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在第7個字的詩句
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欲續豐碑語,含毫恨不才。 -- 出自唐·劉廓·楊岐山
- 解印鴛鴻內,抽毫水石中。 -- 出自唐·無可·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
- 白虛光里,更無毫發間隔。 -- 出自元·許有壬·念奴嬌 汴中見寄
- 笑六代封疆,一毫無展。 -- 出自元·許有壬·齊天樂 天津橋次韻
- 待將濡墨染霜毫,緘情 -- 出自元·沈禧·踏莎行 香頰啼痕
- 襟懷灑落絕纖毫。 -- 出自元·覺達·鷓鴣天 贊舉公 泰山志卷十八,載長清縣靈嚴
- 醉模糊、信手揮毫。 -- 出自元·許古·行香子·秋入鳴皋
- 就雪蟻浮香,眉毫舒彩,莫放杯空。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 壽崔子文
- 功與行,但欠絲毫,上界未容我。 -- 出自元·宋德方·雨霖鈴 同前案此首未注名,但其前一首則注
- 大納乾坤,小入毫毛里。 -- 出自元·潛真子·蘇幕遮 不因師指,此事難知。道要玄微
- 清景摹乘興,含毫浴硯坳。 -- 出自近代·陳三立·庸庵用游半淞園韻見懷次答
- 洗盞愁驚醉,摛毫瘦耐吟。 -- 出自宋·林季謙·春暮
- 維揚輭縠云英,毫郡輕紗若蟬翼。 -- 出自宋·張詠·筵上贈小英
- 推致無窮中,秋毫共飄瞥。 -- 出自宋·宋庠·登大明寺塔
- 束笴聞民悅,丹毫絕吏猜。 -- 出自宋·宋庠·送比部馬員外二浙提點刑獄
- 法集超初地,工毫構妙緣。 -- 出自宋·宋庠·有釋子以禪會圖貺余者此圖即今駙馬都尉李公
- 對敵何曾挫一毫,避人堪笑卻成逃。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王司理二首
- 花箋暈淺紅,霜毫脫毛兔。 -- 出自宋·釋道璨·紀夢
- 刺齒搜新句,濡毫寫短箋。 -- 出自宋·趙汝鐩·不眠
- 縱酒長違俗,揮毫自出群。 -- 出自宋·方鳳·寄吳善父
- 鼠須固微細,兔毫亦尋常。 -- 出自宋·孔武仲·猩猩毛筆與黃魯直同賦
- 醉中衡華皆秋毫,肯復刺眼事錐刀。 -- 出自宋·孔武仲·城上亭二首
- 奈何不勇決,一毫輒絆留。 -- 出自宋·蔡肇·次韻王產昭昆仲題京口新居
- 一介應無取,纖毫不可干。 -- 出自宋·陳淳·挽王郎中五首
- 備員無補見絲毫,幸喜為官似馬曹。 -- 出自宋·陳棣·送鄭舜舉赴闕
- 申嚴界限,審察毫釐。 -- 出自宋·陳杰·充善堂為吳氏題
- 楊君妙古學,揮毫滿烏絲。 -- 出自宋·陳宓·和楊縣尉五首
- 百廢已具舉,一毫不驚塵。 -- 出自宋·陳宓·送鄒給事
- 也勝山陰媼,揮毫托右軍。 -- 出自宋·戴表元·班婕妤題扇圖
- 年衰才盡懶揮毫,定有移文責魯皋。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俞山長見贈
- 漉甕分紅酒,揮毫寫白須。 -- 出自宋·方回·訪西湖鄭高士
- 通袖風霜手,揮毫雅頌音。 -- 出自宋·方回·寄老山張鵬飛御史
- 詩中盡經濟,秋毫未設施。 -- 出自宋·郭印·草堂
- 推遷無定在,秋毫非我謀。 -- 出自宋·郭印·閑中真樂
- 青霄萬里絕纖毫,海上仙人獨釣鰲。 -- 出自宋·郭印·次元守中秋觀月韻
- 月宮拔得玉兔毫,縛成篆筆铦如刀。 -- 出自宋·李軏·贈盡梅竹劉信可
- 御札全編得,宸毫幾處收。 -- 出自宋·李宗諤·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
- 風吹天朗見秋毫,足力窮時所歷高。 -- 出自宋·陸文圭·大茅峰四絕句
- 樞府多年識相毫,又飛钚錫出神臯。 -- 出自宋·錢惟濟·送從進長老歸天臺
- 家財喪盡沒絲毫,祗個一身猶恨多。 -- 出自宋·釋玿·頌古三十一首
- 丘岳之崇,起於毫厘。 -- 出自宋·釋師范·禪人請贊
- 我曾眺目察秋毫,三千剎海空勞勞。 -- 出自宋·釋心月·善禪人登徑山侍癡絕
- 廓空三際,不立毫端。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相隨來也,不遺毫忽。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著帽風前側,揮毫醉后斜。 -- 出自宋·舒岳祥·與正仲同游故園
- 萬物自有數,一毫皆系天。 -- 出自宋·司馬儼·仲夏賞月次雪齋韻
- 彷佛觀平遠,分毫見栝松。 -- 出自宋·蘇頌·發句米奉議見示與諸公唱和北山壯觀佳篇因索
- 南山到處待揮毫,逸似凌云羽翮飄。 -- 出自宋·蘇頌·和兗弟與梁況之學士同作四絕句·右紀況之學
- 閩府幸宴然,一毫未嘗虧。 -- 出自宋·蘇籀·群盜一首
- 嘉生春淺才纖毫,季子御雹勤嗟嘷。 -- 出自宋·蘇籀·次韻鄧志宏三月辛卯大雨雹