元·楊維楨·澶淵行
- 畫扇香收,羅巾汗濕,愁是云兜醉后回。 -- 出自元·張翥·沁園春 次韻李元之廳董氏雙弦
- 赤日背欲裂,白汗灑如雨。 -- 出自元·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 鐵衣自舉石馬汗,一夕犛庭轉(zhuǎn)戰(zhàn)歸。 -- 出自明·王世貞·題仙巖文丞相祠
-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fēng)來暗香暖。 -- 出自唐·孟昶·避暑摩訶池上作
- 王澤乍聞譚渙汗,國風(fēng)那得話玄微。 -- 出自唐·齊己·謝王詹事垂訪
- 回鞍拂桂白,赪汗類塵紅。 -- 出自唐·庾抱·驄馬
- 落釵仍掛鬢,微汗欲銷黃。 -- 出自唐·梁锽·美人春臥
- 解帶蔭廣廈,膚汗發(fā)如沐。 -- 出自宋·強至·橫溪回道中作
- 虹梁引層構(gòu),血汗出奇駒。 -- 出自宋·范祖禹·寄題潁昌王氏巽亭二首
- 沉瓜冷出井,澆汗暖注湯。 -- 出自宋·吳則禮·吳山寺汛
- 有齊先祭潔,薄汗展衣香。 -- 出自宋·吳泳·挽王夫人
- 初疑丙吉車茵汗,又似微生乙得時。 -- 出自宋·鄭剛中·南方紫笑粗葉大花人稱其香予但聞其如酒敗醯
- 今晨始能來,羞汗沾濡。 -- 出自宋·王灼·再游云靈
- 郗扇雖交更揮汗,嵩車才出輒成霖。 -- 出自宋·鄧肅·再和宰公二首
- 齒決今莫遂,啜汗老所快。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持弧褦襶子,雨汗亦良愧。 -- 出自宋·曹勛·小三郎試院高捷喜成四韻
- 驚魂欲違干,駭汗屢灑膺。 -- 出自宋·李流謙·偶連日食雞夜夢有截一支者頗憐之有謂予言雞
- 口伐奇謀讋可汗,歸來猶著侍臣冠。 -- 出自宋·李洪·送范至能帥桂林
- 三誦故人書,慙汗幾欲溜。 -- 出自宋·樓鑰·攻媿齋
- 誦之百寮上,慙汗幾被面。 -- 出自宋·樓鑰·送楊廷秀秘監(jiān)赴江東漕
- 熟視乃鄙作,愧汗幾拭巾。 -- 出自宋·趙蕃·寄李晦庵
- 茫茫九衢內(nèi),白汗沾紅塵。 -- 出自宋·葉適·送戴料院
- 迅商呼不來,午汗如翻漿。 -- 出自宋·魏了翁·夏港僧舍
- 所以見君子,羞汗如隕珠。 -- 出自宋·程公許·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 閱此帖焉,對于汗青。 -- 出自宋·岳珂·呂居仁瞻仰收召二帖贊
- 天巧呈露風(fēng)期汗漫。 -- 出自宋·岳珂·黃魯直詩稿帖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