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求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自言不喜讀兵法,智略何必求孫吳。 -- 出自宋·司馬光·將軍行
- 茂陵多病後,懶盡琴心,無復求凰與同調。 -- 出自元·元好問·洞仙歌 超化蘸碧軒得欽叔書,有相調之語,
- 信夫人之好道,愛云山以幽求。 -- 出自唐·陳子昂·山水粉圖
- 世人若要煉金丹,只去身中求藥草。 -- 出自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茍。 -- 出自宋·白玉蟾·安分歌
- 聞說建寧人好善,特來此地求衣飯。 -- 出自宋·白玉蟾·云游歌
- 當年染罷八角芒,金闕上章求放逸。 -- 出自宋·白玉蟾·筆架山
- 東巖鑿石取金卯,西巖掘土求瓊葳。 -- 出自明·劉基·二鬼
- 酒罷燕歌竟歇,途窮趙瑟難求。 -- 出自清·陳維崧·過馮唐故里
- 切勸學人,悟取靈臺,休得外求。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切勸學人
- 歸運且宜斟酌,富貴功名,造求非道。 -- 出自宋·無名氏·青門引 題古陽關 靜齊至正直記卷一
- 近年建安所出勝,天下貴賤求呀呀。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
- 兔毛紫盞自相稱,清泉不必求蝦蟆。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
- 毛氏穎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 出自宋·梅堯臣·重賦白兔
- 或往學而喪生,復里糧其安求。 -- 出自宋·晁補之·追和陶淵明歸去來辭
- 從公請礪歸作硯,聞公嘗諫求邊功。 -- 出自宋·晁補之·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為東坡公出所
- 誰為此者君名之,其說不煩求我詩。 -- 出自宋·晁補之·題李偁推官頤齋
- 借牛使河此圣時,強飲不須求馬玉。 -- 出自宋·晁補之·用谷字韻答提刑毅父治河橋
- 妄想不須強滅,真如何必希求。 -- 出自宋·張伯端·西江月·妄想不須強滅
- 付與兒孫,只將方寸,此外無求百不憂。 -- 出自宋·陳著·沁園春·月旦評中
- 公移急甚擘張弩,私系甚如求破家。 -- 出自宋·陳著·偶成寄吳竹修
- 如登彼岸惟有筏,中流敢舍求他材。 -- 出自當代·錢鐘書·剝啄行
- 政是垂頭蹋翼時,不免向君求此物。 -- 出自唐·顧況·剡紙歌
- 紫書分付與青鳥,卻向人間求好花。 -- 出自唐·顧況·梁廣畫花歌
- 萬里名聞漢天子,內府鑄金求騄駬。 -- 出自宋·張耒·天馬歌
- 幾思狐白易絮纊,羞褫舊服求新夾。 -- 出自宋·張耒·赴亳州教官次韻和中書錢舍人及亳州守晁美叔
- 昔惠我以好音,忽遠去而莫求。 -- 出自宋·張耒·和歸去來詞
- 功名有命何足求,富貴無常求亦乍。 -- 出自宋·張耒·贈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
- 卜鄰丈室聽談禪,更問老農求學稼。 -- 出自宋·張耒·贈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
- 入嶺中而登玉峰,極閟絕而求翠茸。 -- 出自唐·元結·演興四首·閔嶺中
- 世人易合復易離,故交棄置求新知。 -- 出自唐·皇甫冉·寄劉方平
- 高堂食飲豈無棄,愿從犬彘求其余。 -- 出自宋·王令·餓者行
- 卒無柯柄尚棄置,懶乞月桂求嬋娟。 -- 出自宋·王令·八檜圖
-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皇。 -- 出自漢·司馬相如·琴歌二首
- 后來二女褰繡簾,扶出細兒求乞添。 -- 出自明·解縉·戲筆賣魚歌為陳檢討題
- 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亞相求大名。 -- 出自宋·蘇渙·贈零陵僧(一作懷素上人草書歌)
- 嘆往復,是八千馀里,畢竟何求。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道友徐司判
- 清貧志,且隨緣度日,誓不貧求。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陳公王先生
- 深知我,南柯夢斷,心上別無求。 -- 出自元·丘處機·滿庭芳 述懷
- 設云無乃孤名也,卻是刻舟求劍人。 -- 出自清·乾隆·笑題明月池
- 一朝有疾莫肯視,此意豈尚求爾存。 -- 出自宋·蘇洵·自尤
- 城中見山如見畫,剛可仿佛求形模。 -- 出自明·李東陽·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
- 驚時莫問歸巢燕,贈別愁聞求友鶯。 -- 出自宋·陳普·贈清叟行
- 心緣身外境,法相本常存,若求無生理,先明取善根。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孤云野鶴笑龍吟,扣寂希夷求妙旨。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棲真大道於南北,清凈之間求愛力,堅持雅志窮諸識。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鶯狂猶妄起羞口,蝶老未知求放心。 -- 出自宋·曾豐·晚春告游人
- 逢時頗欲見行事,豈但持作求魚筌。 -- 出自明·高啟·送貢士會試京師
- 弓旌招莫返長往,爐灶壞方求大還。 -- 出自宋·劉克莊·用韻題卓刑部樂山樓
- 辛苦風濤白首期,得珠卻恨求珠時。 -- 出自唐·李涉·六嘆(集已載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